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颌骨成釉细胞纤维牙瘤1例

2018-10-08沈显军通讯作者童永青汪鹏施更生郑海红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成釉细胞牙源上颌骨

沈显军(通讯作者) 童永青 汪鹏 施更生 郑海红

(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科 浙江 台州 317000)

成釉细胞纤维牙瘤(ameloblastic fibroodontoma,AFO)是一种良性混合性牙源性肿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有研究报道AFO占牙源性肿瘤的2%[1],目前我科收治了一例成釉细胞纤维牙瘤,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0岁,因右上前牙区牙齿萌出异常半年余入院。患者半年前于当地诊所拔除51牙后,11牙一直未见萌出,局部无肿痛不适,曾至当地医院摄全景片检查,考虑含牙囊肿,现来我院诊治。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面型对称,恒牙列,11牙未萌,其唇侧稍有膨隆,表面黏膜完整,稍有压痛,12、21、22牙已萌出,12~21牙间隙宽约5mm。CBCT示:上前牙区颌骨内可见一单囊性骨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周围有骨硬化边缘包绕,右上中切牙萌出受阻(图1)。临床初步诊断:右上颌骨含牙囊肿。入院完善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后,在全麻下行上颌骨良性病变切除术及11牙外科正畸导萌手术,上前牙区角形切口翻瓣,见11牙位唇侧稍有膨隆,表面光滑,去除表面薄层骨壁后,见内有一实质性肿物,呈白色,界清,完整摘除后送术中冰冻检查提示上颌骨牙源性纤维瘤。另见肿物下方为11牙,冠周有完整牙囊组织包绕,去除牙囊后,清洁隔湿11牙唇面,酸蚀30s,冲洗吹干至白垩色,涂布粘结剂,将正畸托槽及牵引钢丝粘于11牙面,检查无松动后,间断缝合牙龈切口。术后病理检查示:(上颌骨肿物)约2.3cm×2.0cm×0.7cm大小,包膜完整,实性,剖面呈灰白色(图2),镜下见短梭形细胞片状增生,伴粘液样基质,疏密教一致,散在成釉细胞巢,部分区见牙本质及牙釉质样结构(图3),病理诊断: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图1 CBCT示11牙埋伏阻生,冠周可见低密度影包绕,未见明显高密度阻射影。

图3 (HE:50)见成釉细胞巢及牙本质,牙釉质样结构

2.讨论

成釉细胞纤维牙瘤(AFO)是少见、良性、非侵袭性生长的肿瘤,是一类具有成釉细胞纤维瘤(ameloblastic fibroma,AF)的组织学特征,同时出现牙本质和釉质成分的肿瘤,故WHO将其归类为良性牙源性混合肿瘤[2]。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性别差异不大,上下颌骨均可发生。AFO通常无临床症状,可因牙齿萌出障碍而被发现,X线影像表现为一个边界清楚的单房或多房透射影,由于矿化程度的不同,可伴不同程度的阻射影,并只有少数是透亮,有研究报道绝大部分的病变与未萌牙齿相关[3]。当AFO的X线表现为透亮阻射影时,与其他牙源性肿瘤相似,如牙源性腺样瘤、未完全形成的混合性牙瘤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等;AFO表现为囊性透亮影时,易于牙源性颌骨囊肿相混淆。本病例患者年龄较小,临床初步诊断为含牙囊肿,但术中发现为实性肿瘤,术中冰冻提示牙源性纤维瘤,最后病理确诊为成釉细胞纤维牙瘤,说明该肿瘤极易误诊为牙源性囊肿或牙源性肿瘤。

由于AFO是一种良性、非侵袭性生长的肿瘤,其恶变可能性低,治疗上可以选择边界在正常颌骨中的保守性摘除,一般不易复发。近年来有报道AFO在首次手术之后由于手术不彻底导致肿瘤复发[4],有学者认为与术中牙胚的保留有关,并建议术中摘除病变累及的牙胚以免复发[5]。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在AFO摘除过程中,如果牙胚不影响肿瘤摘除,可以考虑保留牙胚。本例患者采用了彻底的手术刮除,并发现其与下方的中切牙有牙囊隔离,阻碍了中切牙的萌出。术后随访过程中创腔愈合良好,正畸牵引过程顺利。

猜你喜欢

成釉细胞牙源上颌骨
犬猫牙源性肿瘤的回顾性病理学分析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成釉细胞瘤诊断及治疗的考量
周边型牙源性纤维瘤21例临床病理回顾
骨桥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2017 年WHO 成釉细胞瘤新分类的逻辑性与临床指导意义
老年牙源性口腔炎的治疗及预防保健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