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2018-09-28

新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普渡河灯暑气

八月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夏的脚步走得匆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到啦!炎炎的酷暑摇曳着尾巴也开始做最后的挣扎,我们渴望的那一抹清凉,也慢慢从桂花的芳香里不断蔓延。古人有“处暑寒来”的一说,正说明暑气逐渐消退,炎热的夏天将过去了。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总之,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的节气特征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的习俗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而广泛,这在每一个节气的习俗中也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据悉,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出游迎秋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渡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渡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猜你喜欢

普渡河灯暑气
剩下的半碗水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燎沉香
河中灯,灯上愿
中元节放河灯
这是天上的街市,还是银河的天灯?
数百年前晋江人就反对普渡奢侈攀比陋习
马路公仆赞
最后一次“普渡”(中篇小说)
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