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oley尿管水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作用探讨

2018-10-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水囊尿管宫素

孙 颖

(辽宁省瓦房店市妇婴医院,辽宁 大连 116300)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产后感染、血栓、新生儿呼吸系统障碍等,不利于改善母婴结局。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宫颈成熟度较低的产妇需先给予促宫颈成熟引产。但不同引产方式效果存在差异[1-2]。本研究分析了Foley尿管水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84例晚期妊娠产妇并分组。联合引产组年龄21~36岁,年龄(27.14±2.11)岁。孕周是38~41周,平均(39.56±0.16)周。对照组年龄22~36岁,年龄(27.17±2.15)岁。孕周是38~41周,平均(39.52±0.28)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给予缩宫2.5 U+500 mL浓度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滴速8滴/分,根据宫缩情况加大滴速,直至10 min内宫缩次数≥3次,维持滴速用药,最大用量不高于45滴/分。联合引产组则应用Foley尿管水囊联合缩宫素。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阴道检查,除外阴道炎性疾病者,膀胱截石位,常规进行生殖道消毒,经卵圆钳将Foley尿管水囊置入宫颈内口上方羊膜腔外,后经导管将水囊注入50 mL0.9%氯化钠溶液,对水囊位置进行调节,促使其处于宫颈内口。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成功引产情况、阴道分娩率;羊水粪染出现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阿氏评分、产程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宫颈BISHOP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作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表1 两组成功引产情况、阴道分娩率相比较[n(%)]

2 结 果

2.1 两组成功引产情况、阴道分娩率相比较:联合引产组成功引产情况、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相比较:干预前两组宫颈BISHOP评分相近,分别是(3.31±0.25)分和(3.32±0.24)分,P>0.05;干预后联合引产组宫颈BISHOP评分(7.22±0.32)分优于对照组(5.67±0.29)分,P<0.05。

2.3 两组羊水粪染出现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阿氏评分、产程时间相比较:联合引产组羊水粪染出现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引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受多因素影响,晚期妊娠仍需采取措施促宫颈成熟以促进引产和终止妊娠。正常分娩情况下产力是分娩动力,有节律性和对称性,而子宫收缩可促使产程顺利进行。而引产的情况下,因宫颈成熟度达不到要求,阻力大,动力不足,因此需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宫颈成熟[3]。缩宫素为传统促宫颈成熟方法,可结合子宫平滑肌受体诱发宫缩,可和蜕膜上受体结合促进大量二氢酮前列腺素合成,有助于加速宫颈成熟和加强宫缩。小剂量应用缩宫素可达到增强子宫肌张力和宫缩频率作用,且可保持节律性和对称性,加速产程进展,但其应用有个体差异,和缩宫素受体数量相关,因此单一进行缩宫素引产效果有限,随着引产时间延长还可增加产妇心理压力[4-5]。Foley尿管水囊引产则是利用机械性压迫、扩张作用,促进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和游离花生四烯酸释放,促进前列腺素合成量增加,从而实现宫颈软化和宫腔膨胀作用,增加宫腔机械压力和宫颈神经反射,从而加速催产素释放,有效诱发宫缩而发挥引产作用[6-7]。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联合引产组则应用Foley尿管水囊联合缩宫素。结果显示,联合引产组成功引产情况、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引产组羊水粪染出现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引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宫颈BISHOP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引产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羊水粪染出现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阿氏评分、产程时间相比较

表2 两组羊水粪染出现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和阿氏评分、产程时间相比较

组别 例数 羊水粪染出现率 新生儿Apgar评分 新生儿体质量(kg) 产程时间(h)对照组 42 5(11.90) 9.31±0.53 1.51±0.54 14.42±2.57联合引产组 42 5(11.90) 9.32±0.52 1.52±0.55 10.51±1.61 t-0.000 0.424 0.261 7.862 P-1.000 0.513 0.731 0.000

综上所述,Foley尿管水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作用确切,可提高成功引产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提高宫颈成熟度,且对于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水囊尿管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