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CT灌注与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8-09-29赵继军王国兴石犇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赵继军 王国兴 石犇

【摘 要】目的:分析脑CT灌注(CTP)与CT血管造影(CTA)应用于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9例,均行脑CTP和头颈CTA检查,观察二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患者脑CTP感兴趣区与镜像区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显著(p<0.01),头颈CTA检查发现颈部和颅内血管狭窄39例,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责任血管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管造影的无责任血管率(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脑CT灌注与CT血管造影联合检查,不仅可准确反映患者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还可对颈部和颅内责任血管是否有狭窄进行判定。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CT灌注;CT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相关区域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在脑卒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高達80%[1],幸存患者多存在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且初发患者近期的复发率较高,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CT是临床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方法,故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9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合并颅内血肿、脑肿瘤、脱髓鞘、脑血管畸形、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凝血功能异常、造影剂过敏及精神障碍的患者。59例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36:23,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7岁和76岁,平均年龄分别为(62.18±4.54)岁。

1.2 检查方法 嘱咐患者将扫描范围内的金属物品去除,行头颅部CT常规平扫,已将存在颅内出血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排除,之后进行碘过敏试验以排除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机型:采用GE公司64排optima660,肘正中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规格:20G×1.16,1.1mm×30mm),造影剂:碘海醇350,总量110ml,注射速度:5-6ml/s,注射后注射生理盐水,速度5-6ml/s,电压:80KV,电流设定为自动模式。头颅平扫轴位,层厚5mm。CTP扫描检查方法:患者先行颅脑常规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4cm,大脑范围:苍白球最大层面向上、下间隔2cm,与CT平扫基线一致,80KV AutoMA,共曝光25次,扫描共计50S。CTA扫描检查方法:以肉眼看到的颈总动脉显影时手动启动扫描,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到颅顶,采用螺旋扫描方式进行扫描。扫描参数:层厚0.625mm,管电流:80KV,选用AutoMA造影剂,用量为50ml,速度6ml/s,获取原始图像后传输至工作站并进行后处理。观察脑CTP伪彩图像中的异常区域,并对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值时间(TTP)等参数进行测量。并应用曲面重建法、最大密度投影法和容积重建法分析头颈部的血管成像,分析患者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的形态及管腔狭窄等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p<0.05,则差异明显,p<0.01,则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脑CTP的检查结果:59例患者脑CTP图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感兴趣区50例,以中线为镜面,即9例。统计学分析后,感兴趣区的CBV和CBF显著低于镜像区(p<0.01),MTT显著高于镜像区(p<0.01)。详见表1。

2.2 头颈CTA的检查结果:单纯颈内动脉狭窄10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20例,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均狭窄9例,头颈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20例。

2.3 脑CTP联合头颈CTA的检查结果:59例患者中脑CTP发现灌注异常50例,血管造影发现责任血管39例,其中脑CTP异常且头颈CTA发现责任血管35例,脑CTP异常但头颈CTA未见责任血管4例。统计学比较后,二者联合检查的责任血管显著高于无责任血管(p<0.0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梗死区与正常组织间的半暗区处于缺血边缘区,及时恢复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故早期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情况极为重要。

脑CTP是经外周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后,连续、动态扫描感兴趣区的层面,以获得同层面不同时间点的图像,应用软件处理后得到时间-密度曲线,测量不同感兴趣区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客观、准确的对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呈现的检查方法。本次研究中,患者脑CTP感兴趣区与镜像区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显著(p<0.01)。

头颈CTA是经外周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在靶血管内造影剂的浓度达到高峰时,容积扫描感兴趣区,之后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获得图像,不仅可多角度、多方位、整体、准确显示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走向、形态和密度特征,观察和测量管壁和管腔、辨别斑块的性质,还可客观、直观、准确地对动脉管壁的钙化情况进行定量的评估[3]。本次研究中,头颈CTA检查发现颈部和颅内血管狭窄39例。

且研究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责任血管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管造影的无责任血管率(p<0.01),说明脑CTP联合头颈CTA可为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张军,潘嘉伟,于向荣等.4D-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1(3):260-263.

陈思梅,刘莹,刘丽梅等.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志,2017,28(2):218-220.

王春尧,章强,陈慧军.CT技术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17,32(9):747-751.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
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应用评价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神经肌肉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三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变异性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