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气田剩余未动用储量的潜力评价

2018-10-18罗媛媛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9期
关键词:马五古生界稳产

刘 鑫,青 松 ,罗媛媛

(1.中国石油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21;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 710021)

M气田形成于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历经风化剥蚀之后,在早古生代沉积的大背景下发育而成的。M气田上古生界主要气源岩是石炭-二叠系下部海陆过渡相煤岩与泥岩,发育于气源岩之上的盒8段和山1段河流相砂体构成了储集体,二叠系上部河漫滩-湖相泥岩构成了上古生界气藏理想的区域盖层。由于上古生界盒8段和山西组主要储集层砂岩经历了漫长的成岩作用,储集岩中原生孔隙大部分遭受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残余粒间孔、各种可溶性矿物的次生溶孔以及高岭石晶间孔,构成了上古生界盒8段和山西组低孔低渗砂岩储集体系[1-3]。

1 储层沉积特征

气田上古生界主要气源岩是石炭-二叠系下部海陆过渡相煤岩与泥岩,发育于气源岩之间及其上的三角洲平原(前缘)分流河道砂、三角洲前缘河口砂、海相滨岸砂及潮道砂等构成了储集砂体,二叠系上部河漫湖相泥岩构成了本区上古生界气藏理想的区域盖层。由于上古生界主要储集层砂岩经历了漫长的成岩后生作用,储集岩中原生孔隙大部分遭受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残余粒间孔、各种可溶性矿物的次生溶孔以及高岭石晶间孔,构成了上古生界低孔渗砂岩储集体系,其砂体比与储层发育关系(见表1)。

沉积环境主要是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4],主分流河道呈南北向,横向迁移,同时交汇复合现象较为频繁。上述沉积环境导致形成的单砂体在层段上的分布变化很大,其特征表现为单砂体较小而且分散,砂体平面上呈不规则带状,多以顶平底凸、两侧不对称的透镜体为主(见图1)。针对盒8下储层,由于辫状河河道侧向迁移迅速,导致其形成砂体侧向频繁叠覆,并大量叠置[5-11],从而构成有多个沉积间断面的连片砂体和形态复杂的复合砂体(见图2)。

图1 河道砂体垂向叠置样式

图2 河道砂体侧向拼接样式

表1 砂体比与储层发育关系表

表2 储层计算方法对比表

2 气田储量复算与分类评价

2.1 气田储量复算方法

储量复算的方法很多,根据气田储层特征和开发情况分析,选用静态分析容积法计算气田的地质储量比较适应(见表2)。

表3 区块探明与复算储量对比表

利用容积法计算气田盒8、山1、山2、马五1+2、马五41、马五5地质储量。按照有效厚度3 m起算标准,盒8段确定含气面积3 178.0 km2,山1段含气面积2 014.6 km2,山2段含气面积1 158.3 km2,上古叠合含气面积4 096.2 km2。马五1+2、马五41、马五5对应有效厚度值分别为3.1 m、2.5 m、3.92 m,形成的下古叠合含气面积620 km2。上下古叠合面积4 248.3 km2。通过容积法计算盒8段地质储量2 154.0×108m3,山1段地质储量 995.0×108m3,山 2 段地质储量 427.3×108m3。马五1+2段地质储量60.7×108m3,马五41段地质储量106.9×108m3,马五5段地质储量73.1×108m3。勘探时上下古共提交地质储量3 929.7×108m3(其中下古190.8×108m3);复算地质储量3 817×108m3(其中下古240.7×108m3),地质储量减少112.7×108m3(减少了2.8%)(见表3)。

气田目前投产井共1 363口,累计采气约300×108m3,其生产能力还比较强。根据储量分类评价标准,采用上述储量评价方法,在有效储层平面图的基础上,结合气井动态生产效果,筛选富集区面积1 140.3 km2,地质储量1 368.4×108m3,占区块储量的26.84%;致密区面积 1 754.9 km2,地质储量 1 607.1×108m3,占区块储量的41.31%;富水区面积1 353.1 km2,地质储量834.7×108m3,占区块储量的 31.85%(见表4)。

表4 区块储层分类结果表

3 气田稳产潜力评价

3.1 气田剩余可动用储量

气田原申报地质储量6 646.34×108m3,经上述复算方法复算地质储量6 250.92×108m3,其储量减少了6%。原因是面积引起储量增大占比8.5%,因丰度引起储量减少了14.5%,这些因素对气田的稳产影响不是太大。

目前气田已动用储量1 239.81×108m3,动用程度19.8%,其中富集区动用程度为41.6%。剩余可动地质储量为3 061.75×108m3(见表5)。

3.2 气田稳产潜力评价

气田的稳产应以目前的生产规模、生产指标及剩余可动用储量为基础,研究提出的最优方案是动用地质储量2 723.0×108m3(见表6、图3),预测以43×108m3产量运行估计可稳产14年,从2017年算起平均每年需钻井数318口。

表5 气田剩余储量及可钻井数表

表6 气田稳产开发方案

图3 气田稳产分年实施方案图

4 结论与认识

(1)对气田地质储层构型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同时对有效砂体开展了精细刻画,确立了气田盒8、山1、山2、马五1+2、马五41、马五5地质结构,实现了规模化有效砂体精细刻画,奠定了储量评价地质基础。

(2)确定了气田储层分类评价标准与储量复算的容积法计算方法。在结合储层静态参数、动态生产特征、经济效益和致密砂岩气藏储量分类评价标准,分富集区、致密区、富水区三类储藏进行了评价,复算气田剩余可采地质储量3 061.75×108m3。

(3)针对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研究形成了基于井网控制法的适用于该气藏的储量评价技术。评价了各区块、各储层、各类型储量动用情况,落实了气田剩余可动用储量规模。

(4)研究形成了多因素结合的气田稳产潜力精细评价方法。这些因素主要包含递减率、开发方案、稳产潜力等,确保了评价效果的适用性,对气田稳产潜力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马五古生界稳产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一袋绿豆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埋藏史研究及生烃有利区预测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5储层白云岩成因机理分析
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和地层多样性及形成机制
鄂尔多斯东南部上古生界混积层沉积特征
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