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诚信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档案建设

2018-09-28高巍夏爽

山西档案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校诚信

文 / 高巍 夏爽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1]是未来社会骨干和人才精英储备的后备力量,更是社会诚信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高校不仅承担着大学生的学业教育任务,还承担着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诚信教育和诚信监督工作。[2]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3]学生党员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诚信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生党员的诚信状况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民族未来的发展。《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4]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诚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也是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题中应有之义。[5]本文结合本校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档案建设进行探索,形成了三级档案建设模式,试图为高校诚信教育在全体师生中的推广提供依据。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

首先,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建设模式陈旧单一。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发展,高校学业教育任务加重,承担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近几年全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日益重视,也使得诚信档案建设与管理成为高校亟待研究的课题。目前,各大高校对于党员的诚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档案设立内容较为单一。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成绩、评优奖惩、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记录与备案,而缺乏诚信考评的相关内容和测评标准。

其次,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建设针对性不强。诚信档案的建设应对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和规范有约束及监督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学制层次不同,专业众多,生源特点多样。而档案设立内容往往是全校“一张卷”、本专科“一张纸”,忽略了学生党员因理论基础、思想修养、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而带来的诚信培养标准的不统一。诚信档案建设针对性不强,测评点不够深入,是目前诚信档案设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学生党员档案建设缺乏明确的诚信评估标准体系。高校基层党组织培养学生党员数量的日益增大,要求“数量服从于质量”。建立灵活有效的诚信档案评估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的诚信档案建设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估机制,档案内容设立和学生实际相脱节,档案管理局限在一线教师,管理松散,流于形式,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建设对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建设,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开展学生党员党建工作,有利于构建诚信校园和谐社会。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中开展诚信档案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创建文明高校和夯实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为了探析诚信教育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档案建设的有效途径,笔者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即构建三级诚信建设模式。构建“班级、支部、党校”三级诚信档案建设模式的必要性包括三个方面。

(一)建立三级诚信建设体系模式可有效实现有的放矢

三级档案建设与管理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大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喜欢新鲜事物,思想可塑性强。本模式有的放矢地从不同层面、不同形式,对学生党员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对于部分学生入党动机的复杂性、真伪性的鉴别和引导,通过层层的考察和培养,逐渐完善对学生党员的诚信教育,以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建立三级诚信建设模式实现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党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开学伊始,党校初级培训即对其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各等级负责自己所属新生,将新生化整为零,从基础教育、党员的诚信榜样力量开始,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有效评价。这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来社会一员,个人的诚信行为不但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承担着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大使命。这有助于学生将外在诚信规范内化为个人内在的高尚品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建立三级建设模式实现了齐抓共管,合力共建

一方面,建立三级建设模式使组织发展工作有了更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特别是为从事组织发展工作的同志在引导与教育大学生、审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乃至预备党员等工作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场所和客观依据。另一方面,使上进的大学生有了思想上和政治上不断进步的机会。学员们普遍反映,三级诚信建设体系对他们针对性强、指导性强、帮助很大。

三、诚信教育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档案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班级、支部、党校”三级诚信档案建设模式

结合目前高校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建设现状,积极构建“班级、支部、党校”三级诚信建设模式。具体模式见表1。

表1 “班级、支部、党校”三级诚信建设模式

可见,诚信测评层次分为班级、支部、党校三级。班级作为第一级监管层级,对正式党员在群众中的表现具有权威的考评作用。正式党员诚信的行为鉴定与践行,应重点采纳班级人员、一线教师的考评意见,在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日常失信行为、恶意欠费、党的基本知识践行、党员义务履行等方面对党员进行有效监督,以促进党员质量的提升;学生党支部作为二级档案管理层级,与入党介绍人一起,对党员的诚信进行考评与评价,具体应包括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与具体践行情况、党员之间互评与互相监督等;党校作为三级管理层级分为初级培训、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党校高级培训由党委负责,作为全校党校培训的最高机构,具体工作由组织部负责实施,将诚信教育贯穿党校培训的各个层级中。

各个层级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评价机制上都应体现“奖与惩的结合”“法与德的结合”“自律与他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以达到档案建设“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教育目的。

(二)充分发挥校级党校的主导和协调作用,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部门人员素质

三级诚信建设体系之所以可以合理有效运行,关键是要以校级党校为依托,依靠校级党校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作用。这要求做到上情下达,协调三级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建设,特别是配备好“一把手”,学校党校要全力帮助各级负责教师尽快熟悉业务,提升做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定期组织共同学习,外出考察,相互交流,帮助教师们找到各自差距,为开拓性开展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入职之初,就应该组织半年至一年的培训,对教师业务能力进行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档案建设部门有关人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必将有效推进档案管理工作。

(三)依靠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对诚信档案内容进行考评

我们可以通过诚信档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评,以诚信档案中的重要指标为依据,对学生表现进行赋分。这个赋分可以有效考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为日后的学生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实行诚信考评“四个一”,即学员要通过一场考试,提交一篇学习感悟报告,做一件实事,帮一名同学。其中,一场考试主要是考查学员能否主动申请参加无监考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在有违规违纪事件面前的个人反应及做法;学习感悟报告主要是对自身入党动机的全面认识,要求必须有自己的见解;一件实事指学员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通过自身努力或与他人合作,能圆满完成一项与诚信主题有关的活动、工作、课题或研究;帮一名同学指帮助周围的一名贫困学生或后进学生,使学生在某方面有明显进步。

诚信教育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三级档案的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大大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推动了诚信校园建设。三级档案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大学生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与作用,也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诚信教育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档案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校诚信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