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广东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9-28海洋与渔业顾建民陈文刘润闻

海洋与渔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深海风电广东

■ 文|《海洋与渔业》特约撰稿人 顾建民 陈文 刘润闻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广东是海洋经济大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达 20%,连续 23年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广东海洋事业快速发展,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初见成效,海洋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今年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与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讨论,给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而且把海洋经济等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首次提出把海洋经济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广东海洋产业应当立足省情海情,积极发挥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活力的发展之路。

海洋装备产业作为广东海洋经济六大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较快,建立了相对齐全的上下游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发展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一、应关注的几个产业发展方向

(1)海上风电清洁能源

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创纪录的达到 164GW(占全球电力新增装机的 2/3),同比增加 6%。其中,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由 2011年的4117MW发展到2015年的12107MW,年增长率31%,其中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为3398MW,同比增长39%。

中国风电资源丰富,其中海上风资源潜力(100米高度)总计在 5亿千瓦,水深 5-25 m区域潜力达到1.9亿千瓦,水深25-50m区域潜力达到3.2亿千瓦。“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风电发展重心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转移,海上风电开发将成为热点。海上风电将在东部地区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主要有海上风电机组、风电安装船、海上升压站、海缆与海缆施工船,以及海上运维船等。

(2)深海探测

海洋深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油气资源及人类未知的海洋物种,认识和开发深海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不同于陆空天,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及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深海研究开发中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快,后劲大,与西方国家处于同一阶段。完全有可能抢占先机,抢占深海生产开发的制高点。我国应聚焦于深海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安全三大方向,抢占深海技术的制高点。在深海部分科学问题及南海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领域,成为世界的领跑者;在深海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开发领域,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并行者;在海洋安全与维权领域,采取非对称策略,以深制浅,具备综合制海的能力,从而全面建成海洋科学与经济强国。

近年来,我国深海探测装备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成功研制了“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各类无人水下航行器等一系列深海探测产品。这其中高强度耐压舱技术、复杂水下环境操纵控制技术、机械手与声纳等深海特种作业装置技术、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高密度耐压电池技术、安全保障与应急管控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与此同时,国际深海探测装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高耐压有机玻璃、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精度探测与控制设备等正逐步应用到各类深海探测装备上,美日等国也都在研制新型万米级载人潜水器。

(3)深海资源开发

我国是油气和有色金属消费大国,既有储量远不足以满足需求,到国际海底采矿是必然的战略决策。1000米以深的海洋矿物,是地球留给人类最后的宝贵财富,包含了可燃冰,油气,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稀土、多金属结核等矿场。500至 1500米深海有大量汽水气体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其有机碳的总储量是地球上煤,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 2倍,作为能源可提供人类使用 1000年;同时,40%有远景的油气盆集中在 500到3000米海底。从500到6000米深海,分布着富钴结壳矿、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结核矿等矿物,可以提炼金、银、铜、铅、锌、镍、钴、铂等金属;而海底稀土富矿区,5平方公里蕴含量就相当于目前全球年均需求量。

在海洋油气领域,半潜平台、立柱平台、张力腿平台、浮式生产系统等一系列高技术装备逐渐成熟,深水与超深水开采已成为主流;部分采油生产设施从海面(干式)转移到海底(湿式),克服水面浮式系统面临的恶劣波浪条件、高风险与高成本问题,并正在逐步将生产与控制系统转移至海底油气生产系统从水面向水下与海底转移;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矿物开采领域,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企业加大了深海采矿技术的研发力度并积极推进商业采矿发展。加拿大鹦鹉螺矿业、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业公司等企业均已实现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采矿试验,正在进行商业化准备。韩国和英国企业也有望在近几年实现海底试验性采矿。

(4)海洋电子信息

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国家《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为发展海洋信息系统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广东省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海洋经济领域均领先全国。2017年,广东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 36076.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 23年领跑全国,并于 2017年 6月7日正式出台了《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力争到 2020 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过2.2 万亿元,年增长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领先的海洋经济产业,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市场空间。广东省可将电子信息产业与海洋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在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领先全国,培育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

近年来,广东正努力培育一批海洋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促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组织开展原材料、元器件、精密制造工艺等方面技术攻关,形成涵盖新型、智能、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海洋动力环境传感器、海洋水质和生态环境监测传感器等系列化产品;实施“智慧海洋”工程,加强海洋信息技术装备研发攻关,突破水声感知、电磁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海洋通信、海洋机器人、海洋感知、海洋信息、海洋电子、海洋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搭建智慧海洋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海洋信息技术装备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抓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长航程、高智能化的移动观测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到 2030年,将形成超千亿元级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

二、广东在海洋装备产业领域应扮演的位置

在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领域,广东已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2017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察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依托现有技术基础,广东也正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先导区建设与资源区块优选、实用化开采装备、开采技术研究与试验、开发环境原位监测等技术研发。同时,广东也正在积极建设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天然气水合物和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以及大洋和极地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海洋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应用与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同步建设的智能化信息化深海科学岩心库将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大洋钻探、深海油气勘查等重大科学任务提供支持。

在海上风电领域,广东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据估算,广东省浅水区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超过 1000万千瓦,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超过 5000万千瓦。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到 2020年底,广东省将开工建设海上风电 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前建成海上风电约3000万千瓦。广东海上风电发展正在加速从示范阶段转向规模化开发阶段。通过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广东海风装备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以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粤东海上风电运维科研及整机组装基地、中山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等产业聚集区为代表,广东正在打造集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海上浮式风电等新兴装备也正在广东领先研制。

三、全省海洋装备应协同发展

我们在看到广东海洋装备产业的成绩与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个兼有传统和创新的产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手持订单持续减少,产业发展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国际航运和造船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密集出台,船舶产品节能、安全、环保要求不断升级。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已经进入了新一轮深刻调整期,围绕技术、产品、市场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广东船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够强,产品结构亟待升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总体规模依然偏小,尚未形成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加剧,今后若干年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迫切。但也要看到,广东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充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比较优势依然突出。必须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质量效益,为建设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强省积蓄力量和创造条件。

发展产业,政府出政策,企业做产品,这还不够。特别对于海洋装备产业这样需要社会大协作、行业大配套的产业,政产学研间的联络与互动十分重要。广东省在2017年成立了“广东海洋创新联盟”。通过研究解决长期制约海洋经济发展重大瓶颈的关键共性问题、为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经济建设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资源优化整合和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跨行业跨区域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合作组织,整合行业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推进成果共享与转化,提升广东海洋装备产业整体创新水平。

以此为基础,广东海洋装备产业应当继续推进产业合作架构建设,形成更有力的产业合作联盟,不断更新产业发展长期政策和战略,协同探索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应当继续推进产业公共服务,围绕海洋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和推进海洋装备产业技术研发与服务的公共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和服务支撑体系。应当继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吸引和整合行业联盟优势科技资源,不促进产学研合作和重大科技项目合作,推进产出重大技术和成果,推动行业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跨越发展。应当继续推进科技合作交流,围绕海洋装备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等需求,以交流促合作,构建企业间互敬互竞的良性竞争。

海洋事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由海域管理,向海岸带综合管理转变的新时代。广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军民融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特色主义新时代开启广东海洋经济新征程。

猜你喜欢

深海风电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深海特“潜”队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广东舆情
重齿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