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初探及展望

2018-10-18

海洋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海洋变化

李 博

(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引 言

近年来,在全球变化研究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得益于若干国际科学计划的推动,催生了一门整合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兴学科——“可持续科学”[1],出现了一些从系统论思想出发研究人—环境耦合系统(或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包括“脆弱性”“适应性”“弹性”等[2,3]。尽管这些概念的内涵仍在充实,理论方法仍在完善,但并没有影响这些概念成为包括地理学在内的主要相关学科乃至政府文件的高频词,表明这些新兴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同。适应性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目前适应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全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根据SSCI数据检索,从2000—2015年关于适应性主题的文献呈现出年约350%的增长率。目前这个源于生态学领域的概念,被应用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科学领域,地理学相关学科也参与其中[4,5]。IPCC第3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系统脆弱性及适应能力的评价水准,发展评价各种适应变化的方法,特别是对适应科学知识在决策过程、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可能应用[6]。2007年IPCC发布的第4次评估报告中,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人—环境耦合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能力和脆弱性作为报告的主要内容,适应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得到广泛认识[7]。2013年IPCC第5次评估第2工作组报告从新的视角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探讨了适应和减缓的关系,为如何平衡适应和减缓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发生,强化了采取适应行动的迫切性;并强化了适应的区域特征,8类关键风险中2类就是关于海洋,即:海平面上升、沿海洪涝、风暴潮和提供沿海生计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服务丧失的风险[8,9]。通过对30年以来适应性的研究内容分析,可以发现适应性研究都是围绕着解决“什么需要适应”“什么去适应”以及“如何适应”这3个核心问题[10]。目前适应性研究正呈现由关注物种的适应性研究转向更加关注人地系统特别是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综合研究,这为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从理论和方法论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11]。

1 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1.1 适应性概念的分类

适应性概念出自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种群的进化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指调整使之与变化的环境相协调[12],适应性涉及适应的过程和适应的条件。随后,适应性的概念逐步地应用到了企业、文化、社会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诸多领域。由于适应性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因而对于适应性的定义也是从这两个领域入手的。企业适应性研究主要从行为和能力两个方面来进行,侧重企业适应性反应行为的研究多是注重对组织结构和战略的变化过程的探讨;侧重企业适应性能力的研究则集中于对适应性大小的衡量标准,如企业适应性范围或对市场某一部分的契合程度。目的都是使企业能够建立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与战略,以获取利润、持续经营和发展[13]。从文化生态学视角上分析,文化适应是社会群体对文化体系中不断添加的新内容,是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方法的过程[14]。从社会学视角可以看出,社会适应性是个体与社会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适应[15]。从全球环境变化上分析,适应性的概念也是不尽相同的。Burton把适应性定义为人们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方面的负面影响,提高气候环境带来的机会优势的过程[16]。同样,Smith等人认为适应气候变化包括对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降低社会系统变化的脆弱性[17]。Stakhiv团队把适应性理解为调整,这种调整可以是积极的、反动的或者是预计性的[18]。Watson指出适应性是可以自发或者计划的,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做出反应[19]。由于对于适应性的研究背景不同[20],因而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适应性的概念也是五花八门。

1.2 国外适应性研究进展

国外适应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性内涵。Schipper[21,22]认为,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降低脆弱性、削减风险,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导向,不只是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特殊影响,而是对所有风险因子调整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过程。Smit和Wandel[23]认为适应是不同尺度系统中(家庭、社区、群体、区域、国家)的一个过程、一种行动或者结果,当面对气候变化、压力、灾害以及风险或者机遇时,系统能更好地应对、管理或调整。仔细剖析适应性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在认识基础上,适应性是不可避免的,可能面临各种新变化的情形;②在适应性的主体方面,自然、经济和社会耦合而成的人地(海)关系地域系统,适应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脆弱性,进而减轻不利因素,增强有利因素,规避风险[24];③从追求的目标上分析,以有限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和最小的损失,包含了“风险”、“压力”、“调整”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既考虑到系统内部条件对适应性的影响,也包括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

(2)适应性要素。适应性分析通常要考虑4个关键性问题[25]:即,适应谁、对什么适应、适应是如何发生的、适应效果如何。其中“适应性是如何发生的”反映了适应者与适应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

(3)评价方法。适应性描述了对变化的组织、资源分配、计划设计、联系以及其他方面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26],是系统所具有的长期或更为持续的调整能力、学习能力、重组能力[27],可应用复杂自适应系统有关多样性、应对力和自组织涌现等理论标准加以界定。一个地区资源的多样性反映了系统恢复力的承受范围;应对力是系统恢复力和涌现新功能的表征,主要受交互作用因子影响,由绩效、抗性、外部支持等构成。系统要素重组,并涌现新的功能,反映了系统应对不确定性变化的能力。因此,多样性、恢复力和涌现是表征系统适应性能力的关键性参数指标。

(4)适应性协调管理。至少包括四个核心部分:①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②开发实用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将不同生态系统的知识整合起来、能够解释和处理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和不断的学习能力;③加强应对不确定性和意外事件的能力;④在具有多层次的监管系统中提供灵活的制度保障和社会网络工作系统等[28]。

(5) 评价尺度。基于社区的适应途径研究。Smit等提出在社区尺度上,期望有可实施的积极行动,明确地致力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降低其脆弱性[23]。Adger等提出了适应性研究的尺度问题,其原因在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方法政策可以在不同社会经济等级下进行[29]。近年来,伴随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渗透的发展,在人地相互作用机制与过程研究方面适应性与脆弱性研究正趋于整合。2001年UNDP-GEF气候变化项目组基于地区发展驱动视角提出的适应性对策研究框架正是这一思想的最好体现,也是当前国际上关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适应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反映了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国内适应性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适应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问题研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理论探讨。主要对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强调可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并认为只有能够适应全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30],尤其是叶笃正等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将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提到更高的层次[31],林而达对可持续发展与适应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32]。

(2)产业适应性研究。主要探讨了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33-35];个别学者还从环境发展变化的角度探讨工业的适应性调整问题[36,37]。

(3) 区域适应性研究。通过对全国[38]、长三角[39]、山东[40]、黑龙江[41]、青海半干旱农区[42]、黄土高原[4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44]、内蒙古[45]等案例研究,探讨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谢忠秋等分析我国各区域经济主体复杂适应能力分布,分析了“流入”复杂适应能力及“流出”复杂适应能力对GDP的影响能力[46]。

(4)城市适应性研究。罗佩等将生态学中的“适应观”引入高速增长下的城市形态研究,对国内外城市形态中有关适应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适应性城市形态的原则和方法[47];2010年由陈玮编著的《现代城市空间建构的适应性理论研究》探讨了城市系统演变空间适应性和空间规划设计等问题,结合中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相应的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48];仇方道把适应性引入到“产业生态系统”中,对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分异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49,50]。

(5)交通适应性研究。交通适应性是指交通系统内部各个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能力。朱从坤主要以西部地区为案例探讨了城市和区域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51];莫辉辉等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的经济适应范围[52];刘诚等分析了城市圈发展模式下公交优先的适应性[53]。

(6)管理适应性研究。佟金萍等在分析流域水资源管理不确定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模式[54];郭强等认为社区管理模式应该与社区的现状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提出了考察社区管理模式适应性分析框架[55];周阳等从协调社会关系视角,分析主动选择和采取“区隔中融入”的文化适应策略[56]。

(7)生态适应性研究。刘焱序等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作为风险评价对象,引入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分析评价城市景观生态风险[57];徐瑱[58]、王文杰[59]探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框架及适应能力评价。

2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20世纪伴随着可持续科学的科学框架下,产业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蓬勃发展,可持续科学从理论上是环境经济学命题,而在实践方面是一个典型的产业生态学命题,那么对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海洋学作为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海水运动等物理过程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会导致海洋生物环境的改变。可持续科学使得这三门学科具有了天然的联系和互相借鉴的可能。

研究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是基于以下前提完成:(1)海洋产业生态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环境经济的问题,所以把产业系统作为经济系统进行分析;(2)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传承生态学的精髓,核心观点是把海洋产业(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层面进行分析;(3)对海洋产业系统与海洋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益的度量要归置到一定的时空层面内实施,因而对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尺度是产业生态的思想用于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4)海洋产业系统与海洋环境系统的协调程度具有区域性,所以对海洋产业生态化行为也要因地制宜。由此可见,提升海洋产业生态的研究尺度和海洋产业生态进行经济分析是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2.1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科学内涵

产业生态系统着重从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产业生产活动进行重新安置,从而找到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的发展特征,针对沿海地区的海洋属性引申的新内涵,提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由海洋产业子系统和海洋环境子系统构成,在海洋产业生态系统中,海洋环境子系统是基础,海洋产业子系统是主导。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是由海洋产业子系统、海洋环境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特殊复合系统。

2.2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2.2.1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在海洋产业生态系统中,海洋产业子系统主要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部门要素。海洋环境子系统由海洋自然资源环境与海洋社会环境构成,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水资源等自然要素和由依托海洋进行生产或生活的人民及其所创造的具有海洋特性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教育、科技和法规制度等社会要素;海洋的各种生产活动不仅受到海洋自然规律的限制,也受到海洋社会和经济的制约,同时由于人类对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反馈作用,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智力支持,因而必须将海洋环境系统、海洋产业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反馈机制联结为一个整体[60](如图1)。

图1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构成模型图Fig.1 Constitution model of marine industry ecosystem

2.2.2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免疫、行为、神经、代谢系统。杨多贵等[61]认为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组织系统,亦存在“健康”问题。“健康”是将研究对象拟生命化后对功能结构给出的状态评价。同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化的特性,即也存在健康问题,是个代谢、免疫、神经、行为系统。

(1)代谢系统是支撑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动力,主要表现在一个沿海地区的人口健康和发展、资源利用和消耗以及“三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方面。

(2)免疫系统是维护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有序、协调、安全的屏障,主要表现在一个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丰度和持续性、经济抗风险能力、社会和谐有序等方面。

(3)神经系统是实现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自我调控,保障系统良好运行的调节中枢,主要表现在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能够敏捷地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决策并付诸于实施的能力。

(4)行为系统是反映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生产、人类活动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的综合表达系统,主要表现在一个区域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等方面。

2.3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2.3.1 生命性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等循环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会不断地发生作用和变化。在整个系统趋于稳定的过程中,会达到所谓的“平衡态”,即人海和谐;此外,一个健康态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功能,也就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生命态”趋势。

2.3.2 脆弱性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一方面来自于系统自身的内部结构先天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外,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和干扰使系统遭受损害而发生不可逆变化。前者为结构性脆弱性,后者为胁迫性脆弱性。由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要面临包括洪水、海啸、风暴潮灾害、热带气旋等灾害,成为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不仅如此,事实上沿海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往往也是主要矛盾方面。对于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甚至是环境灾害;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海洋资源而形成的产业结构,没有发育多样性经济结构,产业雷同,限制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缺乏培育产业竞争优势的外部条件,导致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性脆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海洋资源开采面临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威胁海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沿海城市人口失业和再就业困难等因素,造成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海洋产业系统和海洋环境系统的脆弱性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3.3 调控性

合理的修复保护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可调控性。

2.3.4 非平衡性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非平衡性是指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各个要素的分布、供给、需求和消耗的非平衡,各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以及输入输出的不平衡等。一方面,海洋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各个地域维度、各个时间维度、甚至是各个行业之间的分布、供给、需求和消耗都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耦合而成的复合功能整体,对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各不相同,同样具有非平衡性。

2.4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等级层次的螺旋结构与等级层次间的共同性。深入分析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等级层次可以发现,不同的等级层次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完全系统(perfect system,结构和功能耦合系统)、破缺系统(brokensystem)和同构系统(homologoussystem)。如图2所示。

图2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螺旋结构Fig.2 Helix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这些系统在垂直方向上有3列,位于同一位置的各层次为同一类型,其间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

系列A——完全系统由多个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补充,通过结构功能的耦合形成一个大系统。这一列上包括企业、海洋生态产业园区、国家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和全球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完全系统是可以独立行使功能的自持单元。

系列B——同构系统由多个同类的系统构成,系统结构和功能相似,这类系统更接近集合,包括生产线、生产单元和企业种群。

系列C——破缺系统也是由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系统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但整个系统不是一个自持单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破缺的,需要其他系统地耦合才能存在下去,这一列上包括企业群落、城市和区域海洋产业生态系统。

2.5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尺度选择

综合来看,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空间尺度可以分为全球、国家、城市等不同等级,从组织和功能尺度上又分为全球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国家(区域)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群、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等尺度,不同尺度研究具有相应的意义。

表1 海洋产业生态研究中的尺度问题Tab.1 Scales of industrial ecology

3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3.1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内涵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是根据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海洋自然、资源、科技、教育、文化、法规制度、政策等环境的变化对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及发展目标等进行调整,通过科学的测度和调控,提高海洋产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应对未来预期可能或实际发生的变化所具有的调整能力、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调整,降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适应内容看,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既有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对海洋资源衰减和破坏的适应,也有海洋产业对市场、体制的适应。从适应对策看,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既有对短期市场变化所做的政策调整,也有对海洋资源储量变化所做的长期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的调整。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非一致,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对有利的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加以利用?对于不利的,又应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即使是同一发展环境的变化,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即:面对同一发展环境时,不同的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所采取的适应对策应该是不同的,这就是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因而,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可以理解为面对预期或实际发展的环境变化(海洋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海洋产业的运行或结构产生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有目的的响应行为。其目的在于对实际发生的或者预计可能发生的发展环境变化及所造成的影响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以增强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3.2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特征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具有目的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可控性。

(1)目的性。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系统内部组织结构、发展策略的调整,虽然这种调整的方式、程度可能存在差异,但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系统可能受到的损失,提高系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就沿海城市而言,其以不可再生的海洋资源开发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结构单一、体制刚性等先天的脆弱性,随着海洋资源枯竭等发展环境的变化,不仅出现资源衰退、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而且还诱发失业、贫困等一系列海洋社会环境的脆弱性。在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共同压力下,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重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尽量减轻发展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或损失,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发展能力。可见,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是降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提高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沿海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2)动态性。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海洋资源环境、市场、政策和体制制度等发展环境,由此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方式、措施也有差异。在沿海地区的发展初期,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调整的措施主要在于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完善服务;在沿海地区发展的兴盛期,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调整措施应集中维持产量、培育接续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沿海地区的枯竭期,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调整措施应强调壮大接续产业、降低开采成本、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转型战略等。因此,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才能不断完善,也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整体性。系统与外部环境要素的适应是整体性的适应,即系统的所有要素与外界环境整体上相适应、协调发展。如果系统与外界环境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要素在相适应,则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畸形发展,只有整体的适应才能促进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开展绿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降低其脆弱性,必须坚持全面适应、整体适应的思想,综合考虑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海洋产业与市场的适应、海洋产业与海洋资源的适应、海洋产业与政策的适应。可见,整体适应是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4)可控性。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对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适应、调整,并不是任意适应,也不是随意调整、自由调整,而是必须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也就是说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调整必须按照人类的意愿,在人类的控制下进行,即人类可以根据发展环境变化的不同类型、幅度、影响因素,采取不同适应措施、适应手段和适应方式,如海产品价格上涨,可考虑增加产量,促使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化,表明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及要素变化的适应是可以控制的。

3.3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析框架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确定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析框架(见图3),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模型建立前的阶段,包括确定研究区域并对研究区域进行考察,接下来就是模型的建立及使用情况,建立适应性关系模型、建立适应性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应性评价、建立适应性未来变化的趋势以及和相关利益者进行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结果的交流等。

图3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型Fig.3 Adaptation Model

4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研究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问题,而是涉猎了社会—经济—自然各个环节,主要涉及的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高层次的综合集成是未来适应性的工作重点

集成是将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思想和观点、全体的或个体的行为、不同类型的要素和力量,整合成统一的或协调一致的整体(行动),以达成一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指将不同的或相反的思想和观点整合成一种理论(系统),其关键是通过对所有主题的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从而获取新的概念,并使(原有)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IGBP的经验表明可集成思想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3]。适应性研究是当今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特别关注的前沿领域,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各方立论和商谈的重要基础,海洋强国又是我国的发展之路,由于缺少先进的、综合的全球和区域模式,因此我国学者就要走学科交叉之路,开展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4.2 把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由于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有些还是不可逆的,也存在着不可预计的影响,那么就要思考如何利用科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调整人类行为方式,进而适应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有计划、有规律地早期预防,降低经济适应成本,即时采取行动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人类、群体或者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够重新自我自主而使初级生产力、水循环、社会关系和经济繁荣等关键功能不发生显著下降[62]。伴随着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战略的调整,使得全球变化的适应问题上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我国学者也在许多环境下提出要把全球变化与可持续紧密联系。学者陈宜瑜[30]、叶笃正[63]指出:可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只有能够适应全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适应性与可持续紧密相连,因而适应性研究也得到了政府、企业各个部门的关注。伴随着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战略的调整,适应性问题已经被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高度。IGBP提出:全球变化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它的科学内涵和学术价值,要考虑如何与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而科学地适应未来环境变化是人类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准则[64]。

4.3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与人地(海)系统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促进人海关系乃至整个人地关系的良性循环是今后地理研究中一个重点内容,不但可以充实地理学自身的研究内容,而且可以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推向纵深。人地(海)系统是一个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跨学科研究的主题,需要综合和整体的把握。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角是开展人地(海)关系研究的关键。近年来,人地(海)系统研究中的多学科相互交叉,使得出现了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海陆统筹等一系列的新的学科和研究视角,一些国际合作计划和科研机构也介入到了此项研究之中,但是人地系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巨系统,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拟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就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研究是当今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中的前沿问题,得到了相当多学科的广泛关注,使得地理学和其他自然人文学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为了人地(海)系统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加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在人地(海)系统中的应用,对于促进人地(海)系统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4.4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概念框架的统一以及理论体系的建立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概念框架是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的首要问题。目前,对于适应性的概念虽然较多,但是缺乏统一的概念界定,由于适应性概念的多种多样,使得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就显得杂乱无章,从而影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伴随着适应性应用领域的拓展,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从各自领域进行研究,利用本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适应性进行剖析,但都不是建立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的。因而,要使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研究开展且更进一步,需要规范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研究范式,在适应性概念和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内涵的归纳和整合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4.5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尺度、适应性阈值的确定以及系统的不确定性

尺度问题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不仅施加在系统上的敏感性、稳定性和弹性具有多尺度性,适应系统本身也是多尺度、多层次的,因而兼顾评价者的意图和适应性管理决策,选择适合的尺度进行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是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最终的适应性指数进行划分,通常没有明确的适应性阈值,因而导致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结果不是绝对的估计,而是一种相对的估测。此外,由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内涵的抽象性,因而目前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也是尝试性的构建,质量和精确度方面就会有所欠缺,对于模型改进的可靠性也会存在疑问。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评价要兼顾到海洋产业、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社会环境及耦合系统中的复杂的不确定因素,涉及到许多的变量分析。伴随着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越来越复杂,不确定的因素逐步增加,如何在评价过程中合理地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就成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关系到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机制的建立以及适应决策的确立问题。

猜你喜欢

适应性海洋变化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从9到3的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这五年的变化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鸟的变化系列
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