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2018-10-15方晓东陆明智许仁发

洁净煤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烟尘吸附剂燃煤

娄 彤,方晓东,陆明智,许仁发

(1.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福建 龙岩 364000;2.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0)

0 引 言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决定了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发电格局,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5%左右,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左右,且长期难以改变[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燃煤污染物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电力科技进步的主题,通过关停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加快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燃煤发电效率得到较大提高;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如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2-3]、湿法脱硫[4]、SNCRSCR低氮燃烧技术[5]、烟气再循环[6]、静电除尘/布袋除尘[7]等的应用,煤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得到了有效脱除,且与国外水平基本相当。付振华等[8]在空气分级的基础上,采用富燃料区喷氨技术,对锅炉正常运行及效率未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耦合优化,脱硝效率约为80%,NOx的排放浓度约为165 mg/Nm3,达到了国家限排环保要求。张忠梅等[9]研究了KMnO4/NaOH氧化吸收NO和SO2过程,结果表明,同时脱硫脱硝的脱硫效果与单独脱硫的脱硫效果相当,脱硫率达98%以上,但脱硝效果好于单独脱硝,脱硝率约70%;但由于污染物形态差异大、粒径小及浓度低等原因,这些常规技术无法解决PM2.5[10]、SO3[11]和Hg[12]等的排放问题,而其是形成雾霾、酸雨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13]。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适于我国燃煤电站的SO3、PM2.5、Hg等污染物深度协同脱除技术。

在某1 000 MW火电机组上搭建多功能烟气治理中试装置,采用电袋除尘及吸附剂吸附转化协同脱除方式,考察不同工况条件下多功能烟气治理中试装置对粉尘、SO3和Hg等污染物捕捉效率的影响,为高效、低成本烟气多污染物协同脱除装备的开发提供参考。

1 试验工况及测试方法

在某1 000 MW火电机组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安装一台多功能烟气治理中试装置(10 000 m3/h中试规模电袋复合除尘装置),对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进入中试装置的烟气污染物进行试验研究。为评价中试装置对烟气中的烟尘、PM2.5、SO3等污染物的脱除性能,装置内设有烟气采样孔,吸附剂喷入点为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结合部位。为了保证机组运行正常,烟气从取样点出来经由中试装置送回取样点附近。风机采用变频电机调节烟气量,风机压头6 000 Pa、最大设计烟气流量10 000 m3/h、电场断面6.72 m2、袋区过滤风速1.02 m/min、烟气温度100~140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试验采用的吸附剂包括无水碳酸钠(99.8%)、氧化镁(98%)、氧化钙(98%)和氢氧化钙(95%)。

图1 多功能烟气治理中试试验装置工艺流程Fig.1 Process flow chart of pilot test device for flue gas treatment

为了对进出口烟气中各污染物组分含量进行测试,分别采用TH-880FⅣ型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DPI细颗粒物(PM10、PM2.5、PM1)采样仪、伴热采样枪和烟气SO3采样系统,对烟气中烟尘、PM2.5和SO3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并采用崂应3012H型自动烟尘测试仪、Testo 350-Pro烟气分析仪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对其浓度进行检测。根据美国EPA 30B烟气汞采样方法,采用OLM 30B烟气Hg采样仪和活性炭吸附管进行双路平行恒流采样,采样流量0.4 L/min,采集样品利用Lumex汞分析仪分析两段活性炭中吸附的Hg含量,并基于烟气体积计算烟气中的Hg浓度。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除尘特性

风机流量分别为5 275(28.2 Hz)和6 386 m3/h(32.3 Hz)时(dry normal),各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多功能烟气治理装置进口PM10占比小于10%,PM2.5占比小于4.5%,PM1占比约为1.5%。电袋复合除尘对烟尘、PM10、PM2.5及PM1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试验工况条件下,其脱除效率均高于99.3%,烟尘排放量均<5 mg/m3(dry normal),实现烟尘的超低排放;此外,对比2种风机负荷条件下烟尘的脱除效率可以看出,随风机流量的减小,电袋除尘器的烟尘脱除效率略有升高,约0.1%,说明风机流量的影响不大。

表1风量对烟尘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
Table1Effectofgascapacityontheremovalefficiencyofdustparticles

项目风机流量(dry normal)/(m3·h-1)5 275烟尘PM10PM2.5PM16 386烟尘PM10PM2.5PM1进口质量浓度(dry normal)/(mg·m-3)12 161.801 453.33560.66206.7513 368.201 597.50616.27227.26出口质量浓度(dry normal)/(mg·m-3)4.713.282.211.373.402.151.471.09脱除率/%99.96199.77499.60599.33799.97599.86599.76199.520

2.2 SO3脱除特性

图2为风机频率为28.2 Hz、碱酸比为1时,在电区和袋区之间喷入不同吸附剂,研究其对SO3脱除效率的影响。可以看出,当中试装置正常运行且无吸附剂喷入时,进出口SO3质量浓度(6%O2)分别为8.64、3.00 mg/m3(dry normal),SO3脱除效率约为65.28%,这主要是因为细小的烟尘颗粒在布袋表面形成密实的过滤层,烟气通过时与颗粒接触。除尘器内部SO3主要以H2SO4蒸汽形式存在,经该过滤层时,H2SO4蒸汽与颗粒孔隙内碱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实现SO3的捕捉脱除。喷入不同吸附剂后,SO3的脱除效率比未喷吸附剂时提高,其脱除效果依次为Ca(OH)2>MgO>CaO>Na2CO3;当喷入Na2CO3时,SO3的进出口浓度约为9.17和1.87 mg/m3(dry normal),SO3脱除效率约为79.58%,当喷入Ca(OH)2时,SO3的进出口浓度约为6.86和0.77 mg/m3(dry normal),SO3脱除效率达88.78%。

图2 吸附剂种类对SO3脱除效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adsorbents 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SO3

吸附剂对SO3吸附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比表面积、碱性、烟气温度及反应时间[14]。在试验工况下,由于吸附区温度、吸附反应时间基本不变,而且整个过程受低温干法吸收的约束,因此,吸附反应主要受内扩散控制,吸收剂比表面积为主要影响因素,即吸收剂比表面积越大,微孔越多,扩散速度越快,SO3吸附率越高;通过对4种吸收剂进行BET测试,Ca(OH)2、MgO、CaO和Na2CO3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2.136 3、8.520 6、5.932 8和0.685 4 cm2/g,与测试结果一致。

此外,由于多功能烟气治理装置的特殊吸附捕捉结构,其表现出较好的SO3脱附效率;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燃煤烟气排放指标越趋严苛,目前碱酸比较高的常规吸附脱除技术难以实现深度脱除,在本试验允许范围内,通过适当增加碱酸比,可实现更高的SO3脱附效率。

2.3 Hg脱除特性

燃煤烟气中的汞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即单质汞(Hg0)、二价汞化合物(HgCl2、HgO等)和颗粒汞。布袋除尘和湿法洗涤可分别将大部分颗粒汞和二价汞化合物去除,但由于单质Hg不易溶于水,大部分随尾部烟气排入大气,是大气中Hg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5]。对进口烟气和粉尘进行测试,烟气中的气态Hg约占总Hg的25%左右,基于多功能烟气装置对粉尘的高效脱除作用,气态Hg是燃煤锅炉汞排放治理的主要对象。表2为风机频率为28.2 Hz、碱酸比为1时,多功能烟气治理装置对Hg脱除效率的影响。燃煤飞灰尤其是飞灰中未燃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活性,对Hg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Hg的氧化也有一定作用。布袋表面形成的颗粒过滤层,有利于Hg的吸附及氧化,因此,从表2可以看出,未喷入吸附剂时,多功能烟气治理中试装置具有较好的Hg脱除效果,其进出口烟气中Hg浓度(6%O2)分别为7 253.4、2 953.6 ng/m3(dry normal),气态Hg脱除效率为59.280%,总Hg脱除效率约为92.096%。

表2中,3个测试工况下汞的质量平衡分别为78.410%、84.173%和81.222%,通常认为,汞的质量平衡在70%~130%即可认为测试结果可靠。测试结果说明,本文样品及分析方法可信,测试结果可靠。

从表2可以看出,当电区和袋区间喷入CaO和Ca(OH)2吸附剂时,烟气脱汞效率提高,分别为68.879%和75.883%,总汞脱除效率分别为92.475%和94.272%。钙基物质本身即为一种脱汞吸附剂,其对二价汞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同时,飞灰与钙基吸附剂混合后,可通过自身的微孔和表面结构对烟气中的汞进行物理吸附,因此,喷入钙基吸附剂后,脱汞效率增加。

研究表明,即使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SO3仍能与Hg竞争活性吸附位,对Hg的捕获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喷入碱性吸附剂可吸收SO3生成CaSO4,降低了烟气中SO3的浓度,间接提高了飞灰及吸附剂对气态Hg的吸附氧化作用。由于烟气中SO2浓度相对较高,对Hg的吸附作用较为复杂:一方面,SO2的存在,增加了飞灰颗粒表面的含硫活性吸附点位,有利于 Hg0在颗粒表面及微孔内的吸附氧化作用;另一方面,SO2与Ca(OH)2等吸附剂反应生成CaSO3和 CaSO4,其附着在吸附剂的表面,逐渐将吸附剂的活性吸附区域与气相中的SO3隔离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含硫吸附活性位点,从而抑制了Hg的吸附,使吸附能力受到限制。但多功能烟气装置通过定时清灰等方式,降低了CaSO3和CaSO4在颗粒表面的富集程度,解决了由于含硫吸附活性位点减少而带来的抑制Hg吸附过程问题,可保持飞灰及吸附剂颗粒对Hg0的有效吸收。

表2多功能烟气治理装置的脱除Hg特性
Table2Hgremovalcharacteristicsofmulti-functionfluegastreatmentdevice

吸附剂Hg输入/(ng·m-3)进口粉尘进口烟气Hg输出/(ng·m-3)灰斗出口烟气出口粉尘质量平衡/%烟气汞脱除效率/%总汞脱除效率/%无吸附剂30 212.27 253.426 415.62 953.67.878.41059.27989.919Ca(OH)231 634.27 856.328 336.51 894.79.284.17375.88394.272CaO29 489.47 172.927 537.22 232.38.581.22268.87992.475

综上,钙基吸附剂可作为脱汞吸附剂使用。在应用昂贵的传统活性炭进行脱汞时,SO3与Hg存在吸附竞争,影响Hg的脱除。在脱汞的过程中,可使用廉价的钙基吸附剂替代部分活性炭脱除SO3,从而提高脱汞效率,降低脱汞成本。

3 结 论

1)通过将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工艺进行耦合,大幅降低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除尘效率。试验工况下,电袋复合除尘对烟尘、PM10、PM2.5及PM1的脱除效率均高于99.3%,总排放量均小于5 mg/m3(dry normal),实现了烟尘的超低排放。

2)基于污染物治理工艺特点,低温干态条件下,比表面积为影响吸附剂对SO3吸附强弱的主要因素。试验工况下,吸附剂对SO3脱除效果依次为Ca(OH)2>MgO>CaO>Na2CO3,当喷入Ca(OH)2,且Ca/SO3为1时,SO3脱除效率约为88.78%。

3)多功能烟气治理装置通过定时清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aSO3和CaSO4在颗粒表面的富集程度,解决了由于含硫吸附活性位点减少而带来的抑制Hg吸附过程问题,保持了飞灰及吸附剂颗粒对Hg0的有效吸收。

猜你喜欢

烟尘吸附剂燃煤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炼钢厂废钢切割烟尘治理措施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比较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烟煤烟气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铜冶炼烟尘工艺及其性质分析控制
掺杂Mg、La对高温CO2钙基吸附剂循环特性的影响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