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冰期机制看气候变化与经济降速主因

2018-10-16王立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9期
关键词:氧气二氧化碳

王立功

二氧化碳主要是地球自然產生的,就像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的一样。早在3~4亿年前的石炭纪,就可看出那时自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在蕨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积累的化石能源。而且,一切有机物都是由四价碳组成的化合物。不但如此,大气圈内的氧气也都来自二氧化碳和水。况且大气的组成部分中二氧化碳是最重的(44),比氧气的分子量(32)还多12,天生是紧贴地面的存在的,是为了动植物生存发展繁衍生息安排妥当的,怎么会被误解为“十恶不赦”的人类“公敌”?这哪里还有科学思维的影子!

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主观片面,视野狭小。科学研究不是公投表决能解决的事物。科学研究往往是少数人掌握真理的领域!人类应对失策了,代价不菲!

一、气候变暖的机理

(1)为什么预言落空!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从日本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前后经历了几十年,但是以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为主要论点的理论所提出的预言一直没能兑现:到现在只增加了区区的0.2~0.3摄氏度。这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忘掉了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几乎最重的成分,几乎紧贴地表,反而把目光只聚焦于二氧化碳的高空温室气体作用,同时严重忽略了长期控制地球气候的主要因素——冰期和间冰期。只需提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系统里面有水和冰,外面加热,什么时候温度才开始上升?”答案是:“在冰完全融化以后。”所以,只要两极的冰盖尚存,就不会有明显的升温出现!在地球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冰期一间冰期”循环现象,是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特点。这么重要的因素长期被气候学家们所漠视,岂不令人匪夷所思!我们人类一直没有破解这一大谜题,几十年来动用了大量人类宝贵资源与错误的方向,岂不是极大遗憾!

(2)我的研究结果表明,现在正是处于地球的第三间冰期,所以气候变暖是必然趋势。造成第三间冰期的原因:中美洲的大陆桥把赤道热水流阻挡了,形成了北大西洋暖流:赤道蒸发量减少了,大气环流使地球两极的降水量减少;北大西洋暖流北侵,使北极冰盖逐渐消融;还有,非洲和欧亚大陆以更为强劲的方式阻挡了赤道热水流,使热海水向南,逐渐消融南极附近浮动的冰山。

(3)改变气候发展趋势的办法与二氧化碳无关,只需打通赤道热水流的阻碍,就可以扭转并控制地球的气候,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的目的。

二、二氧化碳的丰功伟绩

二氧化碳不坏。如今.对二氧化碳的贬损、攻击、污蔑之词,已经在世人之间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我要说几句公道话:没有二氧化碳,哪里来的有机动植物大千世界?

( I)碳是生物的组成部分碳是唯一对生物提供碳元素的恩人,就人类知识所及,所有碳氢化合物的碳,哪一样不是从二氧化碳得到的呢?这包括我们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二氧化碳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在高空行使温室暖棚的作用,而是依赖超过氧气的比重积聚在地球表面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碳氢化合物。不然的话所有动物的食物链如何构建呢?动物如何呼吸呢?

(2)二氧化碳来于大自然生物产生以前各行星普遍自然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有行星生老病死的生命活动过程,都必然经过恒星对其进行潮汐摩擦制动,使其自转速度减慢。这样的过程使星体内部的摩擦热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使岩层中的碳酸盐发生热分解反应,同时形成形成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Cao)和碳酸气(co:)。所以人类不是制造二氧化碳的主要力量。就是现在,地球每天还在不断慷慨地免费提供这种宝贵的原料。比如《科学》月刊就曾经报道非洲沙漠里人称的“仙女环”,我认为那就是地下石灰岩热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大尺寸气泡,向上突破沙漠表面造成的痕迹。任凭风雨的涂抹,依然再现面容。还有非洲乍得湖畔一村庄的数百人在一夜之间神秘窒息而死的事件,也一定是地下冒出的二氧化碳做的孽!同时证明二氧化碳是沉在地表的!不应过度重视夏威夷火山边采集的数据!

所以现在的火星、金星都存在大量二氧化碳,可是那些地方不具备进行光合作用的充分必要条件,不会有生物存在。金星是因为处于死亡前的弥留时期:所有碳酸盐全部热解,形成了厚度达50公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圈层!火星因为质量过小,只能保留不多的气体,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比较重的二氧化碳气体占比多,但也很有限!花大量人力物力去那里,真的,不值得!

(3)动物赖以生存的氧气有三份之二是二氧化碳提供的,其余是水分子提供的。由于在石炭纪地壳变动的缘故,大量动植物被层层泥土砂石掩埋,退出了大气圈这个化学反应环境,氧气这种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副产品逐渐积累丰富起来。这就是地质学著名的大氧气事件的机理。当然这种沧桑变化不始于石炭纪,也不终于石炭纪,而是随着地球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不断进行的。二氧化碳参与的化学反应也从远古的无机循环(从碳酸盐的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金属氧化物,经过水合反应形成氢氧化物,到吸收二氧化碳还原为碳酸盐)过程发展到无机、有机两币赡环并存的状态。于是地球特立独行,成了有氧气的蓝色的星球,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遇到了氧气,其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红色,风化得到的土壤也具有了红色,不再是以前的黄色,如中国的黄土高原,世界到处的黄色沙漠,以及著名的北美洲黄石公园。

(4)二氧化碳仍旧在不断提供氧气和食物,以及所有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果真的如那些僧恶二氧化碳的人们所愿,消灭了二氧化碳的踪迹,叶绿素可就再也不能为我们制造食物和氧气了;

(5)煤炭、石油、天然气、可燃冰这些化石能源的储藏总量不必担心枯竭。因为大气圈里面的氧气总数量应当与制造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包括地表和地下的)大致相当。所以可以推算出尚未勘测出来的化石能源总储藏量。计算的结果一定会远远高于已知的探测结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会不断地有大型石油天然气矿藏被勘探人员发现的缘故。

不但如此,地球还在不断继续制造各种化石能源以备人类将来开采利用。例如:大洋中存在的生物死亡禁区,那些地方被泥沙掩盖后在上地慢提供的适宜温度下,会使厌氧的沼气菌之类生物滋生兴旺大规模发展。这就是将来的石油天然气矿藏。

那么,可燃冰的形成机制呢?我想前面说的天然气的形成提供了甲烷的来源,在地壳变动的情况下会从地下冒出来。在前述海底高压低温环境中,与水构成稳定的水合物,就是如今的可燃冰宝藏!

(6)天文学方面我们不要再花费人类的宝贵人力物力去寻找以光年计算距离的类地星体了,因为人类永远到不了那里!也不用在其他星体搜寻水:因为即使有水也没有用!重要的是看看有没有氧气?有氧气就知道有植物、光照、水、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如果连氧气都没有,就不值得继续在这样的星体上浪费精力了。是不是?

我们应该关注地球的情况,以便长久安心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三、改造地球扭转气候走势

(1)讳疾忌医会耽误病情,不可取。像我们人类得以繁衍生息不断发展的环境出现了不断升温的现象,也不可以一味坚持听信庸医神婆的摆弄遭到大劫难吧!我本人曾经在22年前研究地球变暖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地球变暖主要来自太阳月亮的潮汐减速制动摩擦力。并计算了金星和地球的热能平衡。连同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等说明了不是二氧化碳的罪过。文章的标题是《无情的地狱之火》,发表在中文《科学》月刊1996年第3期第53-58页。由于该刊属于《科学美国人》外文翻译刊物的性质,英文原版不〔其他三+几个其他文种的姐妹刊物都没有这篇文章,所以没有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

到现在又过去22年了,问题日益严重。热浪袭来,许多人甚至被热死了!

(2)针对地球发高烧的病情,对地球做手术:挖掘中美洲热洋流通道,增加赤道海水的蒸发量,就会增加南北量级的降水量,从而中止第三间冰期的继续发展,开启人工控制气候的先河。同时,进行各种模型模拟实验,摸索改变气候的经验。

(3)好处:首先,回归正确的科学理念,停止在错误岔道上失落的情绪;其次,原来所谓的清洁能源、可持续能源等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办法都停止继续发挥负面作用,全球的经济会大大好转;第三,某些极端恶劣天气会明显减少,至少不会变本加厉地恶化!

四、掀起一个尊重科学的高潮

(1)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现在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出现了不少明显的方向性重大错误。比如气候问题,甚至在研究冰期的问题时,发现地质科学的研究受到某些基础科学方面错误的负面影响,把震旦纪和前寒武纪定位为全球五大洲的冰雪球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纠正。

(2)热力学只有三定律!如果按这样的理论推测,宇宙就一定会逐渐变冷成为寂静的死寂场所!怎么会有现在看到的众多星系、类星系?怎么会有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的大千世界?于是我在《科技与创新》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热力学第四定律》,这篇文章虽然篇幅有限(只占一页半),但是解决了宇宙复杂变化的全部机理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冷却收缩?在什么条件下发热膨胀?而不是像爱因斯坦当年那样为了适应现实世界,考虑修改他自己考慮的公式里的系数选择!为什么湿度计的水自动降低温度把能量供给少数水分子使其蒸发?为什么冻干血浆、冻干果蔬可以成功?最近,2018年8月12日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这个探测器要了解的问题是:为什么日冕的温度竟然比日面高300倍?以及太阳风的机理。我相信看过我的热力学第四定律的人们,自认会自己得出解释!而不看我的热力学第四定律的参与上述实验的科学家们,完成了7年多的任务以后,依然糊涂下去!这就是那句老话:“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是盲目的实践!”

猜你喜欢

氧气二氧化碳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