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生本智慧课堂理念运用到模拟实验教学

2018-09-27何淑仪

中国教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个性化实验

何淑仪

生本智慧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做到先学后教,教师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而模拟实验教学则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主导者角色,亲身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手脑并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体现了生本智慧课堂的核心。

模拟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方便、快捷地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又能降低实验成本,帮助学生在课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热、课后利于学生进行实验复习和重现、考前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复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个性化学习,做到真正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头脑,实现真正有效的、高效的实验教学。本文以“燃烧和灭火”为例,进行具体讲解和分析。

一、课前学案导学:推送学习任务单,进行微课对比

1.推送学习任务单,课前自主学习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现象,通过这些知识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提高实验成功率,避免资源浪费。然而,实验中定会有些学生在基础知识预习不足的情况下实验难进行或失败。通过课前学案导学、平板推送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模拟实验室,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在课堂教学前进行个性化操作与探究,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巩固实验知识,同时避免相关实验素材的浪费,提升对实验的熟悉程度,提高实验成功率。为此,课堂教学中凡是涉及实验的部分,都应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细则等一系列实验相关内容,让学生利用模拟实验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紧密联系,内容涉及能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它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本节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从文字理解上看知识点较浅显。但是如何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可借助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辅助(模擬实验教学)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使得课堂效果最大化。

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推送学习任务单到学生端上。进行模拟实验前,学生根据学案中预习导航的内容,明确实验内容、探究方法及实验细则,梳理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利用模拟实验平台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根据任务单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并对设计内容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原理,理解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改良实验设计等,逐项剖析实验步骤的意图和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单后反馈到教师端。

2.微课对比,实现个性化学习

进行了模拟实验后,根据需要和教师提供的预习微课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或是实验过程中忽略的地方,对实验进行再次梳理,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并对存疑处进行标注,方便在课堂中对相关地方进行研讨和质疑。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现象,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必要时再进行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准确率。

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单反馈出来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进行“再”备课,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由于学生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前反复操作与练习,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巩固实验知识,提升对实验的理解程度。这样,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降低对实验内容分析和讲解的重复性,提高课堂效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提升中。

二、课堂互动助学:课堂小组实验,合作探究

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该实验过程的步骤、细节及注意事项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确课堂探究目标,经过快速预习展示过程掌握学生学情,就可以大胆放手地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了。

1.分层式自主探究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及实验室曾出现过的燃烧现象,结合微课预习内容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进行猜想,以自身的预习情况为出发点,可自主地选取探究模式。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选微视频式实验讲解,然后根据微视频的讲解内容完成实验探究;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根据预习所学,在模式实验仿生平台上自行组装实验仪器,根据实验内容进行探究。最后,师生总结实验结论,得出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小组合作探究

每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蜡烛、烧杯、沙子、水、剪刀、湿布、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学生在自主探究环境已经掌握了燃烧的条件这个知识点以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现有材料进行灭火的探究实验。在学生进行个性化小组自主实验探究中,教师要利用平板电脑下发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根据理论学习了解的情况,对实验的难观察处、易忽略处进行重点观察,紧抓实验细节,必要时可以利用平板录制功能将实验重点、难点记录下来,反馈到平台上,使得实验事半功倍。

探究实验结束,教师可以让小组进行展示。展示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视频进行解说,同时归纳他们灭火所使用的原理,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该小组的展示进行质疑、提问和评价,促进小组成长。

三、课后活动促学:利用学教方案,进行课后提升

在课堂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探究后,学生可以在订正数字化导学稿、实验报告书写等反思学习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疑难点重新进行实验演示,强化实验基础,从而加深实验印象,再次重温实验过程中错过的小细节,利于实验理解。

教师根据学生订正数字化导学稿以及实验报告的修正情况,预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设计题型、难度不同的两套题到云平台(第一套以客观题为主,直击知识点,第二套多种题型相结合,检测能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题目进行检测。善用翻转课堂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归纳整理功能,快速了解各学生对课堂的吸收情况并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

模拟实验教学实现了生本智慧课堂的内容选择优势。它打破实验难度壁垒,利于实验“全覆盖”;减少实验中的危害,规避了实验风险;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经过课堂教学或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对实验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自主深化和提升的能力。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学教方案,会为学生推送灵活度更大、逻辑性更强的变式题和提高题。学生在完成课后提升或实验报告书写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疑难点进行“再”实验,或是利用模拟实验平台对实验进行变式的再设计、再组装、再探究等,可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真正将知识内化为己用。

中学是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实验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模拟实验可以快速、高效地对实验进行情景模拟,更好地协助我们在真实情况下的实验操作。学生利用模拟实验进行个性化设计、研究性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做到先学后教,教师再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个性化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设计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以模拟实验教学的“活”促进生本智慧课堂的“灵”,使之相辅相成,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

zgjssjh@126.com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个性化实验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模拟实验在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的开发步骤及原则
最酷的太空实验
同桌宝贝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