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火装置装配工艺安全优化研究

2018-09-29唐宏刘玉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6期
关键词:点火装置装配安全

唐宏 刘玉

摘 要:通过对点火装置现有装配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从危险工序着手,利用设备优化、人员防护、動作优化开展工艺安全性优化,合理使用工装、设备和防护设施,使点火装置生产从工艺方法上保证安全,从而提高点火装置装配安全性和装配效率,使其适应批生产要求。

关键词:点火装置;装配;工艺;安全;优化

中图分类号:TQ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6-0074-01

对于火工品装配而言,“安全第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点火装置装配属于火工品手工操作,装配过程中存在燃烧、爆炸等危险因素,直接关系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属于危险作业。工艺设计过程中,必须从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考虑生产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点火装置装配工艺特点,从安全方面进行动作优化,减少操作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时间,进一步提升产品工艺安全性。

1 产品结构及主要工艺方法

点火装置主要由点火器、引燃药盒、绝热顶盖、发火元件四大部分组成,靠螺纹连接,其中点火器、引燃药盒装配过程中含有火工品。

点火装置装配属于火工品手工操作,主要工艺方法有堵膜制作、堵膜粘接、涂清漆、气密检漏、点火药烘制、装药、总装等,均以单件小批量生产为主。工艺程序图见图1,其中烘药及点火器装药工序以后的所有操作均含有火工品。

2 安全性分析与动作优化

2.1 安全性分析

通过对点火装置工艺过程进行安全性分析,烘药工序之前均为非火工品操作,烘药工序之后,产品装入点火药,属于火工品操作,尤其是烘药、装药工序直接和点火药接触,危险性较大。所以重点对烘药、装药工序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使操作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时间缩短。

2.2 烘药工序优化

烘药工序主要操作内容是将点火药外包装剥掉,将点火药放入烘箱进行烘制。主要危险因素来自于点火药自身及烘箱,一旦烘箱温控设施失控,将引起点火药燃烧、爆炸,因而产生安全事故。通过对烘药工序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从烘药设备进行优化。主要有:

(1)采用安全型水烘箱。在设备选型时,选用水浴型安全烘箱,即使烘箱温度失控,不会超过100度,不会达到点火药的燃点,确保烘药本质安全。(2)采用远程控制烘箱。为了将安全事故时受伤害的人员数量降到最低,选择远程控制烘箱,工作人员只在点火药放入和取出时在设备跟前操作,其余时间均在远程控制间进行监控,大幅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的工作时间,确保人员安全。(3)采用温度上限报警装置。为了烘箱温度受控,采用上限温度报警系统,一旦温度达到上限,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并停止加热,确保烘箱温度受控。(4)每次设定烘药数量上限。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危害,每次规定烘药量上限,将烘药带来的危险能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防止事故的扩大。

2.3 装药工序优化

点火器装药工序传统方法采用竹镊子将数十块点火药(以十块药为例)、4块垫圈逐个装入点火器壳体,生产效率低下。主要危险因素来自于每块点火药装入点火器壳体因摩擦而产生点火药燃烧、爆炸,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通过人员防护、动作优化等进行优化,主要有:

(1)人员防护优化。通过设计防护挡板,将操作人员身体主要部位进行防护,只留出手和胳膊暴露在外面,通过防爆玻璃和钢板组合,既保证防护挡板操作时的可视性,又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即使发生安全事故,操作人员身体主要部位均受到防爆玻璃和钢板的防护,人身生命安全有保证。(2)装药动作优化。通过对装药方法和使用工具进行改进,将数十块点火药和垫圈一次放到工装上,将点火器壳体从上往下套入点火药,利用工装一次将数十块点火药和垫圈装入点火器壳体,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使装药动作由42个减少到17个,使装药生产效率提高近3倍,见表1。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时间由11.2min缩短到3.9min,大幅提高装药的安全性。

3 结语

通过对点火装置装配工艺进行分析,从烘药、装药两个最危险工序着手,从设备优化、人员防护、动作优化几方面开展工艺安全性优化,合理使用工装、设备和防护设施,不仅使点火装置生产从工艺方法上保证安全,连续几十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秀伦.现代工艺管理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秦现生.工业工程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点火装置装配安全
等离子点火装置的原理及应用
关于汽车发动机中点火线圈制造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电子装配技能操作中的技巧运用
天钢一次除尘三管放散塔点火装置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