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星索》教学设计

2018-10-11

关键词:混声领唱音准

(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温州 325000)

[教材分析]

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是一首闻名世界的情歌,作品具有浓郁的沙滩气息,其前短后长的旋律和富于动感的节奏体现了典型的印尼克隆钟歌曲的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许多歌手都演绎过这个作品,其中较熟悉和突出的有:邓丽君、杨钰莹、谷峰。本课选听的是谷峰独唱版和混声合唱版2个版本。

[学情分析]

任教的高中生人文理解和积累佳,音准弱,合唱技术欠缺,但歌唱愿望强烈。所以,强化音准概念,提高歌唱能力为为本课的首要任务,其次才是音乐文化理解等相关知识的积累。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星星索》,了解克隆宗歌曲的风格特点。

准确演唱《星星索》,体会情感表达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尝试混声四部合唱,培养初步的混声合唱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学唱《星星索》,了解克隆宗歌曲的风格特点,体会情感表达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混声合唱声部间的配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为实现前面所提的三维目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音准训练、新歌学唱、合唱实践三个部分。

音准训练

[活动目标]强化听力,建立音准概念。

[活动步骤]

1.学生跟琴模唱音阶。(首调唱名法 E大调音阶 1234567)

学生脱琴清唱音阶。

2.学生按女高音(S)、女低音(A)、男高音(T)、男低音(B)分为四声部,进行和弦构唱。

3.加固定节奏唱和声。

4.加上歌词“星星索”

[实施要求]声训环节要求学生始终要在听力高度专注的情况下准确演唱,每一个环节都要完全达到教学预期目标,再循序渐进。

[设计意图]1为音高记忆模唱,音准能力是合唱教学的保障,而常规的音准训练是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有效手段,跟钢琴模唱有助于不常接触器乐的学生建立音准概念;2为巩固音准训练,清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音准思考和演唱能力;3音准加节奏,初步建立合唱感,这一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合唱听力中的声音控制力;4混声合作演唱初步构建,将本课的最难点提前解决,为之后的完整合唱全曲打下最重要的基础。)

新歌学唱

[活动目标]学唱新歌、理解音乐作品及相关的人文知识。

[活动步骤]

师生合作演唱,学生唱《星星索》伴唱部分,教师唱独唱。

简介歌曲《星星索》为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的船歌。

学唱歌曲,要求学生通过身体体摆动体会和帮助掌握节奏特点。在准确演唱中体会归纳克隆宗歌曲特点:旋律悠长,节奏前紧后松。

欣赏歌手谷峰的范唱视频,分析他的演唱风格,对照自己的演唱并简单讨论,找出不足之处。

教师结合图片讲述自己的印尼旅行经历,使学生感悟:音乐经历和音乐情怀的碰撞,会爆发出新的音乐火花。

全体学生带着情感投入演唱《星星索》。

[实施要求]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运用达尔克鲁兹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新体系的教学方法,来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背景下,准确并有感情的演唱旋律。

[设计意图]不同于之前教学,这部分内容重在感性的激发,克隆宗歌曲等相关理性知识的铺垫也为感性情感生成服务,在教与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最终在歌唱中落实情感为本环节的教学重点。

混声合唱《星星索》

[活动目标]尝试混声四部合唱的实践,初步建立声部的平衡感。

[活动步骤]

四声部分工:A段教师领唱,全体学生伴唱;

B段教师领唱,全体学生在123音上做同步延长,2拍一个音。

A′段部分学生领唱,其余学生伴唱,结束音由教师完成。

[实施要求]在完整演唱全曲之前先落实各段的合作,A段重点在于领唱和伴唱的准确对位,这个环节要单独练习,依据课堂实际适当反复直到掌握为止;B段重点是学生对12321这一固定音高的3次反复运用,带合唱感的同音和声推进,学生理解后实施相对容易;A′段是3份之1的学生演唱旋律,3份之2的学生伴唱“星星索”,重点是声音比例的平衡,这要靠学生听觉和教师的指挥调度完成。最后的尾音演唱要求全体学生和声保持,教师尾音加入,达到平衡演唱至减弱再结束。

[教学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依赖前面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在层层铺垫步步落实的真实课堂生成下,歌唱到这里就自然而然,水道渠成。要在情感驱动下,学生高度专注,准确并有控制的歌唱。

完整演唱,课堂结束。

猜你喜欢

混声领唱音准
新年新春新开头(领唱与合唱)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献辞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