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教学范畴,完善教学方式
——谈初中数学课外练习设计

2018-10-09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基础知识题目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常 青

数学课后练习针对一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教师针对性地设计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数学学习方法是通过练习来获得的,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课堂上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学得比较好的,学得不好的地方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查漏补缺。课后练习题也有利于学生巩固,如果一节课老师讲解的内容过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就没有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课后练习很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时间不够,学生课下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巩固。教师也有时间将作业收上来,批改后,针对学生不足进一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成绩。

一、夯实教学基础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想要很好地运用课后练习的作用,就必须要求学生对教学的基础内容掌握好,夯实基础知识,利用练习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准确,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运算能力有较大的帮助。而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都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配有不同的练习,有基础题,也有提高题,基础题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题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综合运用,目的也很明显,巩固本章节学习的内容。

但是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可能完全适应学生的要求,有时候也会与老师的教学内容不符。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根据学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针对性练习。有的地方学生掌握薄弱,教师就应该多设计一些相同类型的题目。如已知x>2,x>a的解集是x>3,求a的取值范围。这样的题目,学生会漏掉特殊值3,错误率较高,教师就应该仿此设计一组这样的题目,学生就会熟练地掌握这些题目的做法。通过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一方面,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相关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第一,连贯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从连贯性出发,各个知识点要相互勾连,相互交叉,及时巩固学习过的知识点。比如从一元一次方程到一元二次方程,再到二元二次方程,几何中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知识联系密切,不可割裂。教师可以在设计这些题目的时候构建一个整体的框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既可以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内容,又可以对新学的课堂内容加以理解,这样的训练效果更为理想。第二,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联系有利于更深入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达到掌握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的要求,这相比简单的课后练习难度更大,对于知识掌握比较牢靠的学生来说,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激发深度学习的热情。比如在设计“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的应用”的练习时,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的散发性,灵活处理,锻炼学生思维。第三,延展性原则。作业的设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这对于学生没有多大的挑战性,教师应该融入开放性因素,对问题进行延展。比如可以在问题的设计中融入一定课堂内容,要求学生预习后面的内容,再在习题中适当地融入下一节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为新课堂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达到练习目的。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数学课后练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式 a(b+c)=ab+ac 的基础上,教师又出示了一些较复杂的练习题:

练习题尽量做到由简单向复杂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打好基础之后,再完成相对比较难的题目,这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就可以更好地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后面复杂的题目。运用这样的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课后练习的水平,课后练习也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上课思路。初中教材课后的练习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练习,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学生设计高质量、满足学生要求的练习题。同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转变观念,构建整体的教学体系,将所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从整体上为学生设计练习题,避免题目枯燥、单一、乏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享乐中学习数学,强化数学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基础知识题目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追根求源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