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心献教育 杏坛写春秋

2018-10-13郭裕嘉马德佳

甘肃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教育

郭裕嘉 马德佳

在学生的眼中他们是良师益友,在家长的眼中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在老百姓的眼中他们是教育的铺路石。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他们用自己的良心诠释着为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奉献和关爱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教师!

——题记

她总是一身裙装,优雅得体,精致的妆容,高挑的身段,尽显书香仪态,端庄、严谨的外表之下,始终有颗仁和包容的内心,没有领导者拒人千里的威严,只有不凡的气质和平易近人的随和感。工作中,她是学校发展的领航者,始终稳掌船舵,励精图治,事无巨细必躬亲,言谈举止中无不透出爽朗与自信。生活中,她接人待物落落大方,悉心了解每一位老师的兴趣爱好、生活情况,随和得像一位知心大姐。她,就是山丹县南关学校校长朱惠兰。

心怀梦想,一路采撷一路芬芳

总有一些年华,她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总有一些付出,她美丽了心情,留下了芬芳,正如朱惠兰从教的这36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包含了一名教师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这名教师一路采撷一路芬芳,只因心怀梦想。“1958年,我父母从上海来甘肃支边,那时候他们希望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来阴差阳错,他们的心愿未能达成。我童年时,他们谈及此事多少有些遗憾,于是我心里就悄悄埋下一颗当老师的种子,也是想帮父母完成这个心愿。”朱惠兰在给我们讲这段往事时,背对窗户,端正地坐在办公桌前,暗幽幽的光线里,依然能看到她回忆往事时眼里的光。

“还有一个想当老师的原因是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1979年,我在位奇中学上学,我们的语文老师叫郭兴圣,他现在已经去世了。这位老师博学多才,上课时如行云流水,而且他关心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每一位学生,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正是因为朱惠兰遇到了这样一位令她钦佩的好老师,她埋藏在心底的那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以至于后来从教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学科。

时间追溯到1982年,朱惠兰在张掖师范学校毕业了,在教育局长亲自主持的毕业生分配征求意见会上,朱惠兰毅然决然要求回到母校位奇中学任教,因为那里是她梦想的源头。就这样,19岁的朱惠兰在位奇中学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如愿当了一名语文教师,并且一干就是36年。

到位奇中学参加工作时,母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对她关爱有加,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她就带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到第二学期,由于学校教初三语文的一位老师生病了,学校临时决定由她接替初三的语文教学,这对当时的朱惠兰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一年内就要完成整个初中三年的教学历程有些难度,既然领导相信我,选择了我,我就要直面困境,迎难而上。”最终,朱惠兰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且她的勤勉也让她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全校年轻人经常听课学习的榜样。1984年底,朱惠兰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全县优秀教师,而在当时,教龄如此之短就获此殊荣的老师少之又少。

1985年,不甘平庸的朱惠兰被推荐进修深造,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张掖师专政史系,成为政史系首届学生,198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丹二中担任初中政治、高中历史的教学工作。朱惠兰凭着高度敬业、认真执着的精神,很快适应了城区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学生的欢迎。1992年,朱惠兰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并于第二年被山丹一中选拔为高中政治教师,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第一学期担任初一一个班的班主任、负责全年级政治教学的她,第二学期被安排接替高二年级全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对于勇于挑战、永不言弃的她来说,同样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胜任了。1995年,成绩突出的朱惠兰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担任山丹一中的政教主任,也就在此时,她身边的很多骨干教师纷纷“孔雀东南飞”,而作为祖籍上海的骨干教师,她的心已经牢牢扎根在山丹这片土地上。

2000年,朱惠兰临危受命,担任新成立的培校初中部的教导主任,此时的培校根本没人愿意去从事领导工作,去了也不愿意干,因为无论教学环境还是教学管理都极具困难和挑战,而负责教学管理的她并未退缩,勇挑重担,用智慧和汗水创建起了学校有序、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到了2003年,她担任副校长时,学校依然困难重重,她和教师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道克服了无固定教室,无教学设施等诸多困难,带领师生修建厕所、自制教具……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朱惠兰也丝毫没有动摇,而是使学校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站稳了脚跟。

2008年3月,朱惠兰被任命为培校初中部校长,她率领学校一班人科学管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大有好转,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提高,会考抽考连年稳居全县第一,学校迈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了全县学校的排头兵。

2010年,全县布局调整,组织任命朱惠兰担任新成立的南关学校校长,面对着一个九年一贯制新学校的筹建和发展的新课题,为了学校的发展,朱惠兰忘我地工作,在新学校的建设中凸显了高超的智慧,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平稳地完成了两个学校的合并,统一了教职工思想,并形成了科学有序、高效务实的管理机制,学校连创佳绩。

激情洋溢,三尺讲台魅力挥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好老师未必是好校长,但好校长的前提一定要是个好老师。朱惠兰从登上讲台到现在,总是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她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以及优异的教学成绩深受老师们的钦佩。

在山丹一中任教期间,朱惠兰通过问题设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提示”,然后学生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课文“阅读”,再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问题“质疑”,在师生讨论互答的基础上,老师对本课学习内容用直观的简图展示出来“列图”,然后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結”,进而总结出政治课教学“提示——阅读——质疑——列图——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在1993年张掖地区优质课评选中,朱惠兰运用该方法讲授了“封建社会是在激烈的斗争中形成的”一课后,被当时的地区教育处教研室主任在《张掖教研》上撰文评价为“方法新颖,效果明显”。随后,她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又总结出图示法,使教学内容简洁明了,直观形象。与此同时,她还撰写了论文《图示“唯物论”“辩证法”原理的内在联系》,在《张掖教研》1997年第4期上发表。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常听到她的学生说“老师,您独特、轻松的授课模式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受益匪浅,也成为今天我给孩子们上课的启蒙。”“朱老师,谢谢您当年的谆谆教诲,奋斗的路途中常常会因您的教育启示拨开迷雾,重拾信心,时刻让我想起您说过的要不忘滴水穿石的精神。”

即便朱惠兰走上了领导岗位,她也从未脱离过教学第一线,并且经常超课时代课。她的课融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融书本、学生、现实于一体,方法新颖,风格独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担任领导职务之前一直当班主任,学校器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有家长曾说:“我的孩子在你的班里成长特别快,我们经常念叨。”这与她向学生倾注无比的爱心,工作细针密线是分不开的。

朱惠兰在处理好管理工作之余,还能避开俗务潜心钻研业务,并积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在全县率先提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并积极实践,得到了县局专家和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

天道酬勤,在不断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和反思中,朱惠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1993年,朱惠兰获全县初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和全区初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三等奖。1997年,获全区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三等奖。2005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2009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山丹县优秀校长”。2009年被市委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10年被山丹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 “山丹县优秀女教师”。 2012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张掖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3年6月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4年9月,被山丹县委县政府授予“山丹名师”称号。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甘肃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张掖市优秀校长”。

醉心课改,科研兴校硕果累累

“勤于研而善研,勤于教而会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是朱惠兰的教研工作宗旨,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让她深深认识到学校必须走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为推动学校教研工作,朱惠兰着重围绕“三抓一注重”(抓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抓学科组教研活动、抓课题研究工作,注重课堂效果)开展集体备课、高效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学校领导,朱惠兰一直非常注意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当中来。一是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使教师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科学研究,主动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实现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二是建立了“学校——年级——学科”教研机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科研网络,学校教研室专门管理教师教育研究和指导教研组建设;三是开展活动,培育教育科研队伍。一是加强学校教研室的自身建设,二是做好“点面结合”:“点”上抓“尖兵”,注重培养学校的教育科研骨干,形成教育科研的攻坚力量;“面”上抓全员,引导所有教师主动、自觉地参与教育科研。四是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教学研究,学校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教育研究和奖励。

通过上述举措,学校教科研面貌日新月异,不断提升。她主持的课题《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研究》《中小学衔接教育中教与学的研究》《初中生责任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的统一实验研究》均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均通过省级鉴定。《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获张掖市第十二届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赏识教育》《赏识激励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在第二、三届教博会上展出,并被组委会评为优秀成果。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2012年,朱惠兰在自己的历史课上带头转变教学方式,并指导全校教师进行课改,进行“导学案”的探索研究。她亲自实践反复修改,与教研组的老师们研讨,最后将政史地学科的导学案模式确定为“导读——导思——导练”,采用课前阅读课本画出思维导图,课堂交流展示,学生提问质疑,师生互答等形式,特别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性的问题发散思维,再加以拓展性的练习进行巩固提高。她对各学科进行诊断把脉,会同各学科组长、教学骨干反复研究,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科的“导学案”模式。通过“导学案”这一载体使教学活动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效果明显。

她不断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多方面、多层次的教研方式,扶梯子,压担子,采取多种措施让教师积极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积极撰写教研论文,自己充分發挥科研拔尖人才的优势,带头主持了《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中小学衔接教育中教与学的研究》等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其中,《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于2007年3月获山丹县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主持立项的省级课题《初中生责任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的统一实验研究》通过鉴定并获市级三等奖。2009年参与并指导了市级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2010年参与并指导了省级课题《初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在朱惠兰的带领下,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热情高涨,教师们人人有课题研究,每学期都有多项省、市、县级重点课题被立项,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我来自于山村霍城中学,但调入南关学校后,朱校长大胆地任命我为数学组组长,让我带领别的老师进行课改。是信任和赏识激起了我的信心,让我能集众家之长,总结出了数学学案教学法,突破了我校数学教学的瓶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数学组组长何雷忠老师说道。

模范引领,真心帮带聚合力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校内外学术带头人,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了不辜负一线教师的期望,达到专业引领、辐射带动,共同提高的目的,朱惠兰主动参加各级培训和进修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水平。她抓住机会,积极进取,先后参加了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张掖市高层次人才集中培训等,并实地参观考察了北京中关村四小、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南京金陵中学等名校,虚心向名校名师学习借鉴,每次回来后都认真写好学习心得,向其他教师传授。此外,她还承担了山丹县小学校长培训、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培训等培训工作。

不论是以领导还是学长的身份,朱惠兰总是做好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不渝地对教师进行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引导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讲师德、重品行、树形象,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当老师多年,我只知道埋头认真教书育人,在教学科研方面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提起教育科研,南关学校的张晓华老师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说。2013年6月,申报市级立项课题的通知下达了,张老师犹豫不决,要不要申报呢?朱蕙兰看出了张老师的犹豫踌躇,就鼓励她大胆申报,并从审定题目、收集资料,对课题立项等事宜一一进行点拨。“看着她百忙之中为我忙碌,帮我指点的样子,我真的特别感动。”张老师深情地说道。2013年8月,张晓华老师申报的市级课题立项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张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朱惠兰。朱惠兰又提醒她,要继续努力,争取申报省级课题。一语点醒梦中人,经过一年的努力,2014年9月,张老师的省级课题立项申报终于成功了。立项以后,朱惠兰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她进行了精心指导。张老师和课题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将该课题有序推进,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实效,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没有朱校长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忆起往事,张老师的感佩之心溢于言表。

高效管理,仁和者必得人之心

南关学校是2010年9月由原来的培校初中部和南关小学合并组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当时山丹县城还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管理经验,面对这所拥有3000多名学生的特殊学校,朱惠兰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几番探索,终于成功建立起“一体三段式”的管理模式,吸引了周边县市许多学校前来观摩取经。

她抓住“牛鼻子”,用办学理念统领学校发展,用仁和真诚凝聚人心。新校建成后,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纷纷出现:两个学校的领导干部融合欠佳、管理的统一度不易执行、教師团队的排异性无法解决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工作难以推进。面对这些问题,担任新学校校长的朱惠兰并没有回避,而是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反复调研,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先进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利用教师会议向大家宣讲,特别是巧妙地运用赏识的方法,很快凝聚了中小学两部老师的思想,挖掘了老师的潜能,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

朱惠兰在实际管理中从自身做起,放下身段,走进教师,并致力于不断强化学校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通过组织两部教师参加团队型活动,如周末组织小学部与初中部教师进行联谊活动,平时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排球赛等活动,使老师们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使老师在团队协作中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一家亲”理念,从而实现对不同学校文化的认同和融合,达成共识,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她以民主平等建立起学校工作新秩序。新校建立后,朱惠兰就在实际调研掌握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与新的办学模式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多次召开行政会议征求小学部、初中部教师对各自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强度、职称等方面的意见,她认真分析,不断与教师交流,召开会议讨论。经过反复商量、修正,新的考核标准最终获得老师们的认同。此外,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营造紧张有序、宽松和谐、思学乐教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统一尺度,凝聚人心。

她心系师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服务师生。南关学校住宅楼与教学区相通、相混,管理混乱,居民车辆与师生同进同出一门成为遗留问题和安全隐患。朱惠兰上任后,首先把建设平安校园,解决安全隐患放在首位。她通过召开住户代表会议了解详细情况,并说明要将住宅区与教学区分离的想法,这样住户就得绕道出行。与会住户勉强说:“我们几户可以支持学校的工作,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开发商那就更难了。”为什么还要受制于开发商?原来这是六年前修建的住宅楼,住宅区与教学区分离的难题两任校长都未能解决,大家清楚这里牵扯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工程质量问题,还有土地、资金等纠纷。摸清情况后,朱惠兰暗下决心,为了学生的安全,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最终,她解决了这一难题,学校也成为家长放心的平安校园。

她以超前的眼光把握学校发展方向。2010年她就定位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书法、腰鼓、武术、剪纸等课程化,几年的坚持,学校特色鲜明,育人效果明显。2017年,南关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由于她出色的管理,运作机制高效,全校形成了团结和谐、有序运转的良好局面,赏识教育远近闻名,阳光体育如火如荼,学生养成教育效果显著,教学成绩遥遥领先,学校声名鹊起,成为县域内的名校,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甘肃省首批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张掖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张掖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张掖市巾帼文明岗”、“张掖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山丹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风正一帆悬。36年的奉献,36年的坚守和操劳,36年的丰厚积淀,作为一个满怀教育热情、深谙教育技能、精于管理的教育弄潮儿,朱惠兰无愧名师之谓,在她的脚下,永无止境的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辉煌!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