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胃肠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9-28钟晓文林凤英庄绿美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负性胃肠

钟晓文 林凤英 庄绿美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肠道疾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2]。目前,针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手术麻醉抑制、手术牵拉等因素影响易引起胃肠蠕动减弱,影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3]。这些不仅造成患者生理不适,如腹胀、腹痛及肠麻痹等[4-5],而且多数患者易出现程度不一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胃肠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6-7]。因此,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亦是促进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对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行胃肠手术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确诊,且无手术禁忌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80±6.71)岁,阑尾切除术8例,胃肠穿孔修补术13例,胃肠癌根治术8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6.21±4.99)岁,阑尾切除术5例,胃肠穿孔修补术15例,胃肠癌根治术10例,其他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胃肠手术术后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排便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评估患者身心状况,给予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①舒适度评估。科室成立舒适护理小组,评估患者术前心理、生理、精神、社会等需求,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方案。②生理舒适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四肢伸屈运动,鼓励其早期下床运动。术后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每次15 min。患者也可行脐周自我按摩,同时指导患者多食高纤维食物。针对禁食者,予以鼻饲管滴注营养素。③心理舒适护理。手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给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做好患者家属和朋友的思想工作,让其能够经常探望患者,多引导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④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夜间巡视病房时做到“四轻”,保持病室光线柔和。做好晚间护理,指导患者用热水泡脚,取舒适的卧位姿势。夜间护理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影响患者睡眠。⑤健康教育。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视频、宣传手册、多媒体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出院时,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近期身体情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预后健康教育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①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8]、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 (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10]进行评估,其中HAMA共14个项目,每项分4级评分,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焦虑;小于7分,无焦虑。SDS量表的总分<53为正常;53~62为轻度抑郁;63~72分是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量表标准分为50分,总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MARDS量表共包括10个条目,采用0(无)~6(极重)7级评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②患者对负性情绪的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11]进行评估。应对方式问卷由62个项目组成,采用“是”或“否”二级评分方法,可归纳为6个应对因子,即解决问题、求助、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③生活质量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包含36个条目,涉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精力8个领域,各领域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详细介绍调查目的及问卷填写方法,每份问卷各发放38份,回收38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HAMA、SDS、SAS和MAR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HAMA、SDS、SAS和MAR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心理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患者对负性情绪应对方式比较分)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对负性情绪应对方式比较

2组对负性情绪应对方式6个应对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2.4 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3 讨论

胃肠手术会因术中麻醉、胃肠显露、手术操作等因素,造成患者胃肠功能抑制,临床表现为肛门停止排气、呕吐和腹胀等不良反应[12-13]。如果术后长时间胃肠功能紊乱,易导致更为严重的腹胀,不断分泌各种消化液,增加肠道压力,造成恶性循环[14-15]。此外,手术本身对患者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会导致患者心率加速和血压升高等生理应激反应,还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舒适护理是使患者达到最优的生理、心理、环境和精神的统一,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配合治疗,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该方法不仅注重每个患者的不同个性特征发展,且注重护理方法的科学综合评定[18]。我科对胃肠手术的患者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首先,患者入院时进行舒适度的评估,满足了不同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法的患者对舒适度的需求,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其次,注重患者生理功能的舒适感,加强患者的康复锻炼,通过术后按摩以及早期活动等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此外,还强调了患者心理舒适度的重要性,通过引导、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再加以实施科学的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遵医行为。除了在院内实施有效的宣教外,还将宣教拓展至院外,使护理指导具有延续性,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舒适护理可以间接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使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有文献[19]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不能采取良好的应对方式,即会造成自身心理损害的危险率达43.3%,为普通人的2倍。因而,培养正确的行为认知和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和疗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负性情绪的应对方式优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舒适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认知,促进患者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正确评估,避免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以更具合理化的方式促进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胃肠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负性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