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理心在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9-27高菊林黄俊婷李珊珊韦巧宁郭荣荣姚晚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同理医护关怀

高菊林,黄俊婷,李珊珊,韦巧宁,郭荣荣,姚晚侠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陕西 西安 710061,469904109@qq.com;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1;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信息管理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06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对医院和透析机器的依赖,加上高额的透析费用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短时间内无法接受自身角色转换,特别是首次进行透析的患者更是无法接受。此外,在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等各种不适症状以及皮肤、外貌的改变等症状,都对患者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一些患者产生消极绝望等负性情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当今医疗护理的人性化就是将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关注疾病,更要关爱作为社会个体完整的人[2]。同理心[3],又称共情、移情等,是指侦察和确认他人的情绪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反应。也就是说,同理心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会对方心境的心理历程。同理心关怀让医护人员设身处地地从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了解和体会患者的感觉、情绪,并尽量满足患者。为了给患者提供尽可能好的和低成本的服务,笔者所在单位在2016年10月开始进一步贯彻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护理部“强化护理服务年”工作重点,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加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模拟患者就医体验全过程,将同理心模式运用到透析患者的人文护理管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透析患者534例 ,男性257例,女性277例;年龄16~87岁,平均(56±7)岁。纳入标准:①符合K/DOQI指南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诊断标准;②以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主要治疗方式,选择长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治疗,每周透析次数2次及以上的患者;③患者本人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愿意接受同理心护理的各项措施及本研究所需进行的各项检查者;④填写书面知情同意书。对患者随访起点为2016年10月1日,随访终点为2017年6月30日,若追踪期内发生死亡或退出血液透析即为观察终点。排除标准:①老年痴呆或/和精神疾病;②听力障碍或/和视力障碍;③伴有严重心脑血管及肝肺等器官的原发病;④严重躯体疾病影响参加调查者;⑤肾移植前的肾功能衰竭或移植后排异反应使移植肾无功能者。

1.2 研究方法

首先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按照初次透析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265人实施同理心关怀护理;对照组269人实施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和病程、病期均衡可比。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

对观察组实施同理心关怀护理。①前6次健康教育内容同对照组;②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4],患者进入透析室后医护站在患者的角度,将心比心,以关注、理解、尊重的态度与患者沟通[5]:如果是青少年透析患者,我们将其分配给比较年轻的医护团队。年轻的医护团队朝气蓬勃,富有活力,将心比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针对青少年患者渴望回归社会的心理,医护可与同龄患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建议其多参加自身感兴趣的活动,建议透析期间选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于上班的透析患者可以给予透析时间上的照顾,放在夜间和周末透析等。中年透析患者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是家庭的支柱,医疗费用较为昂贵,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长期血液透析造成生理功能下降,无法正常参与到工作中,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将此类患者分配给同龄或年资高的护理团队,此护理团队可以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家庭、老人、孩子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帮助患者解决一些治疗及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患者从心理上产生认同及信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老年透析患者由于年龄、费用的问题可能会抵触临床治疗,此类患者可以分配给家里有老年人并且和老人相处和睦的医护组,态度和蔼地与其沟通,增加亲切感[6]。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KDQ生活质量量表》是Laupacis等1992年研发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是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的特异性问卷,一共包括5个维度,含26个相关问题,每个小项的计分方法为:总是(1分)、大多数时候(2分)、很多时候(3分)、有时(4分)、较少(5分)、偶尔(6分)、无(7分),最终各维度计分求平均值,所得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此量表由黄小妹等对躯体症状的项目进行了部分调整[7]。

抑郁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8](W.K.Zun编制,1965年),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总分20~80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SAS标准分≥50分为有抑郁症状,轻度抑郁:53~62;中度抑郁:63~72;重度抑郁:>72。

实验室血液中的生化指标。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标本2毫升,1小时内送化验室,检验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钙离子浓度及血清钾离子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组间生活质量、抑郁情况以及生化指标比较时,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对比采用卡方经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同理心关怀可以间接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增加血液中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提高透析前的血钙水平,降低抑郁评分、减少透析前血钾水平(P<0.05),见表1。实施同理心关怀的观察组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的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开展“同理心关怀”服务技术,改善了医患关系,体现了人文和伦理关怀的真实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1 同理心关怀能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系

钟南山院士在《医学人文要在临床结合上下工夫——在“医学人文与医学临床整合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医学人文可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对生命的期待,渴望治好病,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能动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来自医护对他的态度和预测。

本研究通过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医护根据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的同理心关怀护理,运用伦理学的标准,从患者进入透析室后医护就站在患者的角度,将心比心,以关心、理解、尊重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使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制定个体化管理目标和方法,增强其控制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同理心关怀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说明同理心关怀可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对医护患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这与汪小冬[9]等、刘汉龙[10]等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指出,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使其建立相互信赖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11],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一方面可以让患者体验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给予患者一种心理安慰和伦理关照,使患者不会产生悲观、消极等情绪,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便于医护患沟通,增强医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护理人员通过给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及护理技巧,专业的解答等,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同理心关怀能够充分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贯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医护人员对患者应该做到全方位负责,为患者提供一个连续性、全程的护理服务。这要求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断更新服务理念,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尽量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客观地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方式[12]。由此可见,同理心关怀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通过同理心关怀后,能有效降低血透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能有效改善血透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能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和患者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郭刚[13]的研究指出同理心关怀能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只有充分把握同理心关怀,才能深入理解患者感受,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根据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照护技巧,运用同理心护理干预,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尊重患者的情绪反应,将心比心与患者产生共情,提出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和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临床生化指标,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同理医护关怀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滑落还是攀爬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