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5%苯菌·苯醚甲悬浮剂配方研制

2018-10-16孙才权张登科

现代农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甲环唑苯醚量筒

孙才权 ,张登科

(1.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2.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3.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杭州 310023)

苯醚菌酯,开发代号ZJ0712,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创制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开发。该品种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的优点,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对众多作物的白粉病(如瓜类、苹果等),锈病(如苹果、梨等),霜霉病(如葡萄、黄瓜等),炭疽病(如黄瓜、西瓜、芒果等)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1]。苯醚甲环唑是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原药为浅灰色粉末,纯品熔点为76℃,一般工业品熔点为60~70℃,属于低熔点农药[2]。其能有效防治白粉病、颖枯病、锈病、早疫病等病害[3]。

苯醚甲环唑与苯醚菌酯两者复配,不仅能有效扩大防治谱,而且能够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但两者复配,熔点将进一步降低。低熔点原药悬浮剂的配方筛选,受到诸多因素影响[4-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助剂

原药:苯醚菌酯原药(98%),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苯醚甲环唑原药(95%),市售产品。分散剂:Sopa270(聚醚硫酸盐);江苏凯元科技有限公司;A121(脂肪醇聚醚),南京科宏化工有限公司;G5000(EO-PO嵌段共聚物)、Atlox4913(聚羧酸),英国禾大公司;SPSC3(聚醚)、SP2728(聚羧酸盐),南京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322SC(磷酸酯),巴西Oxiteno公司;NS500LQ(聚醚)、Morwet D500(萘磺酸盐),阿克苏诺贝尔公司;Tamol8906(萘磺酸钠缩合物),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YUS-207K(萘磺酸盐),竹本油脂株式会社;T36L(阴离子羧酸盐),索尔维化工有限公司;Tensiofix SC(磺酸盐类),上海特斯克化学有限公司;TOXIMUL8320(聚醚),美国Stepan公司。

其他材料:黄原胶,淄博中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防腐剂BIT(市售产品);有机硅消泡剂BD3021,杭州包尔得有机硅有限公司。

1.2 主要测试方法

称取样品1~2 g,精确至0.000 2 g,按GB/T 14825—2006进行悬浮率测定。将量筒内25 mL(即1/10)残留液及沉淀物转移至100 mL容量瓶,用15 mL水洗涤量筒底部,干燥后称量固形物的质量,并以此计算其悬浮率。

pH值按GB/T 1601—1993方法进行,稀释10倍。

混合好足量样品,及时将其中的一部分置于已称量的500 mL量筒中,装至量筒体积的8/10处,塞紧磨口塞,称量,放置2 h。将量筒倾斜135°,倾倒60 s,再倒置60 s,重新称量量筒和塞子质量,计算倾倒后残余物质量分数。将400 mL水倒入量筒中,塞紧磨口塞,以量筒底部为中心,将量筒颠倒10次后,按上述操作倾倒内容物,再次称量筒和塞子质量,计算洗涤后残余物质量分数。

按GB/T 16150—1995中湿筛法进行细度测定。

采用NDJ-5S数显旋转式黏度计,选择2号转子,在30 r/min、20℃下测定制剂黏度。

向250 mL量筒中加入1.0 g试样,再加入标准硬水至距量筒塞底部9 cm刻度线处。盖上塞子,以量筒底部为中心,上下倾倒30次,静置1 min,以泡沫体积考察制剂持久起泡性。

取80 mL试样于100 mL烧杯中,冷却至(0±1)℃,保持1 h,每间隔15 min搅拌1次,每次15 s,观察其外观变化。将试样在(0±1)℃保持7 d,取出,恢复至室温后完成悬浮率和细度测定。

将约30 mL试样注入安瓿瓶中,封口,置于(54±2)℃恒温箱中保存14 d。取出后观察其外观变化,并于24 h内完成有效成分质量分数、悬浮率和细度测定。若测定结果符合标准技术要求,则试样的热贮稳定性为合格。

1.3 主要仪器

高剪切乳化机、200 mL立式砂磨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NDJ-5S型旋转黏度计,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BT9300H激光粒度分析仪,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1.4 工艺流程

将原药和助剂按试验设计配比称取,剪切均匀,转入砂磨机砂磨至细度小于5 μm,过滤,调制得到悬浮剂样品。

2 配方筛选结果及分析

2.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以砂磨后料浆黏度、热贮14 d后制剂外观为指标,进行润湿分散剂复配筛选,结果见表1。

表1 润湿分散剂筛选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助剂类别或者配伍选择不当,则制剂会出现热贮析水或者析出乳液等现象。本试验中,以8#、11#、12#、14#、15#配方配制的悬浮剂热贮稳定性较好。

2.2 初筛配方的冷热贮循环试验

采用初筛配方配制悬浮剂样品,并进行冷热贮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变温贮存试验结果

由表2结果可知,变温贮存影响较小的配方为12#、14#,对其进行进一步考察。

2.3 原药适应性研究

选择2个生产厂家的苯醚甲环唑原药,分别对12#、14#配方进行配方适应性研究,结果见表3。

表3 配方对原药适应性的评估

根据原药适应性筛选结果,最终确定12#配方为优选润湿分散剂配方。

2.4 防冻剂筛选

对4种常用防冻剂进行冻融(-18℃放置24 h,室温放置3 h)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防冻剂对配方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丙三醇防冻效果相对较好。

2.5 配方的放大试验

采用12#配方配制5 kg样品,用实验室卧式砂磨机进行连续砂磨,所得样品外观、黏度、密度、倾倒性及热贮后分解率、悬浮率与小试试验结果一致。

3 优化配方及指标测定

通过对润湿分散剂、防冻剂筛选,确定32.5%苯菌·苯醚甲悬浮剂的配方为:苯醚甲环唑12.5%、苯醚菌酯20%、Tensiofix SC 1%、TOXIMUL8320 1.5%、SP2728 3%、丙三醇5%、黄原胶0.25%、消泡剂BD3021 0.3%、BIT 0.05%,水补足至100%。所制悬浮剂指标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32.5%苯菌·苯醚甲悬浮剂指标检测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不同原药对低熔点原药悬浮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由试验可知,同一个配方、不同来源的苯醚甲环唑原药,其悬浮体系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不同来源或工艺的苯醚甲环唑原药熔程、残留溶剂存在差异。因此,应最大限度控制原药规格和参数,勿轻易改变原药来源或规格。

此外,原药干燥脱溶方式和原药中残留溶剂对悬浮剂研磨影响也较大。通常这两者会影响原药的外观和气味,外观呈发黏结块状的原药开发成悬浮剂的难度较大,而晶体颗粒则对晶型有较高要求。

控制原药质量应尽量选择含量高,流动性、细度好的结晶状原药,避免选择有刺激性气味,发黏甚至结块的原药;一旦筛选出合适的配方后,应保持主要成分稳定性,不要轻易改变原药来源或规格。

4.2 低熔点原药复配后体系熔点的变化

从理论上分析,单一有效成分里加入其他有效成分会破坏物质在晶格上的排布,降低熔点。单一成分的晶体呈规律排列,对称性好,晶格能较高,加入其他成分后破坏了晶格的对称性,使晶格能下降,而熔点与晶格能直接关联。

4.3 低熔点原药悬浮体系的助剂和配方评价

低熔点原药由于本身熔点比较低,加之原药杂质和其他成分的影响,导致整个原药体系熔点进一步降低。一旦制备和贮存温度超过了熔点,原药的晶型很容易发生变化,而实际贮存中,经常会遇降温,原软化甚至熔融状态下原药分散体系的平衡受到破坏,发生奥氏熟化的风险增大。因此,在不同的贮存温度下,低熔点原药悬浮体系的稳定性很可能不一样。

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善的配方评价体系来规避配方筛选的风险,这是由于现实工作中,很难模拟复杂的变温贮存条件,因而给配方的筛选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通常来讲,双子表面活性剂、嵌段高分子聚合物对低熔点原药悬浮剂的开发非常有利,但必须与其他助剂配伍使用。

4.4 设备及工艺对低熔点原药悬浮体系的影响

低熔点原药悬浮体系研磨时应控制砂磨机温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产能及功率配备冷却机组,保证砂磨机温度在20℃或以下,避免热量的聚积和传递。

猜你喜欢

甲环唑苯醚量筒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苯醚甲环唑在芹菜体系中的沉积与残留规律
蒸腾作用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量筒使用过程中的读数误差
买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