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鼬与中国

2018-10-10老虎

航空知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臭鼬战斗机空军

老虎

“臭鼬工厂”的发端很早。一般而言,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官方记录的成立时间为1943年6月,地点是在加州的伯班克。创立“臭鼬”的有两个大人物。—个是本·里奇,在他的主持下,洛克希德日后发展出著名的F-117隐身战斗机。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凯利”·约翰逊,他主持的传奇设计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儿。

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考证,把“臭鼬”的萌芽往前推到了1938年。那年“凯利”·约翰逊就已经把一些设计人员归拢到厂里一所独门独院的建筑内,搞起了P-38“闪电”战斗机项目。小团队没有过多的行政审批和繁文缛节,成员之间知无不言。那时候洛克希德公司的主力正忙着给英国人生产“哈德逊”轰炸机呢,谁也不曾料想这支小团队能搞出什么新花样。事实证明,P-38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山本五十六,使P-38名扬天下。

其实不管按什么标准衡量“臭鼬”的诞生历史,都不能否认“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的飞机很早就与中国产生了交集。抗日战争期间,大约是1943年的7月间,P-38开始装备到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驻华美军第14航空队。7月24日,日军8架中岛一式“隼”型战斗机(Ki-43)进袭桂林,刚刚到达桂林的P-38战斗机升空作战,击落1架中岛一式“隼”,在中缅印战区首开击落敌机的纪录。此战,7架中岛一式敌机被击落。在此后的作战中,P-38频繁出击,其中包括其照相侦察改型F-5。1943年11月24日,F-5从四川遂川基地起飞,侦察日军驻台湾新竹的机场,并成功拍回了清晰的照片。11月25日,14航空队依据侦察情报长途奔袭新竹,据战后拍到的照片评估,地面日机43架被炸起火。此战,美方统计,还有15架日机在空中被击落。日本驻高雄警备司令长官山县正乡中将遭撤职查办。西南太平洋的制空权开始向中美盟军倾斜。

抗战行将结束的1945年5月,第一批P-38侦察型F-5E开始装备到中国国民政府空军的第12中队。日本人投降后不久,国民政府开始把这些飞机投入内战。1949年,国民政府内战失败,丢了大陆,这批P-38就随着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一直到1953年才被换下来。

美军二战主题海报——给我们多来点儿P-38。正文引述了一节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报告:P-38长机滚转到最高点时先敌开火,致使一架日军零式起火。长机滚转改出后,被另一架零式尾随。这时僚机跟上,将这架零式击落。此战4架P-38对阵11架零式,击落零式7架,可能击落2架,自身安然返回基地,未中一弹。

朝鲜战场上的F-80C,隶属予美国空军第八战斗轰炸机大队80中队,

中国台湾装备的F-104飞机。

昙花一现是流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出兵。10月,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不及医治连年战争的创伤,就不得不投入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从国际局势来看,美苏集团的冷战已经开始,在朝鲜的利益冲突,催生了这场冷战中的热战。中国再度与“臭鼬工廠”设计的飞机发生联系,这次是F-80“流星”战斗机。

F-80立项之初被称为XP-80,在“臭鼬”官方正史中,绝对是开山奠基之作。1943年,美国陆军航空兵空中战勤司令部(ATSC)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会面,决定向德国人、英国人看齐,研制美军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这次会面一个月之后,“凯利”·约翰逊接手项目,向军方提交初始方案。2天后,“臭鼬”工厂正式有了名分,主要技术骨干就是当年研制P-38那拨人。洛克希德正式与军方签约的时候,研制工作已经开工4个月了。这种风格也是“臭鼬”惯常的工作作风,只要客户提需求,直接对接,立马开整。环节很少,废话不多,效率很高。结果这种飞机从设计到下厂开工,仅用了143天。

和被志愿军战士们称为“油挑子”的共和公司F-84战斗机一样,F-80战斗机也在左右翼尖的位置分别挂装了副油箱。因此,战争初期志愿军战士描述的“油挑子”,有些很可能是F-80。投入朝鲜战场的F-80主要部署在南朝鲜的水原、大丘、金浦、浦项,除了用作空战的C型,还有部分负责照相侦察的RF-80。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声称F-80摧毁了6架米格-15,但至少与之对阵的苏联援朝空军则证明,F-80“击落”米格-15的第一个战果至少是误报,那架米格-15在空战中幸存了下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先后发起5次大规模战役。战役过程中,中国军队展现的顽强斗志给美军留下深刻印象。在非常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次又一次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防线发起渗透、迂回、穿插。因此,美军把摧毁北朝鲜交通线作为打击中朝联军的重点目标,于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发起“绞杀战”。这期间,F-80参与了作战行动,但是在打击清川江大桥的战斗中,遭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顽强拦截。

1951年10月5日10时11分,清川江大桥上空,志愿军空4师10团1大队副大队长李宪刚击落F-80机1架:中队长褚福田在吴奇掩护下击落1架;中队长赵明在张洪清掩护下击伤1架:飞行员吴奇击伤1架。随后,该团2大队副大队长侯书军在何有珍的掩护和配合下,击落另外一个美机编队的F-80机1架。此战,志愿军空军米格-15编队合计击落美军F-80飞机3架、击伤2架。中方仅损失米格-15飞机1架,飞行员孙悦昆跳伞成功。

显然,大干快上就有大干快上的问题。F-80的设计和苏联的米格-9一样,还保留了很多活塞战斗机时代的痕迹,因此注定是一种过渡产品。即便F-80使尽浑身解数,在多数场合下,恐怕也打不过中苏援朝空军的米格-15。在美军接机过程中,F-80就出过事,二战美军第一王牌飞行员迪克·邦小河翻船,摔机遇难,他曾用P-38击落日本飞机40架。此外,美国空军对F-80的评价也不太高,认为其在爬升性能上仅与德军二战后期研发的Me 262喷气式战斗机相当,但是加速性和最大速度却赶不上Me 262。因此,当美军把更先进的F-86“佩刀”投放在朝鲜战场后,F-80也就退居了二线。

“臭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空中力量第一轮交手,没有讨到什么大便宜。不过,如果客观看待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正是通过F-80及其他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才领悟到制空权的重要性。朝鲜战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进入全面正规化建设阶段。

折戟沉沙铁未销

随着冷战大幕开启,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操纵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权,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影响力,进而稳住亚洲,保住作为利益重点的欧洲。而国民党政权本身则幻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反攻复国”。但显然,美国一直是玩弄地缘政治的高手,为避免与中国大陆再次大规模交火,甚至得罪苏联,台湾就只配充当一颗政治棋子——你吃了我的,拿了我的,就得听我的,不能有自己的主意。

B-52空中受油,其翼下挂载着D-21无人机,无人机身下即助推火箭。

1965年1月10日,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内蒙古萨拉齐上空击落U-2飞机。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万炮震金门。此前解放军空军也大规模调动,入闽作战。大概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经装备了米格。17(歼5),再不给国民党空军来点儿先进装备,台海平衡就要被打破了。这倒是正中国民党空军下怀,高层早就盘算过,能拿到老美的F-100“超佩刀”战斗机已经谢天谢地,获得“臭鼬”的F-104“星”式战斗机,纯属意外之喜,没想到。

其实老美不傻,F-104正是手头里有,性能又很“恰当”的军援。

F-104“星”式战斗机,是“臭鼬”大当家“凯利”·约翰逊的又一力作。约翰逊和美国朝战F-86飞行员聊过天。这些飞行员普遍认为,对手的米格-15更为小巧、敏捷;在速度决胜的年代,“臭鼬”推出的F-104采用了非常激进的机翼设计。同时期,大多数喷气式战斗机采用后掠翼或三角翼设计。然而“臭鼬”剑走偏锋,坚定地认为,适应新飞机超声速飞行的机翼必须又小又直,像个梯形,安装在机身中间。因此,当F-104展现在空军将士眼前的时候,绝对是一枚可以水平高速飞行的“火箭”——机翼面积对飞机而言,已经小到不能再小,展弦比只有2.45;机翼前缘薄到可以用“锋利”来形容,仅0.41毫米,以至于在地面维护的时候,必须在前缘安装防护罩,否则有可能把机务人员像切牛排那样一刀两断。这并非夸张,真有好事者用F-104的机翼切过牛排。如此又薄又小的机翼已经不可能容纳起落架舱和内置油箱,所以F-104的起落架和油箱是設计在机身中的。显然,机身油箱容积也有限制,不足以保证长航程飞行。

激进的“火箭”形设计确实给F-104带来了极大的速度优势。“星”的最大速度可以轻松达到2倍声速,垂直爬升速度极快,能够快速占位接敌,先期开火,但一旦实施水平方向的机动,就费劲多了。此外,F-104的最大作战航程只有676千米,这也是美国迅速把F-104推荐给台湾当局的原因。这个航程,深入中国大陆持续作战肯定是没戏,国民党就不要指望它“反攻复国”了。给老美惹祸生事儿?想都别想,门儿都没有。

台湾方面,曾声称在1967年1月13日这天,F-104编队击落过2架解放军空军的歼6(米格-19),“战绩”的拥有者是飞行员胡世霖和石贝波。但是,解放军空军记录,当日空战歼6编队无损失,反倒是3号机飞行员胡寿根击落国民党空军F-104一架。

海峡两岸关于这次战斗过程的表述基本就是罗生门,不过双方都认可的事实是,当日国民党空军F-104编队的4位飞行员萧亚民、胡世霖、杨敬宗、石贝波,只回去了3位,唯缺3号机杨敬宗。台湾方面普遍的说法是,杨敬宗返航时因飞机故障坠海失踪。对照之下,国民党空军F-104“击落”歼6,并没有留下胶片。而解放军歼6击落杨敬宗的F-104,则有照相枪拍下的胶片为证。台湾一些研究者始终认为,解放军用速度较慢的歼6对头打下F-104,是“用标枪打飞机”,能开火的时间太短,7秒都不到,不可能。实际上,歼6针对国民党空军F-104系列飞机的截击训练,从后者1965年窜扰大陆那一刻之后,就开启了。笔者恰巧有次与一位解放军空军老战士聊天,说起这件事。老人没说别的,只说了4个字:“我们练过。”

无独有偶。1965年9月20日,一架美军的F-104被解放军海航4师10团大队长高翔击落于雷州半岛。高翔开了加力之后,利用F-104右转的机会,切半径贴上去开炮,直打到距敌机39米才脱离。

风水轮转。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之后,台湾当局一度很难从美国手里获得新装备,于是大量的二手F-104在上世纪80年代涌入台湾,有西德的,甚至还有日本的。坊间传闻,上世纪90年代,F-104还与解放军的歼8II打过照面,不过双方都高度克制,没有爆发空战。

F-104在台湾一直服役到1998年,直到法制的“幻影”2000服役,才正式退了下来。有人统计,不算在1967年1-13空战中“失踪”的杨敬宗座机,F-104系列飞机在和平时期损失了72架,从1960年落户开始算,38年,平均每年损失1.9架。这个数字确实太高了。

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展出的D-21残骸。

棋子的迷思

如果有读者来北京,可以到著名的军事博物馆看看,那里有一架U-2战略侦察机的残骸。严格来说,这架飞机的残骸是由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曾击落的4架U-2残骸拼接起来的。从1962年9月到1967年9月,5年的时间里,解放军用地空导弹合计击落U-2飞机5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击落该型机最多的国家。近快战法,“全营一杆枪”,高强度电子对抗……这些历史经验,是“臭鼬工厂”U-2飞机魂断中国的最终奥秘。武器再先进,仗终归是人打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人民解放军的“传家宝”。其中详情,资料连篇累牍。《航空知识》也曾在2017年10月刊中有专文介绍,此处不再详述。

说到“臭鼬”与中国的过往,还必须提及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那具D-21无人机残骸。1971年3月20日,这架神秘的D-21坠毁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森林里,其残骸被中方人员收集。而直到21世纪初,美国才有公开资料证实,当年研制这种无人飞机的目的之一,就是侦察中国,包括中国西北部的核基地。

这架D-21编号527,也是目前流落到美国之外的唯一的一架D-21。当年,它经B-52飞机在南海上空空投,经雷州半岛进入中国大陆,因故障坠毁。D-21最初搭载于“臭鼬”另一名作A-12飞机(SR-71的前身,洛马编号M-12)的背上。当A-12飞到3.25倍声速左右的时候,把D-21投放出去,以便让其获得较高的初始速度,晚一些消耗自带的燃料,保证任务航程。但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投放母机3倍声速飞行时,已经产生强大的正向激波,搞不好D-21就会被“弹”回来,砸到母机身上。而现实中,确实因为这个原因摔了母机,出过人命事故。因此,在后期,D-21通常通过B-52这样的大型有人母机空投。但是,B-52连声速都飞不到。为获得初始速度,D-21身下被加装了一个较大的助推火箭,先用火箭加速,再用D-21自身的燃料執行任务,有点后来航天飞机的意思。D-21无人机还无法像现在某些无人机那样实现自主降落。不能自主降落,回收情报就是个问题。一般的做法是,完成设定的航路侦察任务后,D-21在回收地点上空启动爆炸螺栓,弹出设备舱,D-21本机则寿终正寝,任由坠毁。紧接着,设备舱开降落伞,减速。这时会有另一架飞机飞过来,用拖钩把伞钩住,实现回收。一切跟杂技差不多,所以设备舱成功回收的概率并不高。

在先进遥感遥测卫星大规模服役之前,大量的侦察任务是通过有人或无人驾驶飞机来完成的,方法原始、惊险。但这一切拦不住“臭鼬”对中国异乎寻常的兴趣。

就拿U-2来说,美国怕自己的飞行员出事,就让台湾的国民党飞行员执行任务。这场把脑袋掖到裤腰带上的生命大冒险,在21世纪之前甚至没有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式承认过。因为棋子就是棋子,不能问“为什么”,更不能左右自身命运。

其实说起“臭鼬”,SR-71战略侦察机、传说中的SR-72,以及开始装备于中国周边的F-35隐身战斗机,都是热点话题。这不,最近台湾岛内又有引进F-35的说法,触到了某些独派人士的兴奋点。

“臭鼬”奇招并出,新作如雨后春笋,不可谓不优秀。但若用到台海的话,又能怎么样呢?历史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相信一句话——“告诸往而知来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鲜血换来的共识,构成两岸和平的根基。这个根基决不能动摇。

中国人,和为贵。

责任编辑:吴佩新

猜你喜欢

臭鼬战斗机空军
臭鼬的神秘武器
苏-35S战斗机
“臭鼬”不臭造飞机
臭鼬的屁真的很臭吗
空军行动
法国空军
歼-5战斗机
蚋式战斗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空军入闽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