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2018-10-19王启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甲磺酸肺癌化疗

王启平

(大余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 赣州 341500)

我国是肺癌的高发国家,临床治疗难度大,其起病隐匿,早期的诊断与发现手段较为缺乏,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因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的发生率较高。这类患者肿瘤已发生周围组织侵犯或转移,已丧失手术机会,姑息性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以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化疗的一线方案为含铂两药联合方案,但存在耐药的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逐渐下降。而化疗二线方案虽可供一线化疗失败后使用,但总体疗效不佳,需要启动三线化疗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为新型VEGFR-2抑制剂,对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有确切疗效[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61.8±10.4)岁;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0.5±10.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其中,ⅢB期38例、Ⅳ期48例;病理类型中,腺癌52例、鳞癌27例、鳞腺癌7例;所有患者KPS评分≥60分,无用药禁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及类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单用紫杉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7404),于第1天静脉滴注75 mg/m2,3周后重复用药1次,随访1个月。观察组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03),口服给药,850毫克/次,1次/天,连续治疗1个月[3]。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CEA(ng/mL) CYFRA21-1(ng/mL) VEGF(ng/L) MMP-9(ng/mL)观察组 43 13.97±1.06 4.41±0.38 285.49±35.24 1006.52±81.37*对照组 43 18.11±1.73 5.78±0.69 496.53±50.21 1458.95±114.64

1.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4],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率=(CR+PR+SD)/总数×100%。

1.4 观察指标:治疗后复查CEA、CYFRA21-1、VEGF、MMP-9四项肿瘤标志物指标,评估肿瘤抑制效果;采用KPS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评估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KPS评分 SF-36量表评分观察组 43 74.36±2.58 94.15±1.47*对照组 43 67.59±2.37 80.22±1.62

3 讨 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处于终末期阶段,一经确诊需要立即行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或辅助免疫疗法、生物制剂等,以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目前,临床对本病仍无有效根治办法,多使用特异性化疗药物抑制病情进展,但效果有限。伴随生物分子技术的深入研究,VEGF在肿瘤中的作用得到重视,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诱导抗内皮细胞重组和凋亡,引导蛋白酶表达,其在肿瘤组织中处于高表达状态,VEGF与VEGF-2可联合形成生物调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强血管通透性[5]。因此,临床致力于研究VEGF与VEGF-2联合的药物,以抑制肿瘤生长。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属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经口服后直接阻断VEGF-2,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效控制VEGF受体酶,抑制内皮生长因子活性,减少内皮生成,阻碍肿瘤组织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6]。同时,在化疗中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从多方面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化疗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晚期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EGF和MMP-9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降低提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发挥确切疗效,而观察组有效率的提高进一步证实了其对标准化疗方案失败后使用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确切,能提升抑制肿瘤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甲磺酸肺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