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态千姿众生相

2018-10-16唐惠忠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女店主店子裂痕

唐惠忠

引言

大千世界中,最丰富、最复杂的恐怕就是人了。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在这个星球上演出了一幕幕或喜或悲、或正或闹的人生话剧,光怪陆离,缤纷斑斓。阅读以下两篇小小说,无疑有助于我们分别各色人等,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小说作品往往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目的。为此,阅读下列文章时,要从梳理故事情节与把握环境描写入手,细致审视主人公是怎样由着自己的性格而行动,在各自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的……

美文1

旺旺和永发的生活

星 竹

旺旺和永發同住在一个镇子上,两家紧挨着。因为镇上抽地下水,两家的房子都有些下沉。

永发急急地去找旺旺,大惊失色地问旺旺,你家的房子是不是也在下沉?那时的旺旺正在地里播种晚玉米,听着永发的话,不理会,仍专心种他的晚玉米。

永发惊恐不安地道,我们都会被砸死的,你还种啥玉米!旺旺说,不至于吧,只是微微地有一些下沉,不过两厘米。说罢继续种他的玉米。

永发却为此变得忧心忡忡,觉不安眠,食不下咽。他开始为潜伏在房子中的危险发愁,焦虑无比,每天除了用一根皮尺丈量房子的高矮,再也干不了别的。旺旺却是该干啥还干啥,每天按时下地,按时吃饭,按时去找人说笑,好像房子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

永发觉得旺旺是个缺心少肺的人,活得过于稀松糊涂,不能跟他一般见识。永发开始仔细地观察自家的墙壁。终于,他发现墙壁上已经有了一些裂痕。惊恐的永发如天塌了一般,气喘吁吁地去找镇长,让镇长快想办法,不要等到人命关天的时候再打主意。镇长听了也很吃惊,带着技术人员匆匆赶来。技术人员看了永发家的房子,认为墙上的裂缝不是新的,笑永发没有必要这么惊慌失措,这让永发很不满。

永发跑到隔壁的旺旺家去寻找裂痕,旺旺家的墙壁上裂痕更多,而旺旺却在呼呼大睡。永发叫醒旺旺,让他一定注意,说不成我们就到县里去告镇长糊弄咱。旺旺说,镇长不是说了,如果发现大的问题,他们一定负责。

雨季来临时,永发又发现自己的房子有些浸水,他去找旺旺。旺旺正在菜园里种菜,眼前一片绿油油的旺盛。永发说,旺旺,你还有心思种菜!不怕房子塌了把咱砸死?旺旺说,怎么会!永发在心里骂旺旺,怎么能这么没脑子地生活。如此大事,总该操心才对啊,什么人!

因为房子的事,永发寝食难安,心里装满了烦恼。这一年,永发什么也没有干,干什么都没了心思。年底的时候,他发现这一年来,他的收入锐减,好多事都被他荒废了。而有同样遭遇的旺旺,却什么也没耽误,仍是快乐收获的一年。

其实,永发就是没有遇到房子的问题,他也会因为别的什么问题而忧郁发愁。永发就是这样一个人,即我们通常说的“操心的命”。在这个世界上,像永发这样的人是很多的。他们总是为了还未到来的事情苦恼、忧虑、算计着,并因此而感到生活的挫折与不幸。他们是常常被打垮的,因为自己有无休止的对生活的担心。他们最为不幸的,是总要去寻找存在于生活中的那些负面的、消极的东西,然后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事情的发生。

生活中,永远都会有不利的因素。而永发这一类人,就是要提前将这些不利的因素找出来,摆在自己的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难为自己。如果没有诸如此类的烦恼,反而不知道日子应该怎么过下去,这是他们的习惯。这些人,就是靠着一堆的担心和没完没了的焦虑在过日子。有人要这样持续很多年,有人则要这样过一生。永发的房子其实属于正常,远没有到让他如此疑虑的程度。这不是房子的问题,而是永发自身的问题。

第二年,永发又因为院里的水井开始变得苦涩去找旺旺。那时的旺旺已经包下了一片果园,正在种植樱桃树。永发不安地说,旺旺,你还有心思种樱桃啊,水井都发了苦味道,要把咱毒死。

旺旺笑了起来,知道永发又在小题大做,说真要是那样,我更要在死之前种好樱桃树了。

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事做;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想法和奔头,这就是旺旺。而永发却是活一天,就得有一天的忧虑;活一天,就得有一天的担心和烦恼。

都是人,活着的质量和对生活的体验却是天上地下,两重模样。“真要是那样,我更要在死之前种好樱桃树了”,这是何等正确而又开朗的心胸。抱着这种心态去生活的人,生活中还能有什么烦恼和不愉快?天天都是乐子了!

(选自《北京晚报》,有改动)

赏评

通读全文,我们既能体会到文章语言极具夸张和讽刺的味道,又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意蕴美。文章在描写永发敏感、紧张、焦躁的时候,寥寥几笔,一个“敏感、苦恼、忧虑、算计”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当我们读到“永发急急地去找旺旺,大惊失色地问旺旺”“永发惊恐不安”“惊恐的永发如天塌了一般,气喘吁吁地去找镇长”“永发跑到隔壁的旺旺家去寻找裂痕”等语句时,既感到永发可笑又感到他可怜。永发的举止,令人捧腹大笑之余陷入深思。当然,叙述之后的议论,也起到了画龙点睛、催人反省的表达效果。

作者特意将旺旺、永发的言谈举止多番对比,把旺旺和永发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正是永发紧张、焦躁的表现,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体会到旺旺的沉稳、豁达与开朗。

写作中,当我们无从下笔时,是否想到过生活给予我们的“财富”呢?在这方面,本文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本。

主题提炼

文章生动地阐释了这样一个人生道理:使我们身心疲惫的不是来自生活的烦恼,而是来自心灵的折磨。“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永发杞人忧天式的言谈举止,不能不引人深思:我们,该持什么样的心态去生活?

美文2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她开着一家小小的杂货店,沿街伸出只有一扇门宽的柜台,店子出售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灰尘。

店主老是端坐在那里,含笑地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勾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子里,有谁喜欢就买走。最初,我是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吸引,淡绿色的,像最娇嫩的草。

“今天真走运啊。”她说,“春光多美!”她的赞叹是那么由衷。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说,“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我买下了这个笔袋。不知怎的,我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因为受到了她温和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因为她单纯而落落大方的眼神,也许就是因为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经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店子,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仍觉得还缺少许多,远远抵不上“走运”这个词。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终日坐着,等待人们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装束得体,安详而知足地活着。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店子,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說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发烫的面,”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幸运。”

她喜欢扎扎实实的生活,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她从不虚荣,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因为她自己就能证明她很走运。

那一次,我在店子里买了个她编的发网,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我要用它来盘头发。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山上的照片。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店子,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吧?”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快乐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呵,是呵!”她笑笑说,“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迁了住处,好久没去店子。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它来,便匆匆赶去。可是店子虽没关掉,但换了一位店主。我问起她来,新店主说,她去世了。隔了一会儿,他又说,那个人真有礼貌,她倒下时许多人去抬她,她还睁开眼说:“谢谢,我真走运。”

我怔了许久,问:“那你知道她去世前去爬了黄山吗?”

店主正忙着做生意,这时突然停下活计,说:“爬山?不会吧?”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个下肢瘫痪的女子,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微笑,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

我会常常想起她,想起那由衷的一声“真走运”,因为它是点燃人们良知的一片光芒。

(选自《课外阅读》2016年第1期,有删节)

赏评

“今天真走运啊。”一个被命运赋予了如许艰辛的人,居然时时将这么一句充满感恩之情的话挂在口边,真的令人难以想象。本是难以想象的事,却写出了令人信服、令人感动的情,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下肢瘫痪的病痛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女店主却能在这样的困境下每天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微笑着面对生活。这样的一个人,人们根本不会注意她生理上的残缺,只看到她因热爱生活、自尊自强而散发出的光辉人格。

作者善于突出人物特点。读完本文,我们忽然发现,作者对女店主的外貌并没有细致描写,但这个人物却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作者紧紧抓住了女店主这个人物的核心特点,将笔墨高度集中在女店主那阳光一样的微笑和亲切真诚的话语上,偶尔的一两笔描写(眼神、头发、装束),都将人物性格表现得相当充分,让每一句话都发挥了最大的效用。由此可见,作者描写的功底不同一般,文章详略的安排非常合理。

主题提炼

作品里这位女店主对待生活的态度,足以引导我们不再抱怨现实中的困难与挫折,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

猜你喜欢

女店主店子裂痕
有痕易入味
有裂痕的钟面
婚后不能赊账
巧解对联猜姓名
纹饰下的裂痕1
一汤陈
半枚创可贴
一个走运的人
米兰潮人书店
婚恋与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