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民族问题的“四个根本”和四种思维

2018-09-29余翔关锋

民族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总书记民族特色

余翔 关锋

[摘要]关于民族问题的分析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最基本的要把握以下三点,其一,它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具体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当下性的深刻把握;其二,它在民族问题上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具体说就是“四个根本”即根本道路、根本目的、根本方式、根本保障;其三,它分析民族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四大思维方式”。搞清楚这三个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就有了基本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根本;民族问题;四种思维

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8)04-0001-08

全世界范围看,民族问题历来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发展稳定的基本問题。而在中国,民族问题占据着更为突出的位置,因为多民族长期的共存与融合构成我国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当今的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民族构成不但多元而且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也正因此,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为民族问题召开过多次专门会议,作出了多次的专门讲话和指示,民族工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思想,是我们新时代开展各种事业、进行各种建设的基本遵循。深入搞清楚其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核心思想,既是我们深入和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环节,更是我们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有清醒认识、清晰思路的必须工作。

应该说,这方面的重要性已为国内不少学者注意到。比如,仅就国内两个民族研究的专业性学术刊物而言,《黑龙江民族丛刊》从2016年第3期开始,每期3篇,先后连续发表了12篇文章,以“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为副标题,涉及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1]重点目标、[2]政策依据、[3]理论基石、[4]重点领域、[5]实践主线、[6]主题宗旨、[7]制度保障、[8]根本方向、[9]基本国情依据,[10]等等;《民族学刊》2017年第5期先后发表《论习近平“中华民族”观的四重属性》[11]《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的产生、内涵与意义》。[12]以上文章都有自己合理的分析和概括,个别文章也确实抓住了某方面的根本之处。

不过,我们认为,其中,相对系统地、完整地搞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么看民族问题、在怎么办(如何解决民族问题)上的根本思路以及怎么看、怎么办背后的基本思维方式,即基本分析、基本思考和基本思维方式这三个最基本的事项,无疑对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为必要、更有裨益。本文就是为此而作的尝试。

一、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当下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分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5月在中央党校一个开学典礼上总结的:“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它首先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无疑也是运用这一方法的结果。

这首先体现在它对客观的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准确理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我国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多民族、多文化恰恰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14]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他借用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这个说法进一步解释说: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可以说,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5]2015年9月,他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再次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6]

其次表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对民族问题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个客观情势的科学把握上。

早在1989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曾撰写《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文,指出:“民族问题有相当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民族问题处理得不好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政局的不稳。搞好民族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17]87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确认:“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15]2014年在新疆等民族地区考察时,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实际上,处理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还有巨大的正面促进作用。2013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迎来10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在给全校学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8]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必须求解的重大课题。

再次还表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民族问题步入新时代客观的阶段特征及其当下性的准确把握。这集中体现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总体而言,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了,对做好民族工作的要求更高了”;第二,“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也在进行着大规模流动。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第三,更为错综复杂。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六区”一体。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不可分割,而在新时代,民族地区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居住之地,而是多重角色。“概括起来说,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这也意味着,在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有多不容易。”二是“五个并存”,具体说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15]

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民族问题的三个基本分析,构成它进一步分析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国内有学者分别从习近平民族思想提出的国情依据、产生背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行过分析,[12]69但民族问题的日益重要性和当前新情势,无疑也是我们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思想的重要着眼点。

二、四个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考和核心立意

基于对中国民族问题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当下特征的深刻洞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强调在民族问题上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搞好“四个根本”,这“四个根本”成为它关于民族问题最为核心的立意。

第一,“根本道路”。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19]在2014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20]这具体要求我们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9]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又强调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将“四个认同”发展为“五个认同”。

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说明,提出了著名的“八个坚持”说:“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还特别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15]

第二,“根本目的”。这个根本目的就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非常重视民族工作,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认识到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必须把这个整体维系好、深化好,形成最大的合力,共建共治共享。在新时代,就是要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视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

也正因此,“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价值导向和社会共识”,经常见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著名的“四个认同”的同时,提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4],把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鲜明地凸显出来。

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个认同”目的在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2015年9月他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央这么重视民族工作,目的就在于号召“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6]在十九大报告中,他郑重呼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1]40

第三,“根本方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里,搞好民族工作、解决各种民族问题根本方式就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使之实现跨越发展,全国实现均衡发展。

我们知道,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少数民族聚集、群居的地区,大都位于边疆地区,交通条件、工农业基础和东南沿海地区有一定差距,相对来说比较贫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少数民族和漢族之间在发展状况上确实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衡乃至不平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20]

建国以后,我们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限于各种条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虽然发展很快,但并没有根本改变这是事实上的不平衡、不平等状况,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外暴恐分子和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使一些打着民族旗号、沾染民族色彩的所谓民族事件多次上演。

缘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此有非常清晰的阐释。首先,必须明确,“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这一点不应有什么疑问,“关键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其次,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展?总的来说,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次,这就要求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其一,“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其二,与此同时,“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以上两点就是要实现“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15]最终实现全国均衡发展。这就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方式。

第四,“根本保障”。这个根本保障就是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总结说:“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22]实际上绝不仅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障。

基于这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他在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八个坚持”的同时,专门明确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这一点,各民族的同志都要牢记在心。”[15]当然,真正的坚持,必须把坚持和加强、改善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保障。

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四个根本缺一不可,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核心立意。应该说,以上的“四个根本”,国内一些研究或多或少关注到,不过,其一,很少有人有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使之实现跨越发展,全国实现均衡发展视为解决我们民族问题根本方式的,其二,更少有人把“四个根本”并列提出并作为一个完整统一体来看待。但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者实则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三、四种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考民族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除了实事求是、牢牢抓住根本这两个重要特征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民族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么看民族问题、在怎么办上(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思路以及怎么看、怎么办如何形成的(背后的基本思维方式)一个完整的主要逻辑链。

(一)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23]10所以,他在“7·26”重要讲话中:“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斷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3]62

所谓战略思维,一般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运用。[2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重大问题一定要有战略思维。

而民族问题无疑就是这样的重大问题,它“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15]所以,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提出“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新疆未来。”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他更明确地说,“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14]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新疆地区是民族问题比较典型和集中的地方。

基于这种战略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次强调:一是一定要把民族问题摆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二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全局性思维来解决民族问题。

(二)历史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要场合,多次说过诸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等之类的话,反复提醒我们要有必要的历史知识,务必掌握历史思维。

所谓历史思维,主要指熟知和明辨历史,尊重历史,在此基础上借鉴历史成功经验、总结其失败教训,挖掘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以为今天所用。

早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总结说:“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要善于运用历史知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25]明确了历史思维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性。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明确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所以,“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26]“三个牢记”把历史思维的核心主旨、关键诉求简明生动地揭示出来了。

面对民族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因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在历史中长期形成的,缺乏历史思维就缺乏对这一历史事实的基本尊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是我们搞民族工作必须尊重的基本历史。还特别强调说:“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15],这也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历史,如果这样,这段历史中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双语教学为代表强调民族交往与沟通,强调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支援和扶植,这些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今天我们不但要坚持,而且结合变化了的实际使之更为完善更有成效。与之相反,历史上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些缺陷,比如对民族分裂势力和暴恐势力相互勾结认识的不到位,恰恰是今天要改善和强化的。

(三)辩证思维

2015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27]

辩证思维同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民族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辩证思维,“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抓重点、分主次。还要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28]407缘于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开宗明义地说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不要被一些局部暂时的问题遮蔽了眼睛。很早就强调:处理民族问题,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依法、慎重处理。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要用团结教育和疏导化解的方法解决,防止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发生,尤其要妥善处理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与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29]还特别强调,正确认识我国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根本上来自于发展不平衡,所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力量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底线思维

据《学习时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2013年7月25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又强调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以后,底线思维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高频词。比如,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第十六次、第十九次、第四十次、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在一些重大会议上比如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2013和2014年的党外人士座谈会、2013和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座谈会、2017年全国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等,都强调过底线思维的重要性。[29]

根据习近平总书的系列重要讲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里,底线,既是指想问题办事情要达到的最低条件、最起码的要求,或者说言和行应该要求的最低价值标准、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指最坏的可能。

底线思维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支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务必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宪法说的很清楚,追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目标,是我们的底线,所以要坚决同境内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所谓的“三种势力”作毫不妥协的斗争,斩断它们之间勾结的黑手,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任何折扣可打。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处理民族问题,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依法、慎重处理。对属于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同时要注意方法策略;对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要坚决依法打击,有效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渗透和破坏,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28]407而在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他特别强调: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对于少数暴恐分子,不问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都要依法打击。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0]这是我们在民族工作问题上绝不能马虎的底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方式,已经为国内不少研究者所重视,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重要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同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考、分析民族问题不可或缺的向度,它们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础性内容。

四、结语

至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些内容,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新时代如何搞好我国的民族工作应该有了基本性的清晰思路。

首先,必须清楚民族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下特征,我们才能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其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解决各种民族问题才有了基本保障;再次,必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统领,把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搞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们的民族工作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最后,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来面对我国民族工作,具体说,在把握底线思维的基础上,学会站在战略高度、历史高度,辩证地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昌儒,李盛龙.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6):1.

[2]李昭勇,盖守丽.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目标:协调各民族和谐民族关系——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十一[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6):5.

[3]包桂芹,盖守丽.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5):1.

[4]卫松,杨昌儒.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石: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八[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5):5.

[5]刘吉昌.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领域: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九[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5):8.

[6]杨昌儒,柏友恒.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实践主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一——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J]四.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

[7]刘吉昌.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主题宗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6.

[8]董强,盖守丽.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六[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2.

[9]董强,秉浩.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3):11.

[10]李臻,金浩.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基本国情依据: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3):5.

[11]陶砥,杨力源.论习近平“中华民族”观的四重属性[J].民族学刊,2017(5):63.

[12]邓新星.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的产生,内涵与意义[J].民族学刊,2017(5):69.

[13]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18.

[14]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

[1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16]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

[17]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87.

[18]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06/c_117604198.htm.

[19]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6/c_116299439.htm.

[20]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EB/OL].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4-03/04/c_126220648.htm.

[21]习近平.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28.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2017:62.

[24]董振華: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八十六[J].前线,2015(5).

[25]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党建,2011(10).

[26]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7]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28]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编.浙江统一战线年鉴[M]2006.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407.

[29]习近平谈底线思维[EB/OL].http://www.ccln.gov.cn/xyhb/249657-1.shtml.

[30]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都谈了什么?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6/c_128168342.htm.

猜你喜欢

总书记民族特色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MINORITY REPORT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