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的现状分析

2018-09-27俞洁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文本内容小学生

俞洁

一节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是由文本解读的好坏来直接决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灵活自如地对课堂进行把握,就要先深入地对文本进行解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对文本解读这一基本的技巧进行把握。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基于理论知识,浅谈文本解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文本中蕴涵了许多可贵的知识文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对这些进行掌握。学生在对科普性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对文章中的知识进行掌握,学习的第一要务是“记得住,说得出”。这样的文章大多都是脉络清晰的,虽然一篇课文看着是寥寥千百字,可是其中所蕴涵的内容是非常深厚的。为了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切实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就要逐渐提高文本的解读能力,通过对文章中文段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进行掌握,来对文本的深度和厚度进行了解。

2.从拓展的角度来看,文本作为教师传播知识的一个载体,其特定的教学现实性和目的性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有的教材篇幅是不能够完整地对文本内涵进行诠释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对文本内涵进行理解,避免出现使文本的整体表现效果削弱的情况。如,《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对这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压力是比较小的,他们能够简单地对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解。可是,他们不能够自主地从另一个层次对文中主人公的感受进行体会,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利用视频教学,把当时紧张的情况直观地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对文本中的真实情感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体会,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二、立足实际情况,分析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1.教师漠视学生,对学生缺乏尊重。

在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文化的没落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幼稚、可笑是现阶段小学生带给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还需要被再教育和改造。许多成年人认为,等待成人就是小学生这个年纪唯一的价值,漠视、扭曲、压制小学生的情形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比比皆是,尤其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不尊重和理解学生。小学生虽然年纪比较小,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在学习的时候,由于生活经验非常的多样化,所以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很多样。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学习兴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多元化、丰富化地体会学生的人生情感。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地对文化知识进行获取,有效地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塑造。

2.教学标准过高,漠视学生的需求。

在现阶段儿童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标准过高也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往往都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比如,在引导学生对写作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选取捡钱包、扶盲人过马路、帮老爷爷推车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的文思和生活想法给予尊重,往往是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过度地要求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对文章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还会把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都提出一定的写作要求,如果学生不按照自己的思維来写作,就否定学生的努力,这样的话就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过分追求分数,忽视学生成长规律。

功利化取向也是现在儿童文本解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过于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在教学语文知识的时候,不深入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偏向于道德教化,没有把语文的文化内涵真正地传播给学生,对生活中的情趣、风趣、意趣等都进行了省略,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地对分数进行追求,而对自己童年的生活和情趣完全忽视。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文本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够趣味化地对文本知识进行处理,往往把一些不符合儿童心理的悲壮、悲惨、沉重的内容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一些“死人”的故事来对语文这门学科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训诫和规范,并不能够让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猜你喜欢

文本内容小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