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18-09-26马春花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马春花

摘要: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对教材充分挖掘,倾心注力把传统文化优秀的因子展现出来,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们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有了提升,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人格修养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开播就吸引了不少观众,从而掀起一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紧接着《谜语大会》开播,随后《成语大会》靓丽登场,《诗词大会》更是刷新了收视率新高,让观众拍手叫绝、激情澎湃,也因此成为了涤荡同学们心灵的精神补给品。

中华的诗词博大精深,中国也是诗词的国度,但在物欲泛滥的时代,人们一边追求着物质的丰盈,一边却遭受着精神的贫瘠。这场诗词盛宴实际上是契合了当今社会对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传统文化值得继承,值得弘扬,而不是仅仅止步于屏幕,,如何把它传承下去,要另辟蹊径,将其渗进语文课堂教学中来,才是国之大计。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1.高智商的野蛮人

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是一种一举多得、立竿见影的高分速成法,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剥夺,不少孩子无意识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琳琅满目的练习很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则门可罗雀,即便家长急于买,学生也疏于读,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变得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人格修养

语文课堂原本应该是让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幸福时光的地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也“唯课本论”,围着分数转个不停,对于阅读理解、诗歌鉴赏、写作技巧等教学内容也只是浅尝辄止,纸上谈兵。只看重知识本身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外来文化“入侵”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外来文化,一副“洋派”作风,深谙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而将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抛之脑后,西风东渐的形势下,咱们骄傲的民族文化渐渐枯萎,被“大洋”湮没,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抢救,那么,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就会丢失,又拿什么去谈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呢?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针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及断层的现状,新成立的国家教材委员会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中大换血,增加传统文化篇目近40%,从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这种“部编本”的语文教材,在过去60多年间,中国从未有过如此高级别的教材工作统筹。高层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知晓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联系,然后灵活运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精髓。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剖析教材,对于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能创造性的加以理解,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教材时,能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作品中令人骄傲的文化特质,从而引导学生对作品中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科学价值观。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丰盈生命、锻炼再造的乐园。作为与日常生活脉脉相通的一门学科,必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实际,从生活人手,灵活创设所需情境,提供给学生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感知、体会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对他的的熏陶、滋养。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真实再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導学生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都要依靠和使用语言文字。因而,文字是最为重要的传承载体,,文字组成的古今经典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传统文化精华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地去阅读文学名著,好让学生从名著中更深入地感知并且领悟传统文化。这样不仅很好地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能在阅读过程中确确实实地让学生陶冶了情操,学会良好的语言表达手法,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孙悟空大闹天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等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幅,而教材中纳入的名著篇幅毕竟有限,也无从让学生真正感悟名著中的精华。为此,教师可以在完成这类教学内容后,鼓励学生自行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文学名著,并能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以便学生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更加地理解、内化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不仅仅包括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还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等的文化形态,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这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会为此共同努力,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充满朝气的校园里,吐新芽、抽新绿、开新花,结新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与被解读》

[2] 《论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王颖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