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穷孩子富孩子》灯光设计浅析

2018-09-26刘凤恕

神州民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光景光色

[摘 要]结合案例,从舞台结构、灯位布局、切割空间、灯具裸露等几方面谈灯光的创作体会。

[关键词]舞台结构;时空转换;光景;光色

该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台现实题材的话剧,由广东省文化馆指导、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文化站出品。以一个普通的劫持人质案为切入点,通过近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讲述了因贫富差距而引发的人质劫持事件,再现了案件发生以至结终的全过程。

此剧以现实情境关照人生,以人文关怀品读当下,编剧李新华用艺术的手段、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以蓝天亮、牛聪两个穷孩子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在改革开放初期从家乡来南方寻梦,结果却截然不同,高度关注了不同农民工群体在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诉求。此剧是一个人质劫持事件,但通过蓝天亮与牛聪两组穷富人物对比,反映了当代人不同的穷富观,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发人们对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贫富差距所引出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本剧的舞台属于一景多用,主体舞台结构不变,为废弃的工厂形象。通过平台的变幻组合、前区吊景的流动转换、天幕区的弱变化,并辅以影像的手段在舞台上实现立体的多空间。

本次灯光最大特点是采取了灯具裸露的方式,让灯具完全暴露在观众的面前,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废弃工厂的舞台形象,同时也让舞台表演空间更加立体和生动。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利用灯光切割舞台空间,让不变的舞台结构通过灯光的处理形成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为舞台更多的时空转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设计的历程,谈谈本次灯光创作的体会。

演出时的舞台气氛图

一、前期设计构思分析

灯光设计前期构思的主要依据是剧本和舞美方案,本剧导演陈才说:“我要舞美、灯光在这个虚拟的戏剧舞台上营造真实的现场感”。从时代背景,剧本层面来说,废弃工厂的繁琐工业结构,其实寓意的是中国整个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大发展中的对于人精神世界强烈挤压,也非常符合剧中人物牛聪内心扭曲的穷富观。

此剧是通过小梅和涛涛两个孩子(穷孩子和富孩子)构建了一个童真的世界,用孩子与成人不同的穷富价值观所产生的行动与对话形成两条不同的主线进行强烈对比,让我们看到当下社会中成人对物质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精神的追求,呼唤成人世界道德精神系统的重建,这是一个具有沉重感、压迫感的反思。匪徒在劫持了孩子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走进了一间破烂的废弃工厂。

废弃的工厂成为舞美设计的主要支点,本剧舞台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地还原了废弃工厂的形象及结构特点,并且强化营造一种钢铁森林的气氛。灯光的灯位结构布局正是根据舞美的这一特点确定下来,决定采用外露式灯位布局,让灯光能够更好地辅助舞美完成舞台气氛的营造。

舞美效果图

二、裸露式灯位结构分析

本次灯光灯位的布局具有两个非常规的做法:一是采用了灯具外露的灯位布局;二是选择了高度可调的灯具悬挂方式。借鉴废弃工厂存在很多废弃灯具的事实,根据舞台艺术创造的需要,选择用三排黑色的PAR64筒灯,根据高低错落直接暴露在舞台上,在后区为了强化舞台气氛,选择一排大功率的回光灯、一排聚光燈也采用外露式安装方式。另外针对本剧的特点,三排PAR灯的位置可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高低调节,通过灯具位置的高低不同来辅助剧情气氛的需要。

灯位设置:本剧设置了一道面光,灯具选用26度成像灯10只和3台电脑成像灯,10只26度的成像灯均匀的铺满舞台约三份之二的演区,作为主要正面光源,提供主演区铺光和照明,同时单灯单号,便于分区控制。电脑灯选用带成像功能的切割灯,可以更换颜色作为面光的色光使用,也可便捷地切割演区,在舞台前演区的空间调度和分割上带来很大的可控性和灵活性。在第一道顶光设置了6只可变焦聚光灯,通过角度的调节同面光衔接,完成整个前中演区的基本照明需求。耳光也选用26度成像灯12只,每边6只,3只一组分成白光和蓝光两组,本剧夜晚场景较多,所以耳光蓝色光选用B808号天蓝色色纸,在提高色温的同时再罩上一层浅蓝色光,较符合夜晚时的真实的环境光色调。

效果光共三道,每道5台电脑摇头染色灯,共计15台组成,每只灯具独立控制,通过灯具位置和铺光范围的变化,对整个演区进行整体铺光染色,同时又可分演区提供造型光及气氛光,满足分区布光的需求。

本剧主演区并不大,前后距离为8米左右,且主要以人物造型光为主,故侧光相对简单,共设置了三道侧光,灯具选用1200W电脑摇头图案灯,可摇头变色,也可提供特殊的图案效果,从侧面对主要的表演区进行必要的光色补充。

在天幕区设置了天排和地排各一道,用于天幕区的景光,对主体结构的硬景进行整体或者局部的铺光染色。

特殊光:本剧特殊光采用较多,且多采用裸露式。主演区设置了三排高度可调的黑色的PAR64筒灯,光源为CP61半聚半散式,成陈列地暴露在舞台上,在主体结构的后区选择一排大功率15只大功率的回光灯,形成一排白色的强光柱,强化紧张的演出气氛。本剧还选用了30多个红蓝色防爆警灯,错落地悬挂在吊杆上,真实地模拟警灯的效果。

三、灯光对演出气氛的强化作用

本剧灯光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强化舞台气氛,辅助表演需要。如开场对整体舞台气氛的营造,使用后排的逆强光束直接冲击人的视觉,使得案发现场严阵以待的特警队、废弃的厂房气氛更加强化和紧张。

导演陈才说:“灯架与趴灯裸露的低位画面运用是一种创新手法,主要为了营造人物内心压迫、紧张的气氛,好的灯光、舞美设计是有意象与语汇的。”如牛聪独自抱着爱子独白一场戏,随着男主人公情绪的变化,依次亮起三排外露式PAR灯,让舞台气氛更加夸张化和意象化,通过灯光的语汇让人物内心情感表演更加饱满和生动。再如牛聪赶走阿贵一场戏,为了凸显二人躲藏之地的阴暗和现场的紧张气氛,直接将灯杆降到人物头顶高的位置,营造一种高度紧张压迫的氛围,让观众感觉到场上人物的内心情绪波动已经达到临界点,气氛极度恐慌、无助和失控。而在牛聪单身一人,肩抗儿子、手提钱箱给劫匪送钱送人质时,灯光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人物的照明光,而是通过艺术白色的逆光将人物的形象凸现出来,同时在整个的天幕区用红色的光进行气氛渲染,将牛聪通过内心的独白和斗争,最终做出这样的选择后走向危险时的壮怀和决然以及正气,用灯光烘托出来,让舞台的演出氛围和演员的表演情绪更加强化和凸显。

牛聪阿贵对白的舞台氛围

牛聪走向劫匪时的灯光气氛

在牛聪、蓝天亮、破门而入的警察三者对峙一场戏中,灯光在完成基础照明任务的同时,做了很多特殊手段的处理,如将天幕区处理成浅蓝色,象征着紧张的一夜后天色已经渐亮,也象征着黎明的一丝曙光,人物及剧情都发生了转变,有了真正能够回旋的余地。同时为了强化依然紧张的舞台气氛和警察攻入劫匪所在地的不易,让警灯做频闪效果的同时,用十几只激光笔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在牛聪身上,模拟真枪的瞄准仪,也让现场的舞台气氛更加真实。

四、通过灯光衔接演出、切割演区、转换时空

本剧共六个章节,每个篇章之间基本上没有停顿,一气呵成,之间很多的转场都是通过一束定点光将演区控制在一个人身上,演员的表演在继续,同时舞台上的换景也在尽可能的不可视范围内进行(为此我们要求所有的舞台切换景人员都必须统一黑色服装),当下一场的光亮起时,舞台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转换。如二场转三场时,就是通过一束定点光尽可能弱地投射在舞台前区的女主角身上,而中后区则同时进行舞台的转换,当舞台光再度亮起来时,舞台已经自然而然的转换到了第三场。

本剧也大量使用灯光进行演区切割和时空转换,通过灯光的控制和变化来调度和转换舞台上需要展现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从而推进剧情的发展和变化。甚至通过灯光的特殊手法凸显某一特定环境下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如在表现劫匪、取钱的孩子、警察以及家属三方紧张的对峙以及矛盾冲突达到一触即发的舞台氛围时,通过色温及光区的控制将舞台划分为三个演区:躲在角落阴暗的劫匪、楼下小广场上紧张的警察和家属、舞台中心高点上下来取钱的孩子。通过一束浅蓝色的斜侧光将劫匪的光处理成阴暗可怕的气氛;下来取钱的孩童则通过强烈的白色造型光将小孩子内心的无助和无奈凸显出来,并且通过亮度的强化将这里成为舞台的视觉中心点;而下方家属及警察区域则通过低色温的暖光源将家长见到孩子万般期盼的内心展现出来,同劫匪区和孩童取钱区的灯光气氛形成一种反差,但这种反差并不是很强烈,仅仅是将对峙的不同区域通过色温的差别区分开来,舞台的中心点还是都通过造型光的处理集中在下来取钱的孩子身上。

劫匪、警察及人质对峙的气氛

警察同劫匪对峙一场戏,则通過灯光的处理将舞台切割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使得平面的舞台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立体空间。

五、灯光同影像的配合

本剧灯光对影像的处理分为两方面,一是通过灯光的手段本身成为影像;二是灯光配合影像,让舞台语汇更加丰富。如在蓝天亮同牛聪对峙一场戏中,通过在舞台后区的地面上反投的电脑灯同真实的演员之间的配合,在天幕区形成类似放大的剪影的光影效果。再如在警察同劫匪对峙时,投影在透明的纱幕上形成破败的砖墙效果,而灯光则通过定点光将隐藏在砖墙后面的劫匪刻画出来,同时在上场门的前区形成区域光,将警察及焦急的家属勾勒出来,这里重点是要处理影像同人物光之间的光比关系,灯光的亮度控制在不干涉影像成影的前提下,完成人物的基本照明光即可。

结语

综上所述,灯光在一场专业舞台剧目的演出中,除却基本的照明铺光染色等功能外,完全可以通过设计师的创作,让灯光的语汇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甚至直接参与到剧情推进和舞台表演的时空调度中,让灯光真正融入到舞台表演当中,更好地为舞台演出服务的同时,也为整个的演出结构提供更多的参考支点和呈现手段,让最终的演出呈现因为灯光的语汇而变得更加生动和完美。

参考文献:

[1]金长烈.舞台灯光.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P150-165;

[2](德国)Max Keller.戏剧舞台灯光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4):P185-188。

作者简介:刘凤恕(1974—),男,大学本科,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研究方向:舞台灯光设计专业,工作业绩:

戏剧类:舞剧《沙湾往事》、《骑楼晚风》;话剧《红帆》、《共产党宣言》、《遥远的乡土》、《穷孩子富孩子》;粤剧《南海一号》、《疍家女》、《白蛇传-情》;西秦戏《马援伏波》;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西关小姐》、《香云纱》;歌剧《魔笛》等。

晚会类: 2008洛阳牡丹歌会、青岛奥帆赛闭幕式晚会、广州塔2013新春灯光秀、中埃文化年闭幕式等。

从业近二十年来设计的各类剧目及晚会近百部,作品曾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三次,话剧金狮奖一次,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及省艺术节等各类奖项。现任广东歌舞剧院任灯光设计师职务。

猜你喜欢

光景光色
漫长的瞬间
建筑工
论安冈章太郎《海边的光景》中的家庭
末日光景背后的地狱鬼岛
鸡舍LED光色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板上芯片集成封装发光二极管的光色检测系统
电视照明中光色的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