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肿瘤患者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的应用

2018-10-09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6期
关键词:导管领域化疗

杨 俊, 段 恒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化疗过程中需要通过外周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等方法将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化疗通路,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进入后使其顶端处于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的一种导管置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置留时间长等优点[2]。但由于化疗药物刺激和导管阻塞等原因会引发相关并发症,研究[3-4]表明,提高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院对136例行PICC术肿瘤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发现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维护能力,对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136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PICC置管术且均无血管外伤史、静脉血栓史、穿刺部位感染等置管禁忌证。排除血管畸形、纵隔肿物压迫、全身性感染及神智不清、无法正常表达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 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63.4±6.7)岁; 胃肠道肿瘤22例,呼吸道肿瘤18例,血液系统肿瘤18例,其他肿瘤10例; 置管时间7~119 d, 平均置管时间(67.4±6.3) d; 置管位置: 贵要静脉置管49例,肘正中静脉置管15例,头静脉置管4例。对照组68例,男36例,女32例; 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62.9±6.5)岁; 胃肠道肿瘤24例,呼吸道肿瘤18例,血液系统肿瘤14例,其他肿瘤12例; 置管时间3~122 d, 平均置管时间(68.0±7.1) d; 置管位置: 贵要静脉置管47例,肘正中静脉置管18例,头静脉置管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置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置管方法: 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利用塞丁格技术,选择肘窝上3 cm以上部位置入巴德4F三向瓣膜导管。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90 °, 首选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其次选择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对穿刺点皮肤进行消毒后,使用带有可撕裂鞘的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注意动作要稳、缓、轻,待见回血后,将穿刺针和可撕裂鞘一起缓慢送入血管,将管鞘固定后拔出穿刺针。导管达到预定长度后停止插入,握住管鞘侧翼将其完全撕开并拔出导丝。使用无菌注射器回抽,见回血以确保导管在静脉内。安装肝素帽,正压封管,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用胶布固定。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置管前沟通、常规导管维护、导管认知教育、置管期间注意事项,常规饮食指导及护理方法等。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由1名护士长、2名置管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小组,采取一对一方式,置管前向患者讲解PICC目的、优点、操作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置管同意书。置管前嘱患者多饮用温开水以使血管充盈,置管后开展常规导管维护,嘱患者24 h内避免穿刺侧手臂活动,取仰卧位时避免压迫侧管上肢并及时冲管。局部外涂喜辽妥,嘱患者发现辅料污染或松脱时立即更换。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通过讲座、微信平台交流、宣传手册等多种方法向患者介绍疾病及PICC相关知识。出院后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内容涵盖功能训练指导、导管维护指导、饮食指导和心理指导等方面。同时指导家属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监督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建立全程护理微信群,定期在群内发送健康知识链接,并引导PICC患者群内交流。

1.3 评价指标

自我维护能力: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5](ESCA)对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自我维护能力越好。生活质量: 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6](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包括30个条目、15个领域,5个功能领域、3个症状领域、6个单项领域和1个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和单项领域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置管后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置管后1个月内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部位感染、血流感染、血栓形成、静脉炎等,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导管阻塞、破损、滑落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自我维护能力对比

护理干预前, 2组患者ESCA评分在自我护理能力、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2组患者4个维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ESCA量表得分情况对比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护理干预前, 2组患者在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单项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4个维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2组患者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的评分均显著提高,症状领域和单项领域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和单项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置管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2.9%(2/68),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3/68);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12/68),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7%(10/68), 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肿瘤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死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随着现代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但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7-11]。化疗是通过静脉将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外周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是目前常用方法。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化疗疗程一般较长,极易发生药液渗漏、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致皮肤组织坏死,这也是肿瘤患者无法坚持化疗,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12-14]。留置静脉导管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 PICC导管柔软性高于传统导管,且能够在体内置留1年,能够有效减轻肿瘤患者痛苦,同时还能有效减轻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毒性,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但由于化疗药物刺激和导管阻塞等原因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相关研究[15-17]表明,提高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而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是提高肿瘤患者自我维护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

本研究中,护理小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在自我维护能力、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全程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在提高肿瘤患者自我维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18-20]报道一致。全程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病情及PICC置管术的认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治疗效果能产生积极的影响[21-25]。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PICC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导管领域化疗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