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8-10-13张晓红

甘肃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弟子规行为习惯培养

张晓红

【关键词】 《弟子规》;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3—0043—01

《弟子规》流传至今300多年,是我国教育中的一块瑰宝,它承载着我国人民长期实践教育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前人的道德理论和悠久的文化内涵。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弟子规》来约束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敦厚善良的心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弟子规》来影响初中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一些浅显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们一提到“学习”这个词,想到的往往就是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等等,而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的行为礼仪也是需要长久的学习才能养成的,成为自己人格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俗话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可见礼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初中生都是13-16岁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他们好动、迷恋网络、学习不积极、孤僻冷漠、不愿与人交往,这个时候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让他们从《弟子规》中体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道理,学会“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做人原则和规范。首先, 学习《弟子规》能不同程度上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气,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逐渐懂得约束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其次,让学生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到《弟子规》对自己、对他人的好处,从而在待人接物、处事求学中,更加谦虚谨慎,积极向上,不荒废时日。最后,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在学生的背记中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真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能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践行《弟子规》,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初中生大都学习过《中学生手册》《中学生行为准则》《校规章制度》等等,可是即使同学们把那些条条框框背得滚瓜烂熟,在行为中还是我行我素,给班级甚至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长此以往还养成一身的不良习气。所以,作为中学教师,要想真正让学生在《弟子规》中学到一些做人原则、处事的方法,让学生从小立志做一个有礼、有义、有志、有用的优秀人才,就要引导学生把《弟子规》中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渗透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教育和影响。实践的作用往往大于说教,《弟子规》的好处在于实用,光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去践行、去尝试,从而真正明白什么叫“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真正懂得什么叫“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所以,教师在生活、学习中结合学生的行为案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营造《弟子规》氛围,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俗話说,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对于正在成长的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初中生身心各方面都正在成长、发展中,他们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一些东西。“孟母三迁”的故事更能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学生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常听有些父母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不但对孩子交的朋友要了解,而且对孩子周末去什么地方玩耍也要掌握。这不但是对孩子的安全考虑,更是担心孩子融入一些不良的环境,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成不必要麻烦。所以,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受到《弟子规》的教育和感染,就要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校本文化、校训、学风、办学目标等等与《弟子规》结合起来,在教育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教育教学的作用。当然,为了校园文化、为了时时提醒学生,教师可以让书法写得好的学生抄写一部分《弟子规》贴到走廊或者读书角,每天提醒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长久的自我约束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好学乐学、阳光上进的好学生。

总之,《弟子规》凝聚了前人的道德理性,涵盖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只要教师能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中合理运用,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从不同侧面和层次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弟子规行为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