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琴科与小市民文学

2018-09-26齐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

齐芳

摘要:前苏联幽默讽刺大师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幽默方式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了一系列短篇小说,作品广受读者欢迎。左琴科以独具特色的语言手段、叙述方式和作品主题与人物形象为自己的作品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作家立足于十月革命之后的社会真实情景立足于市民生活,对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形象给予细致的描绘。

关键词:左琴科;小市民文学;主题群

中图分类号:15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8)14-0005-02

一、引言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是苏联优秀的幽默讽刺大师,“谢拉皮翁兄弟”成员之一,被誉为“苏联文学中唯一成熟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通俗,语句简短;题材方面多是以描写苏联社会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为主,往往暗含讽刺意味,使读者在读完其作品后陷入沉思。

要知道,左琴科在其短篇小说“引人发笑”背后带给人们的是对生活在当时社会的小市民的生活、行为、思想以及政府制度的一系列讽刺。

二、小市民文学概述

“小市民”文学,即围绕小市民的生活和思想状况等展开描述的文学现象。谈到“小市民”文学,不得不谈及与左琴科同时代的高尔基笔下的小市民形象。

高尔基在《谈谈小市民习气》、《个性的毁灭》和《论市侩》等作品中中都有对小市民形象的精彩描写,在文章中表达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深厌恶与批判。

契诃夫指出:“高尔基的功绩在于他是在俄国以及全世界第一个怀着蔑视和厌恶的口吻谈起小市民的人,他恰恰是在社会需要反对小市民的时刻谈及他们的。”而左琴科作为高尔基的同时代人,更加深入社会市民之中,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角度进行“小市民”思想和生活的“调查”。

小市民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是一个包括多种成分的城市居民的阶层,其中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小官吏、小职员以及自由职业等。在左琴科的笔下,小市民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革命后二三十年代的形形色色的市民的生活状况;左琴科描写小市民并未将其提高到政治高度,但是其创作的出发点却是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希望通过自己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思想主张可以感染广大市民。

左琴科描写小市民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其沉浸于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状态,揭示人们身上的市侩习气,通过揭露和鞭挞落后、丑恶的东西来呼吁市民们抛却旧时的落后、庸俗的思想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素质。

三、左琴科笔下的小市民主题

总体说来,左琴科的小市民文学主题又分为以下几类:爱情主题,酗酒主题,偷盗主题。

对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一方面可以清楚地展示作家笔下小目的则是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地突出作家想要表达的内容,将作家通过描写某一类别的故事所展现的思想进一步传达给读者。

(一)爱情主题

在20年代短篇小说《贵妇人》中,左琴科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揭示了女公民爱慕虚荣、嫌贫爱富、贪吃无度的资产阶级小市民作风,而同样讽刺了男主人公在爱人面前装模作样,实则穷困潦倒,生活窘迫,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来保障爱情的贫困知识分子形象。

故事的开始,男主人公格里高利·伊万诺维奇装作办公事的样子接近女公民,日子长了,两人模仿上流社会的人开始谈恋爱,却在看电影幕问休息之时矛盾激化,女主人公暴露了自己贪吃的本质,而格里高利则将自己的经济方面的窘迫表现得一览无遗。通过两人之间看似真实实则虚假的爱情,作者揭示了当时存在于小市民之间对待爱情的虚伪,哪怕是爱情这样神圣的事情,也因为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各怀鬼胎而无法存在。

(二)酗酒主题

《买马记》的主人公耶格尔两年之中省吃俭用,两年前他决定戒烟戒酒,只是为买一匹好马做准备。作者在文中强调,“你就是砍掉耶格尔的脑袋,他也想不起来酒是个啥滋味儿了”。进城买马的过程中耶格尔也是小心翼翼,讨价还价。马买到了,最终却在回家的路上,耶格尔因为买到马之后太高兴,进小酒馆喝了两天的酒。结果可想而知,喝酒把马“喝掉”了。——这便是小市民,酗酒的小市民,哪怕戒酒几年,可是只要一沾酒还是会将正事抛在脑后。

关于酗酒的故事在《地震》中也有详细的记载,雅尔达的皮匠斯诺普科夫嗜酒如命,在著名的克里米亚地震前夕他因为喝酒而睡在院子里,醒来之后发现眼前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我们的主人公竟然因为不认识眼前的场景而走出了雅尔达三十俄里!作者在文末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酗酒的思想感情——不要喝酒!醉汉连资产阶级也会去拥抱!

(三)偷窃主题

《诱饵》里面的女公民故意在电车上将包裹放在距离自己较远的地方等待小偷窃取,其目的却只是为了“计划”诱骗小偷,其做法被其他乘客评价为“就有这么些旧制度熏染出来的鬼老婆子!”女公民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诱惑小偷上当,可是谁能保证另一方面不会“诱惑”其他好奇心重的公民犯错呢?

《落网》中季莫欣诺车站附近的纺织厂连续五年都在丢失纱线,第六年人们进行调查的时候才搞明白是厂里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偷窃并不是“纯粹”或者是重大的盗窃,而是一些发生在小市民身上的日常的、因为小市民的心里积习难改,爱占小便宜的毛病几乎存在于每个小市民身上。

四、结语

一代幽默大师左琴科就是用小市民的口吻描述发生在周围小市民身上的事情,他们身份各异,心思各异,偶尔生活中还能弄出点搞笑的事情来。这是这些事情背后折射出小市民的生存狀况与心理动态,形象生动地将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状况展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