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活 讲究逻辑

2018-09-27苏素

关键词:高考作文逻辑生活

苏素

摘 要:从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总体情况来看,部分考生作文呈现出对“浙江精神”的内涵有较深刻的认知、对蕴涵“浙江精神”的素材有较丰富的积累、对“浙江精神”有自己较独特的体验与思考等亮点,但也存在着有“浙江”无“精神”、有事例无逻辑、有想法无素养、有胆量无常识等问题。这提示我们,2019年高考作文的备考,要加强审题、扣题训练,重视逻辑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备考;生活;逻辑

笔者有幸深度参与了浙江省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其中的“刀光剑影”“高歌悲吟”依然历历在目,思考颇多,受益颇多,今汇小文,立此存照。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秉承浙江一贯的命题风格,集人文性、现实性、思辨性于一体,是一个紧扣时代脉搏,符合主流意识的正能量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关注历史、关注时代、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在继承和创新的实践中承担时代使命,具有很强的思想引导性,题目本身就是浙江精神的生动体现。

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作文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部分考生对“浙江精神”的内涵有较深刻的认知。他们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浙江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甚至能对浙江精神、浙江文化和浙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地分析阐述。如一考生从浙江文化孕育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反哺浙江文化,二者又创造浙江传奇、推动浙江发展的角度阐述,表达了浙江精神、浙江文化的独特思考,很有见地。

二是部分考生对蕴涵“浙江精神”的素材有较丰富的积累。考生掌握了大量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浙江人物的素材,从过去到现在,从人物到事件:文化名人如王羲之、林逋、王阳明、叶适等,体育明星如孙杨、傅园慧等,政商大咖如马云、邵逸夫、包玉刚等,感动中国浙江人物和浙江骄傲人物,屠呦呦、吴菊萍、王钰等;生活素材如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高考改革等;地域素材如乌镇、西湖、丽水、义乌、温州等;还有“两山理论”“五水共治”“共享单车”“最多跑一次”“淘宝与支付宝”“西湖大学”等具有鲜活时代感的素材。这部分考生列举丰富,分析到位,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浙江文化的自信。

三是部分考生对“浙江精神”有自己较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他们在理解浙江精神的基础上,能用浙江精神指导人生实践,畅想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愿景。如有考生写道:

所以,在求学路上,铭记知行合一的教诲;在经商路上,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在从政的道路上,莫忘经世致用的深刻。这就是,我该做的,也许不伟大,但一定不平凡;也许不显达,但一定不卑微;也许不高贵,但一定不辱没先人寄愿。若每个人为了家奋斗,那么,不论浙江,甚至中国都为之生辉。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未能交出满意的答卷。笔者梳理了一下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有“浙江”无“精神”。部分考生写的是浙江的人、浙江的事,但人和事的背后没有折射出浙江精神,或者折射的不是浙江精神。从阅卷反馈来看,偏离题作文、套作不少:有的完全不顾材料语境,写对高中三年的反思、十八年来的回忆或忏悔、父母之爱等等;有的把材料語境之外的关键词,如勇敢、自信、理想、初心、创新等硬贴上去;有的在审题时只抓住材料中的“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去写高考,写自己将来怎样面对人生,规划将来等等;也有对“浙江精神”理解有误的,譬如有考生认为“经世致用”就是“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的意思。此类作文基本定为四档、五档、六档,甚至一些文笔好内蕴深刻的文章也因偏离题意被判30分以下。

二是有事例无逻辑。部分考生罗列了浙江的人物、故事、案例,而在展开论述时缺少思辨性,或者在写作时只是简单堆积事例缺少分析,论证缺少层次,缺乏基本的逻辑梳理和架构,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形成说服力、感染力。比如有考生举几个有浙江精神的人或事的例子,然后说,“这就是浙江精神”“这就是浙江传奇”,最后说几句“我们要发扬……”之类的话,从已知到已知,从材料到材料,只是围着关键词打转,“在平面滑行”,看起来像论述文,其思维仍是叙述文,因而整篇文章缺少思想的深度。

三是有想法无素养。部分考生的文章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立意也有高度,但基本素养不够,文史知识不清,材料引用出现硬伤,让文章大打折扣。有时间“穿越”的,如宋、明期间的王羲之等;有地域上的张冠李戴,如把孔子、毛泽东、周恩来、袁隆平、郑渊洁、陶行知、南仁东、陈奕帆、钟扬、杨科璋等说成是浙江人;有文化常识的错误,如鲁迅写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陆九渊的“知行合一”等。胡乱选材,甚至胡编素材,暴露了学生在历史文化方面素养的欠缺。

四是有胆量无常识。部分考生,剑走偏锋,想另辟蹊径,竟然否定浙江精神,质疑高考命题老师的水平;也有考生称自己不做弄潮儿,用大量笔墨批判浙江精神有违人的内心自由,并认为是“打鸡血”;还有的考生大力批判浙江造假、碰瓷、虐童事件等不文明现象,控诉浙江的发展史就是造假欺骗的“血泪史”;还有考生持消极悲观的论调,大力倡导各种丧文化、佛系思想,提倡回归内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消极悲观的论调,对预置的“浙江精神”的正面论述有不利影响,完全丧失了高考作文就是社会导向的常识判断。

在惋惜感叹之余,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类:

一是重基础练习轻文章读写,言之无理。语文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它考的是积累,是语感,是鉴赏和分析综合能力。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作业成堆,阅读必死。长期高品位阅读的缺失,使部分考生对浙江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对浙江当代的发展也关注不够,因而对浙江精神的内涵无法深刻理解。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口号式文章。今年的优秀作文与往年相比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少一些功利主义,多一些涵养意识,多一些有思想深度、思辨色彩的阅读,要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

二是重技巧训练轻生活体验,言之无我。在有些考生看来,高考作文备考就是准备套路、准备技巧、准备素材,有“备”就无“患”了。然而,遇到今年这样的反套路高考作文题,这些考生往往束手无策,前功尽弃。在阅卷中发现:部分考生因思想认识上的肤浅苍白造成了作文上的“想当然瞎凑合”;部分考生的作文主题过于单一,笔下更多出现的是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没有“我”,没有“他”,没有“大家”,没有社会百态、国家大事乃至世界风云。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既要引导学生聚焦周围的人、事、景、情、理,升华学生体察人生、洞察人性的人文情怀,也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放得更加广远,要超越小我,写出“大我”,写具有磅礴之气的关乎党心民情、时代主旋律的黄钟大吕式的文章。

三是重模式模仿轻逻辑训练,言之无序。中学阶段没有开设逻辑课,教师也很少介绍逻辑的专业知识,导致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平时要么是“我手写我口”,想什么就写什么;要么是选择某种自己认可或熟悉的模式仿照,不管什么类型的作文都套用这种或这几种模式。逻辑是让材料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性因素,无论是素材的陈列、情感的铺陈,还是情节的演进、推理的过程,都需要按照逻辑去组织才会形成有机的整体。否则,给人的感觉就是堆砌、松散、寡然无味。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论述文写作的指导中进行必备的逻辑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框架的训练。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对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的备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审题、扣题训练。一些内蕴深刻的文章,因偏题得分在35分以下;一些文章,内容单薄,却围绕浙江精神阐述,就能拿到基准分。因此,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加强审题、扣题训练。审题切忌断章取义,切忌对材料中的逻辑关系置之不理。作文审题须抓关键词、核心词,着重注意材料中的高频词,如材料中“浙江”作为地域关键词反复出现6次,考生若只字未提“浙江”“浙江精神”,阅卷时作为偏、离题处理,那是十分遗憾的,这一点是要教给学生的。同样,扣题时也要尽可能将这一关键词、核心词放入题中、文中。标题是重要的点题处,如“时代与时俱进,科技日益发达”“克服困难”“人生之路”“人生旅程”“一棵果树”“小城故事”等标题加剧了作文的偏、离题,而“立浙江之本,创浙江传奇”“浙江精神,驰而不休”“浙江有我,我领浙江”“担浙江责任,许浙江诺言”等,则更好地诠释了观点。

二是重视作文的逻辑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建立联系,讲究逻辑,让论述走向深刻。如浙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能形成浙江精神?我们如何继承和践行浙江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他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大胆质疑,适度展开一些批判性思维。那种“并列式”“三段式”“拼凑式”的文章,铺陈得再多,也没什么思想价值。教师既要重视作文结构的逻辑训练、审材析据的多向思辨训练,也要重视作文语言的逻辑训练。如有考生写道:“孝固然重要,但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干到实处。”试问,前后分句的转折关系如何成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类“生成性资源”的作用,摒弃套作、拼凑的陋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论述文语言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经典读本,就像2017年浙江高考的人生“三本书”一样,既要关注有字之书,也要关注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温州大学俞磊教授说得好:“语文学习,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其本质之一,而关注家乡,是其应有之义。”引导学生外视世界,内视浙江,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关注浙江的文化历史,关注当下的浙江,积累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历史素材和现实素材。不难发现,50分以上的作文素材大多立足浙江、古今结合、典例铺排、表述精准,写出了纵深感。

四是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早在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就明确提出“文中有我”。“有我”旨在提醒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把作为个体的“我”的体验和思考的过程放进去。所谓“体验”,就是要达到内心感受程度最大化;所谓“思考”,就是要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写论述文作说理分析的时候,要努力从某个角度把自己切入其中。论述文的逻辑需要有强烈的情感来推进。否则,你所写的论述文就没有自己的感觉、感情和感悟。只有投入了自己的“真情”“真意”乃至“真魂”,才能让议论风生水起,即所谓的情理交融文自远。如有篇考场作文这样写:

作为一名浙江学子,如今的我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我在“浙江精神”的哺育中成长,也将在“浙江精神”的滋养中继续向前。过去的我更多停留在个人层面,而今的我,应将充盈自我,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将更加丰富的“浙江精神”作为引航灯。作为新一代的浙江人,我也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浙江精神”,让“浙江精神”指引我前进,也让我为“浙江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自古名贤数浙人,而今名贤也仍是浙人。“浙江精神”哺育我成长,我愿肩负起浙江人的责任,为“浙江精神”增添更多光彩,我愿与浙江、与中国、与世界相偕航。

朱伯石教授说,好文章的创作应该是“一个感知、內孕、外化三级飞跃的过程”。笔者以为,这也应该是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备考中教师指导和学生训练的方向。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逻辑生活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