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那巍巍井冈

2018-09-29蔡海光

源流 2018年4期
关键词:黄洋界井冈保温杯

蔡海光

翻开历史的书页,1927年8月,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这段历史,在我的读书生涯早就烙印于心。我的老家广东大埔县三河坝,曾因一场威震天下的三河坝战役而载入史册。三河坝战役经过三天三夜惨烈的阻击战后,为保存革命火种,朱德率军撤出三河坝,后几经曲折,到达江西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共同举起中国革命的大旗。萧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有这样的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基于此,我对红色井冈的心驰神往由来已久。

虽是隆冬时节,但井冈山宁冈茨坪那八角楼的灯光,仿佛穿越时空,烘焙着每个朝拜和景仰的心,照亮着这片红色热土。因为单位组织的一次学习机会,我有幸来到井冈山。我发现,之前从书本和电视上所认识的红色井冈山显然是粗浅的,经过学习的体验、身心的洗礼和灵魂的漂白,革命摇篮的星星之火一次次烛照和检视我们的信仰,让我可以真切听到内心成长的声音。

在井冈山的几天里,我尝到了当年的红米饭和南瓜汤,也看到了刻在井冈山碑林上的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的净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红色歌谣,真实再现了井冈山军民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乐观豁达的革命精神。听介绍,井冈山这个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根据地,有近5万红军战士长眠于此,而有名字的仅有15744人。纪念馆里,我长久地注视着那块洁白的无名碑,无名碑四周的墙上,刻着的正是这一万多位死难先烈的名字,轻抚烈士姓名,虽没有他们的生平介绍,然而我知道他们牺牲时都很年轻。站立于此,让人内心激荡,难以平静。我在默哀与默想中渐渐悟出,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的红军将士,他们年纪轻轻,是什么让他们为之前仆后继,乃至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我想,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用生命去捍卫的崇高信仰。

在井冈山,毛泽东是这个信仰的主要传播者和缔造者。在这里,他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摸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改编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所提出的支部建在连队的做法至今为部队所延用,他用伟大的实践和事实总结出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结合,正面回答了“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列主义!”;他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两篇光辉的著作,让当时迷茫的中国革命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在这里,诞生了伟大而不朽的井冈山精神。

沿着井冈山烈士陵园台阶拾级而上,两旁古柏肃立,苍松青翠,绿竹婆娑,庄严神圣,不少身着当年红军服的学员,在这里开展学习体验和传统教育。他们步伐坚定,精神抖擞,和这里的一切和谐统一,像是一支支当年的红军队伍从大山深处走来,又向光明走去。在山顶,邓小平题写的井冈山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像燃烧的火焰,又像战斗的枪杆;从此处远眺井冈山,群峰连绵,气象万千,山下,已是一片安宁与祥和。井冈山人民从历史和战争的烽烟中走来,头顶和平的天空,脚踩红色的土地,脸上映出的是那一份坚毅和从容,只有时光储存着这里当年发生的一切。站在纪念碑下,静默,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虔诚和敬仰;远处白云悠悠,从天际飘来当年耳熟能详的歌谣:一月里来梅花香,四军威武出井冈,红旗飘扬高举起,白匪土豪大恐慌。”“碰到敌人莫害怕,勇敢拼杀不让他;断头只当风吹帽,负伤如挂大红花。”细细哼唱中,什么叫井冈山精神,无需赘言也能豁然于胸了。

登上黄洋界,这个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修建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地势险峻,山势巍峨,气势磅礴,云雾缭绕,属易守难攻之要塞。哨口旁,当年的军械处的建筑和陈设均恢复如初,长矛大刀土枪是当年红军革命初期的主要家当,但正是从井冈山这一片“红”开始,一点点燎原至全国。对于黄洋界,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词作中留下“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黄洋界高处建有一横一竖两块碑,周围森林环绕,风声似当年战鼓;横碑上刻着的正是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那首词,这首大气磅礴的词,特别的是,其中的一句“敌军围困万千重”之“围”字,毛泽东特意写了个“错别字”,意味深长,那就是“围”字里边他改成了一个“井”字。不言而喻,当时国民党军队已把井冈山围成铁桶般,而作为井冈山最重要的哨口,于1928年8月30日,打响了惨烈的黄洋界保卫战。当时红四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加上井冈山的地方武装和老百姓,军民众志成城,一举击溃国民党四个团的连续进攻而创下的黄洋界保卫战传奇,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也是毛泽东在闻悉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后,难掩饰内心喜悦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缘由。横碑后面,刻着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三个大字。竖碑上刻着毛泽东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金色大字。文革期间,这里曾遭到破坏和篡改,然而,历史虽有弯路,但正气的脊梁却始终是直的。

从黄洋界当年的哨口极目远眺,令人思绪万千。我在这里听到了井冈山上很多撞击肺腑的红色故事,找到了一道道思想方程式的求证。这些故事,何尝不是堆壘起井冈山精神的一块块基石!在这里,我除了听到“朱德扁担”的故事,还找到了“朱德一生偏爱兰花”的缘由: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在井冈山斗争中不幸被国民党军突袭受伤被捕,敌人想让伍若兰宣布和朱德脱离关系便放了她,伍若兰大义凛然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无计可施的敌人最终把她杀害,还令人发指地把她的头颅割下挂在城门前的木杆上示众,她牺牲时年仅26岁。1962年3月4日,朱德重上井冈山,临下山时,什么也没带,只带走一盆“井冈兰”。可以感知,这是一盆永不凋谢的井冈兰,这是一位革命家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老百姓都说,井冈山上的映山红是最红最艳的,因为那是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巍巍井冈,我还听到了22岁的工农革命军总指挥卢德铭用生命为井冈山铺路的故事。1927年毛泽东率部队初上井冈山时,卢德铭为掩护毛泽东突围而壮烈牺牲,当时毛泽东悲痛地喊出:还我德铭。故事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应永远保持对党的忠诚,应用一生去兑现举起右手时庄严喊出的誓言。我还听到了一位18岁的井冈山姑娘吴月娥用青春书写革命忠贞的故事,她被捕后保守伤员藏身之地的秘密,将计就计,把敌人引到悬崖旁,然后抱着敌军团长一同跳下山崖,第二年,井冈山的红杜鹃又红了一层。历史不会忘记,井冈山人民为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井冈山曾遭受国民党部队数次血洗,最惨时整个井冈山老百姓仅剩几百人。可以说,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不会有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照亮的革命直到最终胜利。我还听到了“红色土匪”袁文才、王佐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山,为革命立下功勋的故事;它启示我们旧社会把人变成鬼,而我们党却可以“敢教日月换新天”。我还听到了红四军参谋长和28团团长王尔琢用生命和忠诚挽救红军的故事。1928年8月25日王尔琢因追剿逃离的红军而被叛徒杀害,年仅25岁。毛泽东在王尔琢的追悼会上,哀痛写下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从这个红色故事的教训中,也从另一侧面昭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是最高原则。

我在想,这样一支历经千难万险而始终矢志不渝的部队究竟为什么革命?无疑,就是让劳苦大众得解放!在井冈山,那首“云开雾散出太阳,泥腿子能当县长;毛委员领导我们掌政权,红色江山万年长”的歌谣说的就是1928年元月红军攻下遂川县城,苦大仇深的农民王次谆被推选当上了县长的鲜活故事。隆冬的井冈,暖意融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红日高悬。

井冈山的夜晚感觉没有黑色,这不知是我的巧遇还是可以常见到的自然景致。远望去,黛蓝色的巨大天幕挂在井冈山连绵的山梁上,蓝得是那样纯那样净,仿佛触手可及;让我猛然想起红军服的颜色也是这般如此。由于当时国民党对红军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和围剿,加上条件所限,为统一红军服装颜色,这染布的颜料成了一大难题。但聪慧的井冈山军民上下一心,想出了一个用当地树叶和一些植物搓碎煮水来染布,经反复试验,终于染出了红军服特有的“黛蓝色”。那夜,天幕上无边的黛蓝色让我看得出神看得入迷,我想,是否当年的红军也是循着这一天意而发明出这天下无双的黛蓝颜料,让一支军队举着镰刀和锤子的红旗,披荆斩棘,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撑起头顶的那片和平之蓝。

那夜,我们住在井冈山茨坪镇的一家快捷酒店,夜晚的井冈山,温度低很多,加上已是隆冬,更感寒意袭人。但据当地人说最冷的时候是在每年的1月,冷得可以看到大雪封山,滴水成冰。可以想象,虽然当年的红军缺衣少被,但是却用内心燃起的革命热情挺过了那些严寒的冬天。井冈山的天街知名度很高,天街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露天购物广场,纵横交错,商铺林立,华灯璀璨,甚是迷人。熙熙攘攘的人流冲淡了夜晚的寒气,商铺的商品九成跟“红色主题”有关,涵括了衣食住行,从红军服,红色特产、红书、红色纪念品再到红色餐饮应有尽有,商铺经营者几乎都是井冈山本地人,他们热情好客,不拉客不宰客。我在一家卖工艺收藏品的店里驻足了好久,老板约50岁,憨厚真诚,他热情帮我挑了几本我要的红色图书,还和我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他爷爷这辈也是红军,在井冈山,几乎家家祖辈都出过红军,几乎家家祖辈都出过革命烈士。他这一说,让我对这里的一切肃然起敬。一同随行的导游小廖,20出头,长得水灵,本地人,她笑吟吟地插话说,她是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她和她的本地同学也正是热爱井冈山这片红土地,所以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她的很多同学在井冈山有的做老师,有的经营红色文化,有的像她这样当导游。她说作为井冈山的青年一代,有责任把这里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暖心的话还没有完全消化完,我们也走边聊,在天街的各个角落,都可听到从店里飘出的红色歌曲,重听这些歌曲,亲切而温暖;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广场舞也在井冈山绽放成另一朵山城之花,大姨大妈们和着红色旋律,翩翩起舞,活力四射,俨然成寒冬里的独特风景。

受学生时代读过的课文《井冈翠竹》的影响,我对课文中那句“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依然记忆犹新。此次来井冈山,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作家袁鹰笔下的五百里林海中“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的井冈毛竹的壮观景象,但还是看到了到处遍栽的井冈山毛竹。从小犹爱竹的我,因老家也是山前山后种满绿竹,童年的记忆中,这老家的绿竹就是孩提时的玩具“供应商”,自制笛子、钓竿、竹篮、竹环等;当然,家乡的绿竹比不上井冈翠竹“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的美名和霸气。所以,在我内心自然对“井冈翠竹”多了几分敬意,因为它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在《井冈翠竹》里,你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

在天街,经营井冈山毛竹工艺品的店铺有不少,我走进其中一间,哟,各种竹制品琳琅满目,有竹雕、竹画、竹瓶、竹笔筒、竹扇、竹椅、竹席等。而在一排竹制保温杯面前,我收住了脚步,拿起其中的一只,精美的竹雕,熟悉的造型,我端详良久,思绪联翩。曾在南海船隊服役20年的父亲于1997年5月来过井冈山,当时带回的唯一纪念品就是一只井冈山毛竹制成的保温杯。细心的父亲还在杯的底部写上了到井冈山的日期,掐指一算,刚好20年。这20年来,父亲一直在使用这只竹制的保温杯,我曾多次劝他换一只更好的保温杯,父亲总是笑着说:“这是一只革命的保温杯,我不舍得换它,就是要保持一个军人的温度和热度。”如今,在遥远的井冈山,我又见到了和父亲手上那只无异的竹制保温杯。我扭开杯盖,闻之,一股淡淡的竹香扑鼻而来,教人清醒和陶醉。我付了钱,把这只井冈山毛竹制的保温杯轻轻放入书包,走出店门,一股暖流渐渐袭满全身。我在默想,作为军人的后代,我也需要保持这种温度和热度。

诚然,红色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红色中国诞下的第一个孩子,它和嘉兴的南湖、陕西的延安、河北的西柏坡、江西的瑞金、福建的古田、贵州的遵义一样,是驻扎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革命圣地,它们是我们心灵的课堂,也是新时代的考场,让我们可以在圣洁的土地上一次次默写我们当年立下的誓言和承诺,擦去尘埃,亮出本色。这些火热的红土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熊熊火炬,它照亮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照亮了旗帜上那镰刀和锤子的熠熠光辉;它犹如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八角楼上写下的那段深情文字所散发的无穷力量;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栀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茫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看,那巍巍井冈,它用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锻造了一支由八千九百多万人引领的浩瀚队伍,正为实现伟大的强国梦而砥砺奋进,破浪前行!

猜你喜欢

黄洋界井冈保温杯
井冈的山泉水
西江月? 井冈山
井冈精神 培根铸魂
设计保温杯
红五军井冈突围
黄洋界观云海
保温杯里,该不该泡枸杞
井冈山游记
保温杯托贴
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