APP下载

做一个合格的历史触摸者

2018-10-19口述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木漆器保护部主任吴昊整理张明蕾

工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漆器工作站文物保护

口述_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木漆器保护部主任 吴昊 整理_张明蕾

我算是一个标准的“文保二代”,子承父业。2002年读大学那会儿,我已经被父亲吴顺清当成实习生在用了。有段时间,父亲联合一些专家想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纺织品文物的清洗固化,他们觉得某种微生物可能具有“缝补”好糟朽丝织品的功能。不过观察微生物需要连续几天盯守实验过程,出于安全考虑,博物馆不适合作为24小时实验场地,于是父亲把实验搬回了家,他们大人值白班,我被安排值夜班。在如此环境下成长,大学毕业后走进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成为文博行当的一员,于我而言顺理成章。

在大众视野里,文物保护工作者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因为很少有人能零距离“触摸”到历史。而要获得“历史触摸者”的资格,除了对文博事业的热爱,还需要有扎实且文理并蓄的专业知识。以木漆器修复为例,四个步骤中涉及了化学、物理、美术等多个领域。

第一步清洗脱水,需要化学知识。木漆器出土时很多都浸在地下水中,呈饱水状态。水分子支撑着木胎,如果直接脱水,文物会直接垮塌。选什么样的有机单体填充水分子的位置,不同的木质采用何种清洗脱水方法最佳,这都需要你懂化学。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乙二醛复合液脱水法就是经父辈专家们多年实验后的我国独创成果。

第二步干燥定型,需要物理知识。出土的木漆器大多变形,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外力作用,这种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叫做应力。我们在矫正固定文物形态时,需要确定几个固定点并释放应力,这就需要你懂得物理知识。

第三步修胎,不仅需要手工活出众,还要对各时期木漆器的器物形制非常熟悉,打个比方,战国的就不能修成汉代的。第四步髹漆彩绘,需要专业的美术功底。而这两者又同时考验耐心和细致度。所以说,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是个技术活,还具有浓厚的文艺范儿。

我大学选择美术专业,就是为入行打基础,即便如此,再加上从小耳濡目染,知识储备依旧不够。2007年3月,我利用业余时间到长江大学教育学院化学系在职学习,补充理科知识。节假日自此彻底离我而去,每天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倒也是乐在其中。2010年,我拿到了化学专业的毕业证书。

出土文物情形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文物保护技术的迭代更新,也要求文物保护工作者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参加业界学术交流,更新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自不必说,创新文物保护手段和技术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2004年,我在接触纸质文物的过程中,发现书籍、字画及经卷等纸质文物极易遭受灰尘污损、光腐蚀及微生物霉变等病害,就想“套用”丝织品的生物法新技术。在陈光利老师的技术指导下,我和湖北省博物馆陈子繁合作,总结前人经验,研发出了使用生物材料解决纸质文物清洗处理和加固修复等难题,研究成果申报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

2005年,荆州谢家桥一号墓出土了罕见的四层丝绸棺罩,其中第三层铺开足有44平方米。一般情况下,文物保护修复中有机质文物比无机质难,有机质中比较难的是纺织品。按照以往做法,如此大的丝织品需分段提取。我们利用了此前研究出的纺织品加固技术,对棺罩进行了完整提取。

无论是提取出土纺织品还是修复木漆器,都需要你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出土木漆器只剩了一层漆皮的情况不在少数,木胎损毁,漆皮和泥土混杂,清理时得心细如发。2005年,国家博物馆送来一个大漆盾——只有一盒子漆皮和一些现场照片,最大的漆皮巴掌大,最小的还没指节宽。一层层分揭再加泥胎,折腾了许久。木漆器修复时间以年为单位,修一件至少三年。一个耳杯,单是干燥就得三个月,没点耐心怎么行。倘若参加了重大考古发掘,那更是与世隔绝。我参与海昏侯墓发掘清理时,那儿的工作站需要刷卡进出,里面信号非常差,大家都戏称为“第九监狱”。

文物修复还是一个“冒风险”的活儿。就拿戴手套这个事情说,各个阶段的意义不同,大家看到的拿文物必须戴手套那是文物完成修复工作后,避免污染文物,而此前戴手套则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2006年我参与清理长沙的一个明清墓时,因为手上有伤口,感染溃烂了。上药就好,一停药就继续烂,前后反复了六七年才完全康复。细菌感染和过敏是干我们这行的常见病,为了保护自己又不影响手感,后来手上有伤口的一般不让参与或带手术用的硅胶手套。至于生漆过敏,那就没招了,只能硬扛过去。

文物修复工作单调沉闷,待遇也不高,是一个活儿多人少的行当,以我们中心为例,木漆器部有21个技术人员,单是2017年10月至12月间就接收了4家单位的1700多件文物,每年修复完成则在900件左右。若扩大到整个木漆器修复工作量,情形同样如此。因此,我们需要扩大队伍培养人才。

我们中心是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之一,因此推广木漆器保护技术也是我们的职责。中心在全国各地建了好几个工作站,以工作站为核心覆盖承接该地区的木漆器修复任务。我们帮助工作站培养技术人员,每年过去一两次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他们集中起来的疑难问题。

在我看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是个需要高新技术支撑的人工活儿。我们常“借” CT技术来扫描裹了几十层的出土纺织品,最近还订了三维扫描仪器和雕刻机器人。以后文物缺失的地方就可以做出三维矢量图,再交由雕刻机器人补全,大大提高还原度和修复效率。

作为一个能亲手触摸历史的文保工作者,我一直很自豪,我们每修复一件文物就是在补充和印证一段历史,这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漆器工作站文物保护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漆器收藏三问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救治患病文物的医院 文物保护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