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练笔,随文策略浅说

2018-09-27郭宇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丑小鸭木雕老汉

郭宇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合理有效地安排听说读写。随文练笔正好符合了语用需求,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推动学生把文本的理解表达出来,达成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的两大素养。

一、概括内容,练笔中的词语链接

文章内容的概括,常常是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文本言语为语料,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梳理。这种言语实践,如果将其与随文练笔结合起来,也不失为一种让语文阅读课堂更为有效的好方法。

如《我是什么》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文章脉络清晰,采取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读起来亲切自然,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文中的我会变出什么?先让学生自己读,圈出变出的东西,教师相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之后,再请学生用一句话串联起来说一说,我变成了什么。这概括文章内容式的训练,既能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我”的变化多端,还能用训练学生用概括的语言,用不同的言语表达同一个意思。有学生这么说:“我会变成汽,云、雨、雪和雹子。”也有学生说:“我会变成汽,会变成云,又会变成雨,还会变成雹子和雪。”还有学生说:“我不但会变成汽、云,而且还会变出雨、雹子和雪。”

又如《丑小鸭》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文本语言清新、词句生动,用词准确,字词极富表现力,它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丑小鸭形象。对着童话这种体裁的内容概括,可以借助于生动的图片。教师可以分别出示丑小鸭出生图、丑小鸭遭家人欺负图、丑小鸭在外流浪图、丑小鸭变天鹅图四幅图,并设计如下训练:有一天,( )出生了,在家里,它遭到大家的( );在野外,它遭到其他动物的( ),冬去春来,它竟然变成了一只( )。

这种开放式的概括内容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提高了孩子们用概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模仿文本,练笔中的品词析句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小学生的语言习得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性练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练笔方式。模仿文本写话,既降低了学生写话的难度,又让学生在学习模仿过程中轻松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且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好多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课文独特结构,布局合理,观点新颖,思想深邃,都是仿写的好材料。

在学习《丑小鸭》第二小节丑小鸭到底丑在哪里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第二小节中找到描写他“丑”的句子读一读。(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这种句式进行内化,为了突出丑小鸭的“丑”,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那我们看看其他小鸭子长得怎么样?你能用上“他们的毛( )的,嘴巴( )的,身子( )的。”这个句子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吗?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文本的写作方法、表达形式,并将内化文本语言运用于言语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卖木雕的少年》教师可以抓住重点词语“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等词语来认识非洲木雕,感知非洲精美木雕,并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发现非洲木雕的写作方法是先总后分,先概括再具体,从而为进行初步地总分结构的仿写做准备。在品词析句,概括方法后,教师出示其他非洲木雕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仿写:( )的木雕真是( )啊!你们瞧,( )。引导学生先填上你给木雕取的名字,再用上概括木雕总特点的词,最后从外形、颜色及用处去具体描绘一下木雕。这样的段式模仿是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运用典型,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表达方式,丰富语言,段式练笔应当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运用性的语言训练模式。

三、发展思维,练笔中空白捕捉

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会留下心理、语言、场景的空白,这些空白之处常常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也就是这些空白往往能够成为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捕捉这些空白之处,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主动探究,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发挥想象,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让学生根植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根植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行补写。这样的补充性练笔,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练笔更加有效,又增强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夯实了写作基础。

如《假如》,这是一首儿童诗,课文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进行设计: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 ),再也不会( )。这个句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的课堂教学,更进一步地点明了诗歌的题眼,主题的升华。

在教《将相和》一文时,我让学生们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这一段时廉颇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蔺相如当时的态度。这些在特定的情境中小练笔,内容和课文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通过这样的练笔形式,不但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课文的内容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披文入情也更有重要得意义,因此,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四、诠释内涵,练笔中的文本研读

教师在引领学生徜徉于文本呈现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里,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还要品析语言的内涵,更要把握时机,指导学生一边品析内涵,一边进行练笔,而这样的练笔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题目往往是“文眼”。如何让学生将课文的内涵和课题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诠释深刻的内涵,这就是练笔的一个契机。如《桥》,这是一篇小小说,文体非常特殊,文中多用短句。而桥不仅仅指的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更指的是一座生命桥。文中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老汉的光辉形象,课文通过洪水的无情,群众的慌乱来反衬着老汉的威严、冷静像山一样的伟岸。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老汉做足文章,重锤敲打,突出重点。把重心聚焦在“体会感情和表达形式的关系”上。

如:理解老汉怎么受“拥戴”。 让学生联系生活,例举老支书在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汉是怎么做的,并相机出示小练笔的句子:播种时节里,当有村民缺钱买种子时,老汉总是( );狂风暴雨里,当村中道路被洪水冲毁时,老汉总是( );寒风瑟瑟中,当孤寡老人缺衣少食时,老汉总是( )。使学生对“拥戴”这词的解读具体了,形象了!老支书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也饱满起来了。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著怎样的内心世界呢?找准时机让同学们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阅读教学中的练笔 ,就是习作的基础,是沟通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的桥梁。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拓宽,为培养作文能力、独立创造能力奠定基础。总之,恰当的练笔可以让学生在独具个性的自由表达中放飞心灵,让阅读课堂更有效。

猜你喜欢

丑小鸭木雕老汉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老汉粘蝉
刘老汉的烦恼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
我很丑,但我有梦想
木雕鱼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