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其芳诗歌研究概述

2018-10-15夏凡

炎黄地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何其芳诗歌创作

夏凡

何其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诗人、散文家和理论批评家,其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和文论方面。在以何其芳为中心的研究中,不仅以1938年詩人奔赴延安之后创作风格改变的“何其芳现象”受到批评界重视,其以《论〈红楼梦〉》为代表的红学研究也不容忽视。本文则聚焦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对其诗歌研究作一概览综述。

从何其芳诗歌研究的发展轨迹来看,本文试把何其芳诗歌研究分为三个区间来概述,1936—1977年,1978—2008,2009年至今。

奔赴延安之前的何其芳,创作风格偏个人化,用何其芳自己的话说是“梦中道路的迷离”。在何其芳《画梦录》发表之后,刘西渭和张景隆分别撰写了《读<画梦录>》、《<汉园集>里何其芳的诗》这两篇评论文章,针对何其芳《画梦录》、《汉园集》中的具体诗作及其他早期诗歌展开,两篇评论都发表于 1936 年 9 月,这也是最早评论何其芳作品的文章。

1939年6月,艾青在《文艺阵地》上发表了《梦·幻想与现实》,文章在结尾指出:“何其芳有旧家庭的闺秀的无病呻吟的习惯,有顾影自怜的癖性,词藻并不怎么新鲜,感觉与趣味都保留着大观园小主人的血统。他之所以在今日还能引起热闹,很可以证明那些旧精灵的企图复活,旧美学的新起的挣扎,新文学的本质的一种反动! ”艾青所批评的“大观园小主人”的美学风格恰恰道出了何其芳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与渊源关系,但其作为新文学的旗手,这样一种把受古典文学的作品当作假想敌的批评姿态不免有失偏颇。有趣的是,何其芳后来针对此文写了《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对于艾青的指责和批评,何其芳作了回应与反驳。

1946年2月,辛笛写成了书译文《夜歌》,发表于《文艺复兴》一卷二期,这不仅是对何其芳诗集《夜歌》的评论,同时也联系到了何其芳创作的过去和现在,对他的创作思想的发展作了评述。除此之外,还有劳辛的书评《读<夜歌>》,杜维沫的《读<夜歌和白天的歌>所想起的》等文章也对诗集《夜歌》作出了评论。

六七十年代中,对于何其芳的研究甚少。1964年夏放的《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和1965年谷熊的《论典型的共性和阶级性的关系——兼评蔡仪、何其芳同志关于典型问题的论点》是六十年代评论何其芳对于典型问题的文章。

何其芳1977年去世后,随着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繁荣,可以说,何其芳的诗歌研究也进入了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何其芳的研究可以分为对何其芳本人的回忆及传记和对何其芳诗文的研究。比如,巴金的《衷心感谢他》、沙汀的《追忆其芳》、朱寨的《急促的脚步》、柳鸣九的《何其芳在“翰林院”》以及卞之琳、荒煤等友人之文都是为追忆和回忆作家撰写的文章,同时,一些文学史、作家传中关于何其芳的记录也多了起来。凡此种种,虽不算直接的诗歌研究,但却为何其芳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第一手材料与解读何其芳的出口。

在这一时期,对于何其芳诗歌的研究,有以何其芳诗歌形式为议论原点的,如於可训的《二次创格:何其芳的格律诗学》,王光明的《形式探索的延续──“格律诗派”以后的诗歌形式试验》,也有关注何其芳诗歌内容的,如孙玉石的《论何其芳三十年代的诗》、蓝棣之的《何其芳:倾听飘忽的心灵语言》、张洁宇的《现代派诗人对传统诗学的重释》,杨义、郝庆军的《何其芳论》等。江弱水的《论何其芳的异性情结及其文学表现》、张洁宇的《梦中道路的迷离 早期何其芳的“神话情结”》则从心理学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观照研究何其芳诗歌创作的新颖角度。有的学者则从文化心理视角探析何其芳的精神世界及其在20世纪知识分子中的代表性。如郝明工着重分析了何其芳晚年的悲剧心理;程光炜以何其芳等三位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道路及心态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现代知识者一种相当独特的历史文化心态——寻找归属情结”;孟繁华则侧重挖掘何其芳内心深处的困苦和矛盾及其典型意义。尹在勤《何其芳评传》、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周忠厚《啼血画梦 傲骨诗魂:何其芳创作研究》等,则从何其芳的生活历程,写作活动及对新诗理论的建树,对中外遗产的发掘等逐渐展开了一个关于何其芳研究的平面。

在何其芳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文艺观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变。秦川认为,何其芳三十年代持的是一种纯艺术的自我表现的文艺观,“这同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是分不开的,正如何其芳在《〈夜歌〉初版后记》所说,`文艺什么也不为,只是为了抒写自己,抒写自己的幻想、感觉、情感,因此在何其芳早期诗文中常会出现花呀、月呀、云呀等意象和意象群,借以渲泄胸中的哀愁,抒写青春的忧郁。”姜涛在《论何其芳爱的历程》中说:“在何其芳看来,艺术中真正的美并不是完好无缺,纯而又纯,而是深挚、沉郁、大胆的率真。”“终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生者的形象,借着安徒生的那个`短短的童话令人震慑地脱胎而出了。”这是《夜歌》阶段何其芳的文艺观的转变。

与此同时,国外和港台地区的何其芳研究工作也在逐渐展开。较早的有澳大利亚邦尼·S·麦克杜格尔的《何其芳的文学成就》,日本大昭正博的《何其芳的文艺观》,以及香港司马长风的《似梦似烟的何其芳》、《何其芳确立美学格调》等。

在何其芳研究资料方面,万县师专成立了何其芳研究室,出版了《何其芳研究》专刊,这无疑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四川文艺出版社的《何其芳研究专集》起到了一种集大成的作用,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衷心感谢他:纪念何其芳同志逝世十周年》,1986年出版的易明善的《何其芳研究专集》和1990年出版的方敬、何频伽《何其芳散记》都是研究何其芳不可缺少的材料。同时,在这一时期内,在重庆市万州区文联、重庆三峡学院等单位发起筹备,何其芳研究会于2008年7月6日在何其芳的故乡重庆万州宣告成立,也是这一时期内何其芳研究的可喜成果之一。

近十年来,何其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何其芳现象的探索、何其芳文艺思想、何其芳诗文及传记等方面,如李杨《“只有一个何其芳”——“何其芳现象”的一种解读方式》,段从学《现代性语境中的“何其芳道路”》,吕晴的《延安作家思想改造之考察——以何其芳、丁玲为中心》等文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何其芳现象”这一时代与文学话语;王德威的《梦与蛇:何其芳、冯至与“重生的抒情”》则从意象入手,对何其芳与冯至诗歌的抒情性作一观照。

这一时期内,谢应光的《梦中道路:何其芳的艺术世界》是一部何其芳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著作。此书一反以往何其芳研究对何其芳诗歌、散文笼统评价的研究方法,系统、学理而又深入地论述了何其芳诗歌、散文的艺术审美特质,涉及何其芳与中国古典诗词、神话和民间传说、西方诗人与童话之间的关系。同时,此书还考察了何其芳诗歌和散文的艺术表现规律,全面论述了何其芳的诗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特色。2010年8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思运的《何其芳人格解码》,这是一部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何其芳的精神人格演化过程的专著。此书一方面在 20 世纪中国文论的框架里考察何其芳的理论贡献及其症结,另一方面运用文献——发生学方法,对何其芳精神人格的发生、发展及这种精神人格的演变外化到文学研究的过程,进行了深切解码,这为何其芳的追随者、喜爱者和研究者更是提供了一个解读和研究的方向。与此同时,为何其芳作传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宇田礼的《没有声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诗人何其芳的一生》、卓如的《何其芳传》都是近年出版的何其芳传记。

此外,硕博论文如许乜《论何其芳诗歌与晚唐诗风》,高欣荣的《何其芳早期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等阐释了何诗与古典文学的承继关系,赵思运《何其芳晚年旧体诗探幽》和李遇春《论何其芳的旧体诗创作》等则聚焦何其芳的旧体诗创作生发相应思考,陈建华《延安文学体制与作家的创作转向——以何其芳、丁玲和王实味的创作为例》、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王雪伟《何其芳的延安之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灵轨迹》都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延安文学体制与作家创作的关系,这就把对于何其芳的研究拉到一个更广阔的平面上来。

总体说来,近十年是何其芳研究呈现多元化、放射状研究的时期,当然选题的重合性与材料的穷尽性也是何其芳研究所面临的新的问题。放宽视野、更新思路,对何其芳进行更为多样甚至跨学科的研究,或者是何其芳研究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尹在勤:《何其芳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易明善:《何其芳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 程光炜:《何其芳、卞之琳和艾青四十年代的創作心态》,《文学评论》,1993年第5期。

[4] 孟繁华:《精神蜕变的自我苦斗——何其芳的心灵冲突与话语方式》,《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5] 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於可训:《二次创格:何其芳的格律诗学》,《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 王雪伟:《何其芳的延安之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灵轨迹》,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 赵思运:《何其芳人格译码》,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 宇田礼:《没有声音的地方就是寂寞:诗人何其芳的一生》,解莉莉译,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 段从学:《现代性语境中的“何其芳道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5期。

[11] 王德威:《梦与蛇:何其芳、冯至与“重生的抒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何其芳诗歌创作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多重地方经验的接续与何其芳的成渝想象
Jazz
七月诗歌
何其芳:没有官架子的正部级所长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月下
干校里养猪的何其芳
诗歌过年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