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18-10-14杨建容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溶液电离智力

杨建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顯著特征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实践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表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手段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的功能,重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动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关键,而且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和难度,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问题。以下是我对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点具体认识:

一、教学问题设计的目标要求

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积累创造性活动的经验,从而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问题设计时要注意:

(1)问题是否有利于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2)问题本身目标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鲜明;

(3)问题是否符合教学进程的需求;

(4)问题时机和问题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

例如:在“盐类水解”这一节中,教学的整体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和电离平衡移动原理,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为实现这一整体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目标明确立意鲜明的问题:

问题1:我们都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而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它的水溶液是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呢?

随后由学生用PH试纸测定NH4Cl、CH3COONa、NaCl这三种溶液的PH值。

问题2: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问题3:NH4Cl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CH3COON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OH-―吗?试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4:既然NH4Cl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H+、CH3COONa在水溶液中也不能电离出OH—,前者的水溶液中为何会C(H+)>C(OH—),而后者的水溶液中为何会有C(OH—)>C(H+)?

问题5:在这些盐的水溶液中H+和OH—是由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试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6:上述三种盐所电离出的离子能否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如何影响,影响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7:化学上是如何简洁明了地表示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请写出上述两种盐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根据方程式分析盐的水解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有何联系。

问题8:如果我们把盐视为酸碱中和的产物,哪么上述三种盐所对应的酸和碱其强度如何,它们的强度对于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何影响?

问题9:盐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有规律可循?其规律是什么?

由于以上问题在教学进程中环环相扣,又能不断地把学生引导进一种“愤悱”而急待启发的心理状态,因此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问题情境的构建

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情境并非一般地被看作是与思想进程遇到意外“障碍”相关的那种智力紧张状况,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智力、方法,不足以解决已产生的任务时,所引起的那种智力困窘状况。意外的困窘总使人感到惊异、困惑,并促使人进行智力探索。教学问题情境的构建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新的、未知的事物是产生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对未知事物的需要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问题情境的重要保证。

例如:在“盐类的水解”这一节的教学中,问题1:我们都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而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它的水溶液是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呢?以及问题4:既然NH4Cl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H+、CH3COONa在水溶液中也不能电离出OH—,前者的水溶液中为何会C(H+)>C(OH—),而后者的水溶液中为何会有C(OH—)>C(H+)?这些问题都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那种智力困窘状况。使学生感到惊异、困惑,并推动他们积极地去进行智力探索。这就构建了一种很好的教学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情境的如此建构,把教材中既定的化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并由此转化为相互关联的问题组,就能展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三、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的缺陷

创设了恰当的情境并不一定就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关键是能否根据创设的情境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失误:

(1)问题设计浅显,无法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2)问题脱离教学实际,无法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3)问题目标指向不明,无法与课堂教学主题构成联系;

(4)问题表述得过于直白,无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5)问题之间缺乏联系,无法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组;

(6)问题思维层次不清,无法形成思维网络等等。

创设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所及的范围之内。对一些不需要思考用“是”或“不是”即可回答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这不能称这为问题;但如果问题太难,学生感到无从思考,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一般要求:所设计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就能够解决,但必须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索余地;同时设计的问题要围绕着所授课程的知识点而展开,辐射的范围要适当,不可无限制地扩展或延伸,否则学生将会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抓不住中心和重点,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使提问成为促进课堂交流、优化教学进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合理地设计问题,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适时对学生提供质疑方法的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猜你喜欢

水溶液电离智力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解密非牛顿流体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核心考点及复习策略
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