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2018-10-13王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王艳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聯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因此,分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33

美术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因而教学需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美术的具体价值。由此,美术教师应积极开展相关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让美术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也能熟悉美术生活,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推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一、开“源”建“库”,追寻生活之美

教育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可看出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于美术教育来说,让学生拥有感悟生活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美的图片供学生赏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之处,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与社会,实施开“源”建“库”,让学生真实的体会生活的美好,品尝生活的快乐,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使美术作品更加富有创造性[1]。比如,以“四季”为主题展开美术教学,让学生真正感悟自然与社会,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四季气候使大自然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不断变化,大自然恩赐给人类智慧与情感。学生在感受大自然时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且为美术学习提供了素材,让学生创作出富有情感的大自然画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只有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四季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比如,春季“校园植物花卉的清新风光”;夏季的“陶艺、泥塑”;秋季的“落叶美景”以及冬季的“银装素裹”等。

二、“活化”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美好的。为了加深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把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景,有滋有味的生活内容通过特定的情境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在实际中真实的感受生活,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对生活的理解。英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曾提出:创造需要建立在积累丰富的材料基础上,每门科学应当以纯粹经验为之先导才能取得良好成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与特点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小动物等着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此学生能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乐趣;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者对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着手,以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展开美术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且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与美术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性与想象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出发,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应注意:1. 生活情境的创设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出发;2. 生活情境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3. 生活情境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4. 生活情境应从日常生活的事物着手,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在《设计生活标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标识的作用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标识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在超市楼道里、在公路旁、在包装箱上……”学生说出了较多的例子。以这种方式展开美术教学,能让学生深刻认知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三、心灵留言,让课堂充满人文美

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是回归生活与人本。美术虽然是一门视觉的艺术学科,但是并不是说美术是封闭与无声的。因此,美术教育应当打开生活这扇窗,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应展开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交流,沟通情感,学生的交流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其更好的认知自我,形成特有的审美意识。

然而从当前美术教学现状来看,课堂40分钟的时间扣除讲授知识的10~15分钟,剩余的时间学生需要进行美术的创作,学生的交流时间无法满足其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需求,那么对培养学生自我审美意识将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心灵留言”的作业布置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己的画作周围附加一些自己创作的感受或介绍美术作品的涵义等。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拓宽了学生思想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比如,在学习《水墨画动物》一课时,布置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美术创作,有的学生在自己的美术作品《池趣》附上文字:“虾是我非常喜欢的食物,所以,画虾时我特别认真,凭着以往的记忆画出虾的特点”。教师通过这些文字留言,了解到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力,活跃学生的表现欲望;另外,心灵留言的美术教学方法,能够将教育的人本构建充分体现,使美术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

总之,在美术课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实施开“源”建“库”、“活化”情境、心灵留言的教学策略,能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羊丹丹.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2).

[2] 陈心远.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小学生(中旬刊),2017(4).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青少年宫 232000)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