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湖

2018-09-29叶梓

伊犁河 2018年3期
关键词:原乡艺术馆园艺

叶梓

临湖,听听这名字,眼前就会出现一片波光澄澈的湖。

天底下湖多,临湖的地方自然也多。我的散文家朋友项丽敏,写过一本《临湖:太平湖摄手记》。从书名即可判断,她写作和拍摄的就是太平湖一带的风物。太平湖在黄山脚下,我去过一次。项丽敏在这本书里所呈现的就是太平湖畔的日常生活与唯美发现。而我现在写下的临湖,是吴中的临湖——这个湖是赫赫有名的太湖。临湖作为一个镇而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约略有十年多吧,它是2006年由原本的渡村镇和浦庄镇合并而成的小镇。渡村和浦庄,之前都是独立的镇级建制,两者合二为一,遂成临湖。

倘若从一张太湖的地图来观察临湖的话,它东西两面都临太湖,如同镶嵌在环太湖带上的一颗珍珠。

1

初识临湖,是在一家农家乐吃到了烤全羊。

我南迁以后,吃不到上好的羊肉一直是萦绕我心头的憾事。好像是2015年的秋天,朋友带我去吃饭,地点就是临湖的一家农家乐——店名已经忘了,但吃的烤全羊一直记着。烤全羊本来是北方物事,但在临湖这样的地方吃到了,而且场面壮观,味道精美,让我一下子对临湖生出不少好感。

后来,我才知道,我吃的烤全羊,是湖羊,从东山一带运来的。

如果说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美好记忆,那么,作为一座小镇,2016年江苏省园博会在临湖的成功举办,让临湖的美名一下子名扬天下了。旨在充分展现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成果的园博会,是江苏省的一件大事,自1999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2016年临湖举办的第九届,可谓最出彩的一届。太湖水的灵秀、滨湖湿地的野趣、乡村田园的质朴、地域文化的活力以及现代园林园艺,让每一位观光客看到了“绿满江苏”的足跡以及临湖人对园林的深情守望。

作为一个新苏州人,我就是在园博会期间,抵达了临湖小镇的精神地带。

2

现在的临湖,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原乡园艺。

尽管依托原乡与园艺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是属于政府层面的规划,但一座小镇能在流水线异常繁忙的工业文明时代另辟蹊径,拥有这样的梦想,也是令人欢喜的——不得不承认,我偏爱原乡与园艺这两个词。

先说原乡。

原乡,实际上要上溯到一个宗族。或者说,原乡更多的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因此,于个体而言,家乡是成长过的地方,故乡是宗族留下来的痕迹,而原乡,就是顺着家乡、故乡的脉络,找到自己的根脉。相较之下,园艺是一个更加博杂的词。园者,《辞源》中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园,而艺呢,《论语》里说到,“学问技术皆谓之艺”,由此可见,栽植蔬果花木之技艺,谓之园艺。园艺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考古发掘材料表明,旧石器时代已开始栽培棕枣、无花果、油橄榄、葡萄和洋葱。它们的出现,带着最初园林的意味。园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早在古代就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园治》还是《长物志》,都是古代中国的园艺之书。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化城乡的发展,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地面空间逐渐减少,如何利用城镇居民房前屋后以及屋顶、室内、窗台、阳台、围墙等零星空间或区域,配合城市建设、美化庭院以及加速绿化,园艺才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

古老的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熠熠生辉的国度,因此,原乡和园艺之间,肯定存在着一条秘密的通道。

临湖,就是试图发现这条秘密通道的小镇。

有一年,我读日本的室生犀生写的《造园的人》,真心羡慕那里面的生活,安静淡定,从容不迫,甚至后悔自己当年读大学时却没有选择园艺专业。读那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在临湖做一个造园的人,不求闻达,岁月安好,亦是一桩美事。

3

临湖,居住着一个女作家——叶弥。

第一次见叶弥,我和她竟然一句话也没讲,想来真是遗憾。那是2016年的初夏,作为苏州市作协推选的代表,我和一干朋友去南京参加江苏省作协第五次青年创作会议。作为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市副主席的叶弥,是我们的领队。我们同乘一辆大巴,她坐在第一排,我和苏野、臧北等一干朋友却在最后一排海聊诗坛八卦。

2014年,叶弥的短篇小说《香炉山》获得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这篇小说就是她在临湖写的。

她为什么弃姑苏繁华而偏居临湖呢?《苏州日报》上曾刊发过一篇访谈,她如此坦言:

我先决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修养,好好思考,看自己在这样的时代里到底怎么做,想给自己什么,给别人什么。为了找这个安静的地方,我先后看了许多房子。找到临湖镇这处房产的时候,我看到这边地处集镇和乡村接合部,虽然杂草丛生,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稻田和白鹭,感觉特别好,就选定了这里。2008年住过来后,我把院子修整了一下,清除杂草,下地种菜,如今院子里全部种上了蔬菜花卉,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好。这样我就又下笔了。在这个地方住了6年半,我写的作品几乎占了自己所有作品的三分之一,获鲁奖的《香炉山》也是在这里创作的。

“这个地方”,就是叶弥的临湖小院。

诗书画皆擅长的江南才子车前子,不知现在经常来不来临湖小住——几年前,我在他的一本随笔里读到了他已经在临湖置业的信息。或许,一座小镇不会因为诗人与作家的存在而改变什么,但他们的存在,终将会在多年之后成为一处文化地标。

这,只是需要时间的慢慢沉淀。

4

西北有高楼。

临湖有嘉木。

西北的高楼,顶着落日的余辉,在一派苍茫里抵达暮色;临湖的嘉木,因为临近一面湖而拥有水的灵动,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具备万物生长的秉赋。况且,这临湖临的是太湖,中国南方的一面浩渺大湖。临湖,苏州吴中的一个镇,嘉木呢,是一家艺术馆的名字,一家收藏、制作与展示红木家具的艺术馆。

这名字取得好!

好在有江南烟雨气。尽管《茶经》的起首之句“茶者,南方之嘉木”让人们对“嘉木”一词耳熟能详,但最早应该溯源到汉代张衡的《西京赋》:“嘉木树庭,芳草如积”。庭院里嘉木林立,一派葱郁的模样是何等美好。而一家以家具为载体的艺术馆亦取这样一个名字,既符合事物的肌理,又有了朴实无华、温润如玉的绵绵气息,可谓出奇制胜矣。

嘉木艺术馆,在临湖的一条小巷深处,低调且不张扬,一如馆主傅生林低调为人的作风。我和他的初见,是在旺山脚下的餐桌上。那天,高谈阔论的席问他一直寡言,且不善酒。但他做事却出奇地认真。屈指一算,年逾知天命之年的他,有三十年的时间跟红木家具打交道。起初,只是因为喜欢而收藏,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他从明式家具里体悟到器物之大美——或许,正是这种美的召唤,他最后投身于明式家具的设计和生产中,这也恰好印证了“藏而优则匠”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他讲起这些年的收藏故事,如数家珍,宛似说起家务事,又像是一个人追忆逝水年华。是的,嘉木艺术馆的一木一纹,虽然是静止的,却又像漫长时光的一个小小切片,镌刻着江南日常生活的缕缕痕迹,既见证了旧时风雅,又承载了时代的风云际会。如果说嘉木艺术馆的收藏是一个人的“玩物丧志”以及对旧时光的遥遥致敬,那么,傅生林的设计与制作,就是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见解在秉承传统工艺美学基础上的一次推陈出新。

有一次,他在拙政园偶遇一件八角桌,颇为心动。然而回家后打草稿时又觉对其细节缺少足够的把握,于是,他拿了千分尺复去拙政园丈量数据。拙政园的这张八角桌没有凳子,傅生林依据对桌子的独特理解,设计了一组,配在一起,仿若绝配。在嘉木艺术馆,我见到了这组作品,轻简又不失大气,而且于八角里深藏着圆润与素雅,从中可以窥见南方日常生活的精致与灵动。

明式家具是一个庞大繁华的体系,我对它的认知几乎全部来自王世襄的《锦灰堆》。在我看来,明式家具所折射出的审美与美学,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嘉木艺术馆就是将这种美学精神落到实处的一个地方。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每件家具都能得到书画的无限滋养——这也是傅生林的过人之处。华人德的字、张继馨的画,跟这些老家具搭配得天衣无缝,让每件家具获得了更大的生活空间,或者说,书画艺术让这些老家具得到了一次新生。

我甚至认为,嘉木艺术馆就是一处木头与书画秘密交谈的会所!

这是我走出嘉木艺术馆时冒出来的一个奇怪想法。这样的想法,也许会止于丁酉年暮春的一场风。但嘉木艺术馆的另一个震撼之处,是一面墙——准确地讲,是一面工具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类小型木工器械——我惊讶于傅生林能够有这样的不凡创意。这些刨子、钻子集合在一起,就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一条秘密的河流——如果逆流而上的话,既望得到手艺的粼粼波光,又能溯回到吴文化的人文渊薮。

临湖有嘉木。

浦沙路500号的嘉木艺术馆低眉于临湖一隅,如梦似花,让人顿生空明,让临湖小镇有了别样的清雅以及生命的律动。

5

临湖。

临着一面湖,缓慢度过余生,这应该是理想中的晚年模样。德国作家黑塞在堤契诺生活了好几年,写下了无数美妙的文字,他甚至在這里开始学习水彩画,画下了一个诗人的所见。我手头有一本《堤契诺之歌》,就是这些诗、散文与绘画的结集。它也是我的床头书之一。常常在闲翻的时候,我就想,临湖离我这么近,而这样的生活却又离我那么遥远。

猜你喜欢

原乡艺术馆园艺
瞭仓艺术馆:工业料仓变身艺术空间
原乡人·漂泊者·白面具
原乡组诗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快看!他开了抖音特效
园艺奇葩
原乡诗二首
园艺
FORART’S SAKETEXT AND PHOTOGRAPHY
乡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