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疆喀什地区棉花生产发展的思考

2018-10-08艾尼瓦尔阿不都拉张鹏忠郭峰娄善伟

中国棉花 2018年9期
关键词:植棉棉农籽棉

艾尼瓦尔·阿不都拉,张鹏忠,郭峰,娄善伟*

(1.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吐鲁番838000;2.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91)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原棉生产基地,多年来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均位居全国首位[1-2]。2017年,植棉面积达到196.31万hm2,占全国的60.8%,总产量408.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4%[3-4]。但不同地区种植水平差异较大,北疆植棉区发展迅速,新技术应用很快,南疆传统植棉区发展缓慢;同时棉农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5-6]。本文通过新疆农业科学院组织的调研活动,分析了不同区域棉农的构成情况,针对棉花产业发展形势,提出了喀什地区棉花生产发展的思路。

1 调研方式与过程

2017年8月,在麦盖提县、尉犁县、沙湾县、阿瓦提县、莎车县5个重点植棉县,在当地县政府、信访办、农业局等的协助下进行调研,由乡、村干部配合带领入户走访和进行合作社专访等形式收集数据。涉及乡镇9个,重点村11个,专业合作社10个,收集材料20余份,数据2 400多个。

通过2017年新疆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喀什地区疏勒县与结亲户及驻村干部进行现场交流走访,发现该区基本农户的植棉水平低,管理分散、粗放,技术不到位,生产效率和植棉效益低下。

2 数据整理

整理收集的材料,去除了非典型植棉区的牧业村、调查户不足10户的村。南疆以麦盖提县和尉犁县为代表,选取了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吐曼塔勒村、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和尉犁的兴平乡园艺村、巴西阿瓦村;北疆以沙湾县为代表,选取了大泉乡烧坊庄子村、金沟河镇宋圣宫村。每村各选取代表性农户10~12户调研,对棉农的植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合作社共选取了5家,分别为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惠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尉犁县金农棉花农民合作社、沙湾县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沙湾县宏基农业合作社。

3 数据分析

3.1 棉农基本情况

从棉农的年龄结构看,3个县略有不同,平均年龄以麦盖提县棉农最为年轻,平均40.7岁,30~40岁比例最高,占41.7%;其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占70%以上。尉犁县植棉户平均年龄最高,为48.2岁,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50~60岁比例占38.1%。沙湾县棉农平均年龄45.7,以40~50岁为主,占58.3%,50~60岁占25%,30~40岁仅占4.1%。麦盖提县植棉年轻人较多,而尉犁县、沙湾县则以中老年人植棉较多(表1)。

对棉农的学历构成进行分析发现(表2),3个县植棉户大多为初中文化水平。麦盖提县棉农高学历人员缺少,无高中、大专学历,以初中、小学学历为主,初中学历占58.3%;尉犁县以初中为主占47.6,小学和高中分别占33.3%和20.1%;沙湾县学历分布最广,有个别文盲和大专学历,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初中学历占62.5%,高中占20.8%。说明目前棉农学历构成以初中为主,麦盖提县高学历植棉人员缺乏,不利于植棉知识的推广和技术的提高,而尉犁县和沙湾县利于培训为职业农民。

表1 不同年龄段棉农占例

表2 棉农学历情况

3.2 种植规模

对麦盖提县、尉犁县、沙湾县棉农的棉花种植面积进行分析发现(表3),麦盖提县棉农植棉规模最小,平均为 1.85 hm2,最大面积 2.67 hm2;平均流转土地面积0.55 hm2。尉犁县棉农平均种植面积为4.90 hm2,单户种植面积最大差距达13.33 hm2以上,以自有承包地为主;沙湾县棉农平均种植面积为4.26 hm2,差距最大在6.67 hm2,且棉农土地大规模进入合作社集中管理为主,只有少量土地个人管理,规模很小,以自留地和承包地为主。麦盖提县棉农土地分配比较平均,多为1.33 hm2左右,而尉犁县存在植棉大户,沙湾县棉农土地承包和入合作社集中管理较多。

表3 棉农植棉面积情况hm2

3.3 产量水平

产量水平受区域和管理技术水平影响,3个县存在一定差异(表4)。麦盖提县667m2平均产籽棉267.8 kg,最高可达 344 kg,而最低仅为 150 kg,且低产棉田较多,致使调查户平均单产不足300 kg;尉犁县667m2平均产籽棉353.2 kg,是3个县中产量最高的,其中最高产量为433 kg,单产300 kg以上棉田所占比例较高,总体水平较高,但个别农户出现单产194 kg的极低产量;沙湾县农户667m2平均产籽棉328.2 kg,最高产量430 kg,最低产量300 kg,总体水平比较平均,基本上在330 kg左右,主要是因为参加了合作社统一管理,集中种植和收获。麦盖提县平均单产不足300 kg,具有产量提升空间。尉犁县条件优越,单产高,易出现高产田。沙湾县合作社进程快,产量稳定。

表4 667m2籽棉产量情况kg

3.4 合作社植棉情况

由表5可知,麦盖提县合作社规模相对较小,入社人数也相对较少,在100人左右,人均入社土地面积约1.33 hm2,以小农户入社为主,667m2平均产籽棉317 kg,单产在3个县中最低;尉犁的合作社土地规模比较大,都在666.67 hm2以上,人均入社土地面积28.53 hm2,但合作社人员数差异较大,统一性差,667m2平均产籽棉426 kg,除了管理水平较高外,优越的地理环境具有很大的优势;沙湾县合作社面积适中,人数较多,人均入社土地面积约6.67 hm2,基本上以农户入社为主,667m2平均产籽棉360.9 kg,产量稳定,水平较高。

麦盖提县合作社规模相对较小,有待进一步发展;尉犁的合作社土地规模比较大,环境具有优势,但规范化有待提高;沙湾县调查中合作社发展最快,管理水平较好,运作完善。

表5 3个县县农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3.5 植棉农户与合作社植棉产量差异

对普通农户和合作社植棉产量进行分析发现,麦盖提县植棉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尤其是普通农户植棉水平落后,667m2平均籽棉产量比合作社少50 kg左右,因此规模化生产能够带来产量的提升;同时麦盖提县农业合作社与其他县的农业合作社相比,棉花产量还有上升空间,植棉水平也有待提高,以便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尉犁县农业合作社明显提高了单产水平,充分发挥了地理位置优势,整体管理水平应该较高;而沙湾县农民普遍参与了合作社运营管理,所以农户与合作社之间产量差别不大,但整体上,沙湾县合作社起步较早,管理成熟,模式规范。

4 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显著提升植棉效益的成熟经验

库木西力克乡棉花种植以各家各户为主,模式多样,有一膜2行和4行,株距10~20 cm,棉田管理粗放,棉花常高低不等,大小不均,采收期长。2017年,驻村工作队和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在该区实施技术指导与服务,显著提升了棉花产量水平,667m2平均籽棉增加100 kg,增产30%。按集中管理的方式,统一种植模式,规范株行距,从苗期开始进行技术辅导,实地观察长势。根据长势按小组采取管理措施,每个小组棉田的管理和采取的措施统一规范,并协调喷药机械,按条田调配药物和肥料,按长势要求喷施缩节胺,全方位,高覆盖地进行技术培训;并开展了农作物除草、农家肥腐熟等技术讲座和施肥、打顶、整形的现场指导,增强了农户棉花管理能力,加强棉花整体度和结铃性,通过集中规范管理,实现了植棉效益的提升。

5 提高基本农户棉花产量水平和植棉效益的建议

通过对一系列入户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单靠农户自己的管理模式很难提高植棉效益,只有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发挥技术优势,才能更好地提升植棉效益,建议推动以下几种集中管理模式。

5.1 政府为主导模式,实现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政府为主导,加快社会化进程,鼓励农户联合和大户联合创办合作社,吸引外来社企发展合作社和联合社,并为其提供有利条件和协助土地转化。根据区域及市场需求,通过合作社,实现统一主栽品种,减少品种多乱杂现象,提高优质品种种植比例;加强品质要求,强化种、收统一管理,逐步向优质优价发展,与市场需求接轨;减少模式的多样化,主导采用机械采收种植模式,实现管理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5.1.1 合作社模式。采取目前沙湾、尉犁等县的合作社模式,农民将土地作为股份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集中管理,协调经营,农民可以作为雇佣工人参与田间管理,合作社提供统一的种子、化肥、农机作业、采收、销售等服务,年底扣除经营成本等,所有收入按股份分红给棉农。

5.1.2 代管模式。采取麦盖提县的统一机械化,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或者其他专业化服务模式,通过规范的统一管理和机械化运作,对农户田块进行代管,采用集中管理和服务模式。农户可将土地托管给这些专业化服务社或者团场连片管理,统一农机化服务或者从种到收全过程服务,按照单位面积收取服务费,所得收成全部归农户所有。这样农户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而从事其他经营活动;而合作社利用规模化和机械化优势,统一采购农资降低成本,利用先进技术措施提高产量,实现了双赢。

5.2 以科技支撑为带动,打造技术样板田

以科技带动植棉生产,通过科技项目,在区域打造高产高效样板田。利用试验研究,选择区域适宜的品种,打造精量播种、测土配方、合理水肥、理想株型塑造等技术支撑的高产高效样板田,引领带动周边植棉技术的提升,实现技术辐射,提高区域整体植棉水平。

5.2.1 集中管理,分散经营。采取统一集中管理和服务模式,或者引入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提供专项的服务。例如集中整地、精量施肥、打药等,农户自主提供生产资料和对收获的棉花自主处理,经营形式相对松散,既不妨碍农户对棉花投入的自主性,也可以实现一部分的集中化,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收益的增加。

5.2.2 集中种植,分散管理。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土地不好统一管理的地区,或者土地面积较大、便于集中耕作的土地,可以采取部分集中管理的措施。通过集中种植、分散管理的方式,把土地进行集中机械化耕作、播种等,以便于统一操作和管理,或者引进专业化农业服务队伍,针对特定管理内容,进行协助管理,后期农户可对自己地块进行自行管理。

猜你喜欢

植棉棉农籽棉
新型籽棉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原理
2021 年度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籽棉收购相关数据分析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棉农
在改革中绽放青春
——记鹏远棉业公司棉检员杜军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籽棉烘干系统在棉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