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2018年北京高考英语试卷

2018-09-27李琳琳

中国教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题干流浪汉介词

李琳琳

2018年英语高考是北京高考历史上首次将聽力部分独立出去,实行听力一年两考、上机作答这一机制。考生一年有两次机会(高三学年的12月和3月)参加听力考试,自主选报,听力考试当月出分,两次考试取成绩最高的一次。英语高考笔答部分考试时长100分钟,共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及赋分如表1所示。

由于之前的高考卷含听力,部分听力较好的考生通常边做听力边做单选,随着听力独立出来改为机考,学生在笔答考试时明显感觉时间吃紧。或许因为考虑到北京英语高考模式仍处在改革初期,所以本次试卷选材和2017年高考相似度较高,考生普遍反映对试卷所选话题比较熟悉,试卷整体难度与2017年趋平。尽管如此,学生仍普遍反映机读部分有难度,问题主要集中在完形、阅读D篇和信息还原上。

整体而言,和2017年相比,2018年北京英语高考卷考点比例分配更加合理,题干信息支撑更强,完形语言难度增加,阅读篇幅梯度明显,D篇文长题短,信息还原题干阅读量明显加大,机读部分对考生的答题速度有严峻考验。以下将按题型分析2018年北京英语高考试卷的各个部分。

一、单选:语境丰富紧跟时代,考点全面线索明显

和2017年相比,2018年的单选题干语境创设更为丰富,涉及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凸显了英语的工具性。除日常生活外(Q1、10、11、13、14),语境还涉及环保(气候变化Q2、绿色出行Q5)、科技进步(高铁Q7、信息时代Q12)、中国传统文化(丝绸之路Q3、中秋节Q6)、立德树人(志愿者Q4、救灾援助Q9、积极应对困难Q15)、灾害防范(Q8)。

单选考点覆盖全面,题干中答题线索明显,考点分布与2017年基本一致,增设了一道时态,减少了一道状从。具体来说,时态、从句、非谓、情态、虚拟、介词、祈使句比例为4∶4∶3∶1∶1∶1∶1。表2为试卷中所考查的时态题及对应答题线索。

介词题难度相对较大,同2017年考查方式类似,介词题都铺设了陷阱,乍看之下极其容易,仔细思量其实另有玄机。

14. —Good morning, Mr. Lees office.

—Good morning. 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________ next Wednesday afternoon.

A. for B. on C. in D. at

此题答案为A,make an appointment for next Wednesday afternoon 译为约在下周三下午。考生易错选为on或in,或因为受in the afternoon这一词组影响而选择in。但是,由this、that、last、next等引导时间词时,前方无需介词。此外,句意并非在下周三下午才做预约,而是说现在就约,把时间约在下周三下午。

二、完形:立德树人传递善意,词句理解答题关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完形选题通常多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倡人们发现身边的美好,并将善行传递下去。回看过去六年的完形(2017年高考完形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为无家可归的人们寻求帮助,鼓励大家进行爱心接力,传递善意;2016年讲的是在大雪封山急需疫苗救治病患的情况下,人们驾着狗拉的雪橇接力传递疫苗的故事;2015年讲述的是搬家第一天弹钢琴庆祝,结果收到邻居便条抱怨太过吵闹,后来办了派对化解邻里间误会的故事;2014年讲述的是帮助新来的同学融入班集体的故事;2013年讲述的是虽然女孩儿视力有问题,但坚持练习体操,从不轻言放弃的故事),可发现探讨的主题语境逐渐从人与自我过渡到了人与社会。

2018年北京高考完形为记叙文,选自英国地铁报(Metro)2017年12月的一则新闻,讲述了流浪汉拾金不昧的故事。某雨天,流浪汉看到一辆未关车窗的车内放有钱包,怕钱包被盗,在雨中等待车主两小时。苦等无果,便拿着钱包去警局寻失主。车主获知事件经过,将经历分享到脸书(Facebook),为该地区流浪汉筹钱,最后流浪汉得到了许多工作机会。

选文妙在彰显了主人公在压力之下依然能保持善心,凸显了做善事的纯粹,更易于激发大众的共鸣和关注。此外,有别于前几年选文中介绍完善举后立刻发出号召,本文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事件并未在物归原主这里停下,车主得到帮助后转而为流浪汉募捐,爱心传递持续进行。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发起的募集善款活动并非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一个群体,且筹钱并非终点,为流浪汉们争取到工作机会更为珍贵。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流浪汉终归还是需要自食其力生活下去,选文立意高远,十分有教育意义。

题目设置方面,所考查的词性含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比例为6∶6∶3∶3∶1∶1,相比2017年(7∶6∶5∶0∶1∶1),增加了对副词的考查,覆盖面更为全面。完形选篇语言比较地道,词汇及句式结构难度稍大,会使考生感觉答题不够顺畅。此外,文章一上来并未直接叙事,而是进行了一段相对抽象、偏总结性质的评论,不易上手;以第一段为例,Q16备选词汇urge考查的并非考生所熟悉的动词词义“敦促”,而是其名词词义“强烈的欲望”,与上文的temptation对应。具体如下:

For many, finding an unattended wallet filled with ?400 in cash would be a source(来源)of temptation(诱惑). But

the 16 (urge) would no doubt be greater if you were living on the streets with little food and money. All of this makes the actions of the homeless Tom Smith 17 (even) more remarkable.

本段译文:对很多人而言,找到一个装满400英镑现金且无人看管的钱包都会是种诱惑。而这种欲望对于无家可归、既没食物又没钱的人而言,无疑会更加强烈。这一切使得无家可归的Tom Smith的举动更为不同寻常,引人注目。

三、阅读:梯度明显文长题短,细节语篇提示定位

2018年高考阅读的一个很大回归,是所有阅读题目都添加了题目(2017年所有阅读均无标题,但2013—2016年基本都有),C篇也配上了相应的图片,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语篇知识及认知策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認知策略第6条:根据篇章标题、图片、图表和关键词等信息,预测和理解篇章的主要内容)的重视,以及想要为考生搭设解题台阶的意图。阅读文章具体体裁和题材如表3所示。

前四篇阅读字数和难度上基本依次递增,题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猜测词义、观点态度。细节理解题超过半数以上,在做这类题目时,锁定题干所涉及的具体对象,回到原文定位该关键词,认真细读其所在段落及句子,便可找出答案。题目设置通常会对应文章顺序,比如前两题对应文章前半部分,后两题对应后半部分或者全文,无法确定出处的时候可用该办法缩小搜寻范围。

五篇阅读的文字总量从2017年的2155词增至2348词,阅读D篇文章493词,为北京英语高考史上最长阅读,但题干仅为105词,难度不大。七选五题干共129词,为北京高考史上最长题干。考生本来做到机读最后部分就紧张,再加上这两部分字数较多,所以虽然实际上题目本身并不难,但在有限时间内做好题目着实不易。

四、书面表达:引导树立文化自信,给足空间很接地气

应用文考查的是建议信,为外国友人推荐北京的大学及他需要做的准备。情景作文考的是接待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茶文化。如果说完形和阅读A篇在于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阅读C、D篇侧重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客观看待事物发展,那么书面表达旨在帮助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应用文相较于2017年高考,更接地气儿,每个高三考生都有自己心向往之的大学;作为北京人向外国友人介绍自家门口的大学,不仅有的可说,而且无比骄傲。命题的另一大亮点在于给足考生发挥空间,每位考生拿到试卷之后都会觉得有的可写,但是写出来的思考深度和语言质量各有不同。通常来说,小作文评分主要看三点:(1)准确度,准确翻译题干信息及要点。(2)交际性,首尾均要体现交际,时刻为他人着想,礼貌得体。(3)逻辑性,通常每个要点一段,先写主题句(即翻译要点),然后逐条罗列所述内容,如果罗列的内容能体现出不同层次最好。比如建议对方做的准备,可以从学习、生活等不同方面来说。

2018年情景作文考生并不陌生,四幅图的内容与2015年北京高考(跟民间艺人学捏面人)、2016年东城期末(带外国友人学书法)如出一辙。四幅图的要点如下:图1,参观茶室;图2,展示茶道;图3,留学生体验茶道;图4,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命题并未给出茶具等展示茶文化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给考生留了充足空间,写出文章不难,但写出高分文章不易。能否在图2、图3中描述要点之余加上生动的描写,能否在文中点出茶文化的历史及精髓,将会是拉开作文区分度的关键。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zgjssjh@126.com

猜你喜欢

题干流浪汉介词
数字算式
介词不能这样用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爱情从这里开始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过犹不及
介词填空专练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