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地理高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2018-10-12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中学朱金龙

新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蒸发量高值海面

□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中学 朱金龙

试题: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9~20题。

19.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0.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上述题目为2018年海南省地理高考试卷中选择题中的最后两题。该题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官方给出的第20题的参考答案;二是该题的测试目标。

官方给出的第20题的参考答案为C,值得商榷。

海面蒸发量可由布德科经验公式测算:

E=k(eo-ez)W

式中E为蒸发量,分别为依海面水温计算的水汽压与在Z高处依气温计算的水汽压。W为风速;k为一系数,与风速有关。

从上述公式可知,海面蒸发量主要受海面风速和海—气水汽压差这两个因素影响,而海—气水汽压差又受制于海—气温差,因此,海面蒸发量主要取决于海面风速和海—气温差。可以说,海—气温差是海面蒸发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海面水温高于近海面气温,海面蒸发才会发生。而海面风速则是海面蒸发的加速因子,风对海面蒸发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海面上的风,以湍流形式存在,极大地加快海面蒸发;同时,风所引起的海浪,又增大了海洋的蒸发面,且当海浪破碎时,直接将海水输向大气。

试题中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其冬季海面蒸发更强,主要原因是冬季海面风速和海—气温差都较大。一方面,冬季大气寒冷干燥,而海面受黑潮(日本暖流)影响,水温不低,故海—气温差大于其他季节,即(eo-ez)值大于其他季节,这导致海面蒸发也强于其他季节;另一方面,海面东亚冬季风远强于夏季风,即kW值大于其他季节。因此,造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冬季海面蒸发更强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气温差还是风速难以判断。故第20题参考答案为“C”即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海气温差大”值得商榷。

这两道题的考试目标是什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明确规定: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因此,从考查内容角度看,这两道试题应该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或地理关键能力,或地理学科素养,或核心价值观。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 “海面年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及其成因”在现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既不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也不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知识。

2018年地理高考大纲要求的四大能力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两道题可以说考查了前两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但是,解答这两题需要运用的关键知识点“海面蒸发量的测算公式,即布德科经验公式:E=k(eo-ez)W”现行教材没有出现,题干材料中也没有给出,故学生难以正确作答。即使学生正确作答,也难以肯定是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强的结果。

由于上述相关知识点的问题,至于“地理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更是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蒸发量高值海面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贵州清镇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海面床,轻轻摇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暗礁
1958—2013年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应用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