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018-09-27楼剑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楼剑红

作为教师,大家都十分明白: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当善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不仅做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特定的时空中去,为学生开启通向成功的大门。现行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师在课程改革旅途中转变教学行为,要求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顾问、伙伴,成为文化的阐述者、市场取向教育的反思者、跨文化交流中的对话者和知识的构造者。新课程标准也同时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互动”“开放”和“创造”营造了平等、民主、宽松的課堂气氛,也为学生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证,同时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学生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表现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一、铺设学生“自动”的平台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为了调动这种意识,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各种信息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并给他们指明方向,避免盲目性。如,在教学《说不尽的桥》时,应该尽可能提示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去收集有关桥的科学知识、文学知识以及乡土知识,并且让他们将收集到的材料在班上进行交流,适当的时候辅之以有关“桥”的诗歌朗诵比赛或相声、小品表演等。

这样,学生的兴致很高,热情高涨,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自动”是一个潜移默化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充电的过程。“自动”让学生打开狭小的窗、封闭的门,把自己和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自己站到一个广阔的平台上。在这里,学生会迸发出展示自我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虽然早已存在,但作为教师有时却熟视无睹,甚至轻易践踏,无形中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应该给学生一方沃土,唤醒尘封已久的思考种子,让学生释放出无穷的能量,跨出这关键的一步,由被动走向主动。

二、构筑学生“互动”的舞台

“互动”应该是一种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当然互动过程会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互动的积极结果,同时也希望利用“互动”消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零关注”现象,不使学生有“零体验”的感觉。如,在教学《感受自然》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交流一下对四季的感受,再让学生具体描述自己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风景。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闪亮登场,不被冷落,消除他们的怯场心理,增强他们的发言欲望,让成功者挥洒自如,让沉默者学会妙语连珠,不甘当配角。在“互动”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擦出了灵感的火花,碰撞出了思维的亮点,促进了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学生参与面也大大提高了,情绪空前高涨,这种互动由于是双向的,更易于教师把握学生的脉搏,透视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宏观上对课堂进行调控。

三、驾起学生“联动”的看台

互动,为部分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这一机会,所以说“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捕捉到七彩的阳光,可以布置学生或个人或小组根据提供的情境,也可以自编自组材料在课堂上以说议的方式展示自我。学生大多跃跃欲试,踊跃参加,他们各尽所长,或利用“辩论会”的形式,或利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就某一话题做精彩表演。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常让课堂妙趣横生,也让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示,甚至有时老是做“观众”的学生也会勇当配角,或出其不意地小露一手,使大家刮目相看。

在“联动”中,即使是再懒惰的大脑也愿意去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关键是摸准学生的兴奋点,找出学生的动情点。“联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主角的机会,让每一颗星都有飞翔的可能。

总之,合理有效地控制各种因素,切实有效地组织各种活动,科学地驾驭课堂教学,定会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搭台,应以开放的观念为基石,以先进的思想为载体,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旗帜,以教师角色的转换为突破口。学生唱戏,可以让学生呼吸新鲜的空气,释放鲜活的生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