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1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习效果微课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学科,由于皮肤本身特殊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皮肤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相对其他临床学科而言很不一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学时有限,部分要求掌握的病种学生不一定能碰到。而且在临床检查时,由于需要暴露局部皮肤,部分患者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不同意学生旁观学习和参与检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改进皮肤性病的教学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1],而微课的出现和运用又为课堂翻转提供了支点[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有效解决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病种限制及隐私性的主要矛盾,为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8年7月,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共计121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共6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另一组为教改组,共61人,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教改组中,男28名,女33名,五年制学生36名,八年制学生25名;对照组中,男27名,女33名,五年制学生35名,八年制学生25名。比较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皮肤性病学》及第一版八年制《皮肤性病学》,授课为同一组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教学模式 教师以传统多媒体课件为主进行讲授。

1.2.2 教改组教学模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教师提前将“真菌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作微课,课前一周提前建立教改组同学微信群,并上传微课至QQ邮箱或百度云盘,然后分享QQ邮箱或百度云盘微课链接至教改组同学微信群,并开放相关实验室。学生课前对教学内容利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进入实验室自主观察操作真菌镜检、醋白试验等实验。教师于课前收集并整理学生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及学生课前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布置小组活动任务,各学习小组结合知识点对小组活动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小组间成员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并进一步进行交流、探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提供针对性讲解、答疑解惑,从而帮助学生深刻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将各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整理,对于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点评、总结和归纳。

(3)课后:设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查问卷,采用盲法检测即时效果。实施结束后,教改班完成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61份,收回61份,有效回收率100%。教师结合学生课程表现、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修正。

1.3 观察指标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选择“真菌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章节进行评估,考试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总分为20分。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其中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学习效率、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课堂灵活自主性等方面。赞同总人数=非常赞同人数+比较赞同人数,赞同占比=赞同总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问卷调查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教改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78.69%)、学习效果好(80.33%)、学习效率高(72.13%);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85.25%),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81.97%),有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78.69%),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83.61%),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73.77%),能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68.85%)和交流表达能力(65.57%)。88.5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自主性、灵活性更高,75.4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团队合作更充分。

表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n=61)

2.2 考试成绩

选择“真菌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章节进行评估,考试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教改班与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为(17.27±1.79)分、(16.08±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8,P=0.004<0.05)。

3 讨论

3.1 皮肤性病学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1)皮肤性病学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皮肤病病种繁多,而临床教学课时只有短短40学时,许多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皮肤性病学的相关知识。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将大量时间用于讲解知识点,能让学生讨论和进行知识固化的时间十分有限,亦难以了解和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往往只是忙于应付考试,一旦通过了考试之后,皮肤性病学知识就被丢到九霄云外,到了临床实践,就出现无法正确诊断甚至皮疹都描述不清的尴尬状况。(2)临床教学病例有限。皮肤科就诊患者绝大多数为常见病、多发病,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部分要求掌握的病种学生不一定能碰到。而皮肤性病学的诊断主要通过视诊,再生动的文字性描述都比不上临床上“看一眼”更令学生印象深刻。且对于体股癣、性病等位于特殊部位的疾病,由于需要暴露特殊部位的局部皮肤,在临床检查时,部分患者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不同意学生旁观学习和参与检查。因为没有临床接触,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记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3)虽然近年来临床医学教学中融入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皮肤性病学的专业性及特殊性,许多新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皮肤性病学的临床教学。如通过标准化病人等模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可收到良好的效果[3],但因为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学科,正常人模拟标准化病人无法模拟皮肤损害及病理性皮肤反应,隐私部位和性病患者在临床教学招募中亦非常不现实,教学过程中难以应用标准化病人等教学方法。

3.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寻找一个能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获取阶段和知识内化阶段,知识获取阶段指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对知识点进行的讲授获取知识,知识内化阶段主要是学生课后通过练习对讲授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目前全球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电脑、手机已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微课”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活动的数字化载体,以简短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可视化、情景化、趣味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4]。翻转课堂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视频等教学资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建构,完成“知识获取”;师生在课堂上共同通过答疑解惑、汇报讨论和协作交流等活动完成“知识内化”[5-6]。

本研究教改班学生课前通过电脑、手机在线学习教师录制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进入实验室自主观察、进行真菌镜检、醋白试验等操作训练,课前完成相应知识的获取,并通过微信群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问反馈给教师;课中采用问题讨论-知识探究的教学方案,学生同伴间的进行交流、讨论和探究,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和进行针对性地点评,让学生能更多地动脑、动手、动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7],促进“知识内化”,拓展综合能力。

问卷调查结果表1显示,教改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好、学习效率高;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有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更加自主、灵活,团队合作更充分。

传统课堂强调的是“教”,“教”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学”是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和辅助[8-9]。翻转课堂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变,以“学”定“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0-12]。该研究选择“真菌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章节,分别采用教师以传统多媒体课件为主进行讲授的方式教学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方式教学。通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显示,教改组平均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结果提示,将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微课融入至翻转课堂中进行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较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

3.3 皮肤性病学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实际应用中亦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教师及学生理念更新,实施过程中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教师方面来讲,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中生生、师生面对面教学这两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起着巧妙引导、适当启发、适时监控、深化拓展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要点和难点设计良好的“短平快”的微视频,才能减少学生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需要教师提前了解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翻转课堂”阶段的面对面交流,教师必须针对性地进行课前准备,精心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课堂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引导课中讨论,把控讨论的氛围和状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对传统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讲,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采取机械地听、记的模式,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微课程资源,广泛阅读,扩展知识面,积极参与课中讨论,将课前学习与课堂互动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拓展综合能力。

该研究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为皮肤性病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但是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更乐意接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学习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学习效果微课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莲心宝宝有话说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