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好“内功”,打造扎根中国大地的“双一流”高校
——访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

2018-10-11张晓军

大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功一流国际化

记者 郭 伟 张晓军

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决策。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并于当年公布了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名单。国家的战略使命也得到了地方的群起响应,公布了一批资金项目计划以便打造本省的“双一流”高校。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教授、陕西MBA学院常务副院长;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交大城市学院创立院长;现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轮值)、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曾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并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和称号,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综合性奖励;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及政策分析、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管理行为与领导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于1987年创立了和谐理论,并将其扩展成和谐管理理论。近年来,他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基地,大胆进行教育及大学管理的创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成功实践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全面理解和阐释“双一流”建设中的要点,本刊对席酉民校长进行了专访。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席酉民

●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应该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在这一主导目标之下,当前的高校教师发展主要有三大需求:一是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二是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教学的冲击需要的教学改革创新,三是通过改变办学理念和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处理好教育与科研的关系。

《大学》:国家“双一流”文件及其实施办法和建设高校方案陆续出台。我们知道,一流高校的建设离不开一流学科的支撑,而一流学科需要一大批科研人才队伍和教师队伍,您认为新时代对高校教师和科研队伍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席酉民:国家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试图推进一批中国学科和大学尽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而学科和大学一流的基础是人才一流,只有一流的师资,才可能办一流的教育,开展一流的研究,并通过研究支持培养更多一流的人才,所以双一流的根本目标应对准立德树人,而不是只看重科研指标。因此,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应该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在这一主导目标之下,当前的高校教师发展主要有三大需求:一是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二是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教学的冲击需要的教学改革创新,三是通过改变办学理念和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处理好教育与科研的关系。

第一,高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亟需系统提升。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在实践中十分必要,尽管大多数大学教师本身拥有博士学位,但在教学方面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训练和指导,严重缺乏关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训练。近年来,在教育部的要求和指导下,国内高校大多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希望能够通过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以及构建本校教师教学发展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三十多家国家级示范中心以外,很多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还停留在只有一块牌匾的时代,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也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从目前来看,要完成教育部五年对所有师资进行一轮培训的要求,单纯依靠各高校自有的教师发展中心难度很大。

自1985年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在国家历次关于教育的重要文件中,均不同程度强调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2017年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技能、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此外,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在教师考核评价中增设教师专业发展考评指标,“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可见,国家在各个层面都十分重视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支持。

第二,高校教师需要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的强力支持。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等新趋势已成为新时代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趋势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首先需要肩负起知识经济时代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领域的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工作,其次还要顺应科技革命对人类知识获取方式的影响,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并深入探索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理念、价值观和模式。大学应如何通过主动的变革应对挑战,探索新时代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是当前全世界的大学需要思考的话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的大学教学模式都受到“消除无知”“教授知识”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中国大学的教学还传承了私塾教育的传统,更表现出知识传授的特征。显然,要在新的环境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竞争力的人才,让学生在大学四年除了知识积累外,通过学习学会学习,健康成长,在能力和素质层面也有实质提升,中国的大学必须改“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过学会学习进而发现知识、进行创新创造和能力培养的模式。这个改变的关键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授课方式及能力的提升。

第三,通过改变资源配置体系、办学理念和评价体系帮教师处理好教育与科研的关系。国家“双一流”建设尽管很强调教育,但现实是因为考评体系和科研更容易衡量以及教师从研究上获得的成就更有益于其获取资源和职业生涯发展,所以从教师到学校,无不在“双一流”建设中更重视科研,轻视甚或无视教育,更不用说在这个“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的时代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度创新和变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一是国家资源配置更多依赖项目或更重名目的“工程”,而获得项目和工程更多依赖科研实力和基础,所以大家精力和能力自然花费在这种项目或工程的角逐上;二是办学理念也急需调整,全社会呼唤大学回归育人本质,挣脱那种通过各种指标的浮躁角逐,这种问题解决的基础应该是从理念上重新确定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或一流大学,换句话说,就是将育人放到大学使命的首位和评价的核心位置;三是充分让大家意识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以及后者对前者支撑的关系,从而真正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的高水平教育不被边缘化。

●大学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梳理清楚几个关键的问题。首先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其次是教育策略和育人模式,最后是大学的管理体系是育人模式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大学》:当年钱学森之问就是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您认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流人才?

席酉民:大学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梳理清楚几个关键的问题。首先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特别是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急需反思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的大学培养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模式,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可能没有必要再去记忆知识,而是通过互联网和云端资源可以轻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这时,教育需重新认识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养、智慧、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大学明确新时代人才特征,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升意义构建能力、学会学习,提高他们搜寻知识、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以及领导和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其次是教育策略和育人模式。大学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才能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升他们在未来人机合作、更加智能和复杂不确定社会的生存智慧。传统的大学都是采用以教为中心的体系,把被动教授知识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环节,直到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认为上大学就是上课。这样的教育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求。尽管现在国际上也没有非常成熟的做法来帮助学生成长,但大量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反转课堂、混合教育等等。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在过去十二年间,试图为这一问题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和体系,在学生自身观念和责任上帮学生“从孩子转变成年轻的成人再转变成为世界公民”、在学习行为上“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再转变成为研究导向型学习”、在人生态度上“从盲目学习转变为兴趣导向型学习再转变为注重人生规划”。对于老师也要促使他们从善于的教知识的方式转变为“研究导向型教学”,领导学生通过学会研究而更深入的学习和全面提升,从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其审辩式思维,培育其创造性行为、孕育其能够整合东西方智慧的“复杂心态”,最后形成终身的学习能力,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

最后,大学的管理体系是育人模式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现代社会,知识获得日益容易,网络技术和云端资源使得随时随地廉价学习变成可能,特别是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使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日益高涨,大学必须有一套灵活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架构来快速有效地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综观全球,在教育模式上,美式教育的灵活性有利于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设计但对学生全面成长的整体关怀不足,英式教育的严酷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基本质量保证但很不利学生的自我设计,中国和前苏联的体系用被动方式帮学生建立较厚知识基础但难以训练其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的能力。在大学组织和支撑架构上,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大学还是采用官僚层级式大学架构,这种架构尽管可以保证简单劳动的效率,但对跨部门的合作有诸多限制,对知识工作者效率和知识组织效率有较大限制。要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的教育理念、建立一流的教育模式、打造一流的适合时代的大学架构。西浦自办学以来,努力探索一种能将美式教育灵活性、应试教育质量体系与中国教育重基础等优势结合起来的新型国际化教育模式,并努力探索和实践一种能提升知识组织效率的扁平化网络式的大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文化。

●西浦的国际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要素层面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学生、教师、课程以及设施等要素的国际化;二是机制层面即大学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大学管理、校园文化的国际化;三是功能层面促进大学及其师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和影响。这三点构成了西浦教育国际化的独到之处。

《大学》:既然要打造世界一流高校和学科,国际化是绕不开的话题,您认为高校需要怎样的国际化发展?西交利物浦大学作为中外合办大学,国际化发展有什么独到之处?

席酉民: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使高等教育的内涵和手段正在经历空前的变革,高等教育国际化己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当前大学的国际化主要关注学生、师资和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但我认为这只是表层的国际化。

西浦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国际化战略。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法人机构,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认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学生、师资和教学活动的国际化还仅仅是肤浅的国际化。西浦的国际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要素层面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学生、教师、课程以及设施等要素的国际化,这也是目前国际化理论和实践中讨论得最多的方面。主要是通过招收国际生、师资全球招聘、课程国际化等策略来提高国际化水平。但西浦因为在这些简单指标上已经非常国际化,所以更加注意在要素层面在不断提升多元化(多国多民族)水平的同时,如何实现多元的和谐共存。异质同构、和而不同是西浦遵从的理念,即追求要素的异质化,也关注不同要素之间共处的规则,这样才能达到有序,才能可持续发展。

二是机制层面即大学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大学管理、校园文化的国际化。例如,西浦的大学理念是要打造科学共同体,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的“三个转变”。西浦的“五星”育人模式,希望通过研究导向型学习,把学生培养成拥有素养、能力和知识三个“五星型”体系的世界公民。还有,西浦希望营造学术社区,构建自然生态、学术生态和社会生态。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依赖能够全球整合资源、支持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全球学术活动中的机制和体系。所以,可以说西浦更重视也一直在努力构建这种能真正保证国际化的要素在西浦国际化平台上能够通过国际化的活动有机融合、发挥作用机制。

三是功能层面促进大学及其师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和影响(Global Player),即通过深入探索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大学新特征,在整合全球教育资源和智慧、探索新型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化的教育和国际一流的合作与研究,通过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推动。

●各地高校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建设“双一流”也要注意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形成。一是如何通过双一流强化本科教育;二是如何避免高等教育的浮躁之风,使原本比较落后或不受重视的教育的处境更加恶化;三是如何乘双一流的东风去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大学模式。

《大学》:双一流办法公布后,国家和地方有着很多的配套资金项目以供大学发展,您认为高校在落实国家双一流政策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席酉民:“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高等教育强国,立足点是国家战略需求,重要内涵是一流专业建设”。毋庸置疑,“211工程”“985工程”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社会上对高校‘身份固化’的意见却越来越大。强调在推进‘双一流’中突出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避免重复过去的政策偏差。”因此,“双一流”建设在战略上试图为中国高校建构一个逻辑上更为公平的发展机遇,深受尚未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篮子里的一般大学的欢迎。“双一流”建设序幕已经拉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自不必多言,如刘光明先生(科学网博客)认为,“双一流”政策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生态,将“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形成”。

“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后,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省市、各高校的建设热情之高、参与力量之巨超出历史上任何一项决策。各省市大都因此出台了本省市的高等教育发展系列政策、规划和方案,提出了分类办学的思想,这足以最大范围地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生态。”但作为真正关心教育的人士,在积极利用一项新政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必须冷静思考和提防其可能引致的负面影响,例如,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对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造成的不同发展压力是短期内难以消除的,不同类型学校获取资源的渠道和公平性会差异更大。“双一流”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马太效应”可能会使地区高等教育及各类高校之间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其学科发展将呈现不同的竞争态势。因此,刘光明先生同时认为“双一流”建设也引发“阻碍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不良生态正在生成”。那么,如何才能真正通过双一流促进立德树人?我觉得高校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如何通过双一流强化本科教育。大家都认同好的本科教育是双一流的重要标志,但是“双一流” 显性指标中有意无意地轻视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这是因为大学存在之本的教育很难量化和度量,所以很多“双一流”指标都与科研挂钩。例如,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基本评判指标是:一流的科研生产力(看论文发表数量)、一流的科研影响力(看论文被引用次数和高被引论文数)、一流的科研创新力(看专利数和热门论文数)、一流的科研发展力(看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等等。这些问题的正确应对,是能够真正实现一流的关键。我很担心,在全球重塑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只顾追赶“双一流”指标,而忽视教育和办学的创新,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可能发现不少学校纵然在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教育上却会与世界水平差距更大,这既不是政策的目的,也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结果!

二是如何避免高等教育的浮躁之风,使原本比较落后或不受重视的教育的处境更加恶化;使我们的科学研究在强有力的多方支持下穷于应付,难以精心地专注于研究和创新,发表文章很多,科研成果也不少,但突破性的不多;使本应宁静的大学校园日益失去其应有的氛围。

三是如何乘双一流的东风去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大学模式。面对全球化、互联网和物联网网络一切的时代背景,大量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如知识存储、传播、分享和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渗透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所有领域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行为,挑战着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引发了全球范围之内重塑教育的热潮。我们向往的许多欧美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尝试一些颠覆性的改革去回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斯坦福大学在探索2025计划,提出改革大学的四年制为终生制以支持学生的终生学习;纽约大学和杜克大学等则开始探索深度的跨学科教育来培养通专结合的人才;以开创美国通识教育闻名的哈佛大学也在重新反思其通识课程的合理性并作出重要改革;更不要说像高教届新锐密涅瓦(Minerva)大学可能给整个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反观国内很多大学进行的如火如荼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绝大部分还在以过去欧美高校实行的“研讨式”“小班化”等为目标,调整不合时宜的体制重新梳理人才培养的链条,让很多改革停留在枝节和过去,少有针对未来社会人才新需求而做出大变革的例子。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双一流”建设执行不到位,或客观上(非主观意识)和实践上造成轻视教育的结果,把教育领导者、院士、大教授和老师的能量和眼光拴在为了一流的一些“数据和排名” 上,忽略或偏离大学之根本,偏离对教育变革的关注、对教育探索的投入、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对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对教与学模式的重塑,我们虽然会很快在一些指标上把一部分大学和学科搞成世界“一流”,但实际上则可能与真正的一流大学渐行渐远。从长远发展战略来讲,这可能影响中国教育遗失与全球一流大学站在同一起跑线探索未来教育、赶上世界发达教育理念并有可能引领未来教育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很多大学排名将科研水平作为评价一所大学水平的主要指标,这实际上会对社会进行误导,特别是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并不直接决定其教育教学水平,这不仅没有给社会传递有效的关于大学教育水平的信息,反而会促进大学把精力都花在造科研论文上,耽误了教育,这是当下很多大学排名的问题。

《大学》:现在世面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排名,现在除了QS、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Times等,中国也兴起了软科的大学国际学术排行,教育部学位中心的第四轮学位评估也在做学科的排名,给大学和学科做排名已经成为风行之势,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大学排行榜的?

席酉民:由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称,社会上一直很难深入准确地理解大学,因此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排名来简单快速地了解大学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排名有其价值。当然,如果排名的导向正确,大学排名也可以督促大学更好地办学。但因大学的复杂性和质量的难以度量性,大学排名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正如剑桥大学原校长埃里森·查理德先生所言,“大学排名有许多错误,因此并不能准确描述大学的综合质量,并反映一所大学是否比另一所大学优秀……但是,当剑桥大学被评为世界最顶尖大学第一名的时候,我是非常高兴的!”例如,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几大排名,基本上把科研水平作为评价一所大学水平的主要指标,这实际上会对社会进行误导,特别是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并不直接决定其教育教学水平,这不仅没有给社会传递有效的关于大学教育水平的信息,反而会促使大学把精力都花在造科研论文上,耽误了教育,这是当下很多大学排名的问题。

2018年开始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ILEAD)也发布了一个大学育人质量排名,我们排名主要希望引起教育者和社会对大学教育水平的关注,而不是只关心发了多少论文。这一排名主要诉求五大目标:

一是呼吁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办大学。本排名不是为了简单得出一个名次,而是为了呼吁高等教育的工作者特别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们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一个学校的根本目标。

二是引导教育者面向未来办大学。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等革命性力量正在对大学产生深刻影响,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大学到底会成为什么样?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排名希望能够引起教育者对于这一决定未来大学命运的重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是评估各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规划和成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发布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动高等教育开启新一轮内涵式发展改革。党的十九大进一步确定了立德树人在高校办学中的根本地位。本排名就是评估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规划和体系建设情况。

四是增进教育者的自我认知。当前,高等教育者基本认同“以学生和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且很多大学的管理者在不同场合宣称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大学在各个领域以学生为中心的程度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本排名从几个关键维度描绘各高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程度,也可以给教育者的自我认知提供一个框架,并进一步帮助教育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育人体系。

五是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认识大学的教育水平。本排名的指标,是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息息相关,是学生和家长了解一所大学真正能够给学生多少价值的重要依据。

在这一排名发布后,已经得到了高校对于自身育人体系和质量的关注和反思,这就已经达到了我们这个排名的目的。

《大学》:现在中国高校在评价自身的时候,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言必称ESI。您认为在国外较为权威的ESI指标,对于中国建设双一流高校有什么作用?

答: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和评价工具,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ESI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现代世界普遍利用该指标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但事实上ESI是一个科研水平的衡量指标,如上所说,这其实和双一流的基本目标(立德树人)没有直接关系。目前之所以很多学校把ESI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一方面是由于大家普遍认为“双一流”的一流学科体现在科研上,另一方面也和大学的育人一直很难有比较客观的衡量指标有关。换句话说,ESI的广泛使用可能会促进研究发展,但教育提升则需要我们关注新的评价工具,比如西浦ILEAD开发的“双一流”大学的“以学生为中心”育人质量的排名!

猜你喜欢

内功一流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什么叫做真正的太极内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绝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