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2018-10-17李巍伟王莹

西部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肾癌介质根治术

李巍伟 王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144)

肾癌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较多,其中关于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亦不少见,而后腹腔镜手术是极为常见的一类,因此对其此类手术的研究较多[1],肯定程度也较高,但是关于本类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方面相关指标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肾癌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并于俯卧位下接受手术治疗,于第十一和十二肋间做手术切口,进入后行常规分离等处理,然后将血管、筋膜及病灶等依次处理。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及麻醉,并建立气腹,置入Trocar,依次对各层组织进行分离,对其血管、筋膜及病灶等依次处理。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天的疼痛评分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

1.2.2 检测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5天采集两组手术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血标本采集量为4.0ml,将血标本离心,然后对血清部分进行疼痛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致痛介质(SP、BK及PGE2)及其他疼痛相关的指标(IL-8、NGF及β-EP),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法。

1.3 评价标准 疼痛方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本标准的评分范围为0~10分,随着分值升高表示疼痛加重,其中3分及以下、4~6分及7分及以上表示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检验软件为SAS6.0,数据检验方式为t检验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天的疼痛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重度疼痛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至术后1、3、5天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及重度疼痛者比例均先升后降(P<0.05),且术后1天均高于其他时间,术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d、3d和5d的疼痛评分比较[n(×10-2)]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of 1d, 3d and 5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本组其他时间比较,②P<0.05

2.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天的致痛介质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致痛介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至术后1、3、5天观察组的致痛介质均先升后降,且术后1天均高于其他时间,并且术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天的其他疼痛相关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其他疼痛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至术后1、3、5d观察组的其他疼痛相关指标均先升后降,且术后1天均高于其他时间,并且术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d、3d和5d的致痛介质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n med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ith 1d, 3d and 5d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本组其他时间比较,②P<0.05

表4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d、3d和5d的其他疼痛相关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other pain related indicators of 1d, 3d and 5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本组其他时间比较,②P<0.05

3 讨论

在肾癌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完善[3-4],受到的肯定程度也不断提升。其中后腹腔镜手术应用效果包括对病灶清除及疾病治疗其他方面的研究均十分常见,但是对于本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影响较少,此方面的研究显得极为必要[5-6]。疼痛作为与疾病及手术均密切相关的指标,其不仅仅对患者的机体舒适度具有直观的反应价值,且对于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也有积极的临床监测意义。因此,对于此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与疼痛相关的指标较多,其中致痛介质及其他疼痛应激的指标均是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中表现极为突出的方面[7-10],因此对其进行治疗的需求较高。致痛介质中的SP、BK及PGE2等指标在疼痛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中均呈现高表达状态[11-15],同时IL-8、NGF及β-EP等对于炎症应激过程中的疼痛作用有一定的价值[16-20],因此对其表达控制的需求也极高。

本文研究主要为将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情况与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相对突出,不仅仅疼痛评分较低,且致痛介质(SP、BK及PGE2)及其他疼痛相关的指标(IL-8、NGF及β-EP)等也在术后明显低于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患者,且术后1天明显高于其他时间,说明术后1天的疼痛控制需求相对较高,对于上述指标的监测则更为重要[21-22]。

4 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效果较好,因此在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及其相关血液指标方面均有更为积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癌介质根治术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信息交流介质的演化与选择偏好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