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黯然的法兰西国货

2018-10-10

航空知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多克朗格客舱

这张拍摄于1948/49年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的照片上有一架罕见的4发客机。也许大多数人都叫不上它的名字,但机身上法国航空“带翼海马”LOGO以及其独特的造型,或多或少透露出它地道法国国货的身份。这架飞机是法国东南航空制造厂(SNCASE)的SE.161“朗格多克”(Lanauedoc)客机。“朗格多克”并不是战后新产品,它原本是战前马塞尔·布洛赫根据1936年阿非利加航空公司提出的非洲航线需求研制的,当时称作布洛赫MB.161。研制工作1937年开始,原型机1939年首飞,但直到法国沦陷,试飞工作也没能完成。法国投降后,维希法国政府在1941年12月决定恢复研发工作并发出了20架订单,但破败凋敝的工厂根本不具备开工能力。由于盟军1944年对法国境内工厂企业的轰炸,该项计划只能放弃。

法国解放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法国临时政府立即批准恢复生产,这次飞机更名为SE.161。作为航空产业发祥地的法国,此时急迫地希望能用国货占领原本十分兴盛的欧洲航运市场,要知道在二战爆发前,法国航空可是欧洲肮空运输业的标签级企业。20世纪30年代中期DC-2和DC-3等堪称商业成功典范的美国飞机“入侵”欧洲航运市场,法國航空产业原本蓄势待发,准备和美国产品一较高下,可惜一场大战让法国航空工业“一夜回到解放前”。此时国家解放,纵然百业凋敝,法国政府也希望能重整航空产业江山。

1945年8月25日,首架生产型“朗格多克”首飞成功,法国空军很快发来了40架初始订单。“朗格多克”拥有上世纪30年代典型客机的所有特征,它是一种全金属4发悬臂下单翼客机,双垂尾设计,5人制机组(飞行员、副驾驶/领航员、无线电操作员、飞行机械师和乘务员),客舱标准客容为33人,设置头等舱时为24人,高密度布局可提升至44人。动力系统为4台1020马力(760千瓦)土地神“罗纳”14N 44/45星形活塞发动机。

1946年5月,“朗格多克”投入法国航空公司执飞从巴黎到阿尔及尔航线。但是仅坚持到10月就宣布停飞:飞机的起落架和发动机总是出问题,冬季出勤率很低,飞行安全性不好。1947年在换上了美制普惠R-1830发动机,安装了除冰设备、中程无线电系统和客舱加温设备后,“朗格多克”才算又恢复了运营,名称也就此变成S E.161.P7。

如此修补方才勉强堪用的“朗格多克”,最终在1952年终于顶不住市场压力,开始让位于美制道格拉斯DC-4。而早在3年前的7月27日,划时代的英国“彗星”喷气式客机首飞,不到一年后的1953年,载客量可达95人且更为现代舒适的道格拉斯DC-7首飞,“朗格多克”的市场竞争力彻底丧失。

“朗格多克”总产量为100架,除了法国航空公司,其他用户还包括法国空军和海军。在美英等航空强国挤压下,“朗格多克”的出口业绩也极为糟糕,唯一值得一提的国外用户是波兰LOT航空公司(5架)。实际上,在法航运营“朗格多克”时期,就有不少法国乘客拒绝乘坐该机,倒不是法兰西民族不愿意支持国货,且不说飞机本身可靠性差,单就那无加温、高噪声的客舱环境就不是一般人消受得了的。

猜你喜欢

多克朗格客舱
国内主流机型客舱声品质表现分析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民用飞机客舱干燥系统的性能分析
越狱王如何变身侦探鼻祖
越狱王如何变身侦探鼻祖
药物联合多克自热炎痛贴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疗效观察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
梅多克:无与伦比的美丽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