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2018-10-19沈鸿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内科心率重症

沈鸿飞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现阶段,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呼吸内科疾病中占有较高比重,尤其是老年人群,因为年龄较大,呼吸系统功能明显降低,免疫能力下降,再加上目前空气质量不好,导致老年人群成为呼吸内科病症的高危人群[1]。呼吸内科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发展成心肺病。多数研究显示: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使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心肺功能衰减率显著降低,还可以减少死亡病例[2]。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并对护理效果予以统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4.45±4.56)岁;疾病类型:12例慢性支气管炎,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支气管扩张。观察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4.86±4.78)岁;疾病类型:10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例支气管扩张。2组患者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保证病房空气的清新、温湿度适宜以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第一,环境护理。每天定时使病房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清新与干净。检测病房内的空气粉尘与相关刺激性粉粒子,避免对患者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定期对病房消毒,消毒过程中采用气味较小但杀菌效果显著的消毒液,利用紫外灯对空气予以杀菌操作。合理控制室内温度,避免由于温度的变化引发患者机体免疫力的降低,出现病毒细菌感染。第二,心理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反复发作,使其产生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心理需求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本身疾病有所了解,进而提高对疾病的治疗信心。第三,氧疗护理与机械通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主要以呼吸不畅为表现,呼吸困难者的体内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部分患者还可能产生缺氧性休克,甚至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在患者产生呼吸不畅与呼吸困难症状时,需要及时予以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吸氧护理过程中,应该认真检查患者的身体指标,对其呼吸道情况认真检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第四,排痰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与肺支气管内存在较多的分泌物与咯血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器官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清理,挤出堵塞物,避免患者存在窒息的风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调整患者的睡姿与卧姿,保证呼吸的顺畅。指导患者每天大量饮水,使痰液的黏稠度显著降低,对排除痰液与呼吸道的顺畅具有积极影响。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痰堵症状,应该予以机械排痰的方法进行排痰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情况。

1.4 疗效判定:患者的有关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呼吸顺畅,身体指标显著恢复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一定缓解,呼吸顺畅,身体指标有一定缓解为好转;病情没有得到改善,或有加重的现象为无效。

表1 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n(%)]

1.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包括呼吸频率等表示为(,对比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总有效率等表示为%,对比数据用χ2检验,P倘若<0.05,说明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显效率54.17%,好转率39.58%,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显效率29.17%,好转率41.66%,总有效率70.8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2.2 分析2组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分别为(105.8±4.8)次/分、(30.0±2.7)次/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9±4.7)次/分、(22.2±2.2)次/分(P<0.05)。

表2 分析2组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

表2 分析2组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

分组 例数 心率(次/分) 呼吸频率(次/分)观察组 48 105.8±4.8 30.0±2.7对照组 48 91.9±4.7 22.2±2.2 t值 - 14.3352 2.4164 P值 - <0.05 <0.05

3 讨 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极易反复发作,病变部位在肺部与气管等组织内。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极易产生烦躁等不良情绪[3]。呼吸重症患者的消化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引发患者用药后出现一定的药物反应,很容易进到危险状态,引发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症状[4]。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出现生命危险,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5]。系统的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应用,可使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8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分别为(105.8±4.8)次/分、(30.0±2.7)次/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9±4.7)次/分、(22.2±2.2)次/分(P<0.05),说明系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日常呼吸状态充分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内科心率重症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