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阿拉伯语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8-09-25白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课程教学

白楠

摘要:基于“学习是社会性的知识建构过程”这一思想,高级阿拉伯语课程建设是个体在群体中经由一定的指导,通过一系列问题和任务逐步建构起认知实践的过程。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盘活包括教材在内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阿拉伯语教学课堂的语言性、文化性与思想性含量,带动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达成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级阿拉伯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229-03

自1946年北京大学开设阿拉伯语专业以来,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共有四十所左右的高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并在教学大綱、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兼具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教学体例。

在阿拉伯语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要持续发掘其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行性方面的发展路径,专业建设框架内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也要随之迅速转型,找到真正能够实施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课程建设的互动性与创新性能够极大地带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笔者从高年级的代表课程高级阿拉伯语为例,从其课程建设的理论背景、实施方案、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

一、理论依据

对于“知识”的理解的发展变化,使得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外语教学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结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认知—建构主义理念和社会认知理念。

伴随着认识论的发展轨迹,教学实践逐渐从原先的符号处理观点取向走向情境式观点取向,并建立一个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融合的有关学习的观点:学习是社会性的知识建构过程。高级阿拉伯语课程建设的开展,正是个体在群体中经由一定的指导,通过一系列问题和任务逐步建构起认知实践的过程。也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地提高阿拉伯语教学课堂的语言性、文化性与思想性含量,增加其丰富维度,达成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培养效果。

二、课程介绍

高级阿拉伯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阿拉伯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阿拉伯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本,以及评论、散文、小说、诗歌等方面的名家作品,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了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了阿拉伯语语言技能。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我们致力于建立将问题式学习法和项目式学习法有机结合搭配起来的教学模式。问题式学习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协作等方面的能力。项目式学习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三、教学理念与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高级阿拉伯语课程组分为两个教学组,即基于问题的教学组和基于项目的教学组,这两个教学组分别针对一个班级开展教学实践,在进一步提升学生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译水平,揣摩不同文本的阅读策略和语感的同时,两个教学组还有各自的重点目标。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组

1.高级阿拉伯语教学中,随着学习的深入,学术化的阿拉伯语原文语篇增多,复杂长句的增加使得“句法策略”及“语义策略”的运用格外重要。句法策略是指可以利用句子中的功能词、词汇的词缀、动词的句法功能等来对语句涵义进行甄别。阿拉伯语中的派生规则、词根性虚词等功能词以及动词本身所具有的屈折变化,都将对语句的理解产生关键的影响。语义策略是指可以利用长句中出现的实词进行意义的切分、利用上下文的语义功能、注意事件发生的次序、关注语句非字面涵义的理解等。

2.高级阿拉伯语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难度和深度都进一步加大,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图式知识对所阅读或听到的文字材料进行主动解码并重新编码就十分关键。学习者对与文字材料内容有关的知识知道得越多,也就是其文化图式知识越完整,理解就越透彻。因此,教师须多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积累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图式,更多地引入社会、时事、历史、政治、经济的相关信息背景。

3.在语言知识的习得与语言技能的锻炼之外,教师穿插介绍相关的文化概貌,有意识地提炼出语言现象中的一般规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启发其思考,可谓成功地寓语言、文化与思想于一课。这种潜移默化肯定在程度和范围上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但是对承载着永恒价值观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塑造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

(二)基于项目的教学组

1.高级阿拉伯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十分关键,应尽力渗透词汇所具有的七种意义类型,即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语体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其中,词汇的概念意义是根本;内涵意义是进行近(同)义词辨析的主要依据;语体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则与词语的使用关系很大。阿拉伯语词汇的历史纵向维度和派生横向维度使得单词呈现概念上的多层次性、内涵上的多面性及搭配上的多变性,课堂上应有师生就此共同研习的空间。

2.通过项目组的活动开展,深入探究三个层面的外语学习动机模式,即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语言层面包括与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目的语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该语言的实用价值等;学习者层面是指与学习者个体相关的诸因素,如成就需要和自信心两方面,后者细分为:语言使用时的焦虑、二语能力、过去经验的归因以及自我效能;学习情境层面包括内部和外部动机以及课程特定动机因素组、教师特定动机因素组和学习小组特定动机因素组。

3.通过项目组的活动开展,进一步充实学习社群的建构模型。一般说来,学习社群应有如下的基本要素: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学校要与学生的其他社群有联系,而不是制造身份冲突;课程内容与应用相关课程的社会环境之间,不应存在人为界限;建立一个主题为本和跨学科的课程;课程和评估都要具有透明度;课程须树立视学习为“深化过程”的观念,而非“知识累积”的观念;善用各类社区资源作为学习资源。

四、教学方案与设计

1.问题型教学学习方案设计为:(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研究小组讨论的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解决建议,明确考核方法。(2)各小组做口头报告,总结并指出不足和问题,以确定是否达到预定目标。(3)由教师作基于前述报告的情况总结,对于前期研究未涉及或者没有深入讨论的内容进一步阐释,并对拓展性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考核目标。

2.项目型教学学习方案设计为:(1)课前准备。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进行广泛的相关信息采集,并自行组织小组讨论,加工信息。围绕本课内容及主题,设计各子项目,并将之分配到各小组。(2)课堂实践。各小组汇报各自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或形成Power point格式的课堂报告,或组织相关主题辩论,或开展阿拉伯语情景剧演出,以及演讲、写作、翻译等多种形式。(3)由教师作基于前述报告的情况总结,对各小组成果作逐一点评,并对拓展性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考核目标。

五、教改实践与效果

(一)课程建设常规机制设置

1.基于问题的教学采用两周一循环的频次,基于任务的教学采用四周一循环的频次。

2.两个教学组所有参加人员每周碰面一次,可有学生代表参会,对每周课程进度的安排、方式的调整以及监督的完善,彼此沟通补充,互相建言。

(二)教改实例积累

1.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问题项及实施结果一览(以《新编阿拉伯语》第5册第一课为例):

A、聚焦于词法句法及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项:a.本课需展开说明、释例、比较的十个重点词法句法内容。b.本课语篇分析中的衔接、连贯、句际关系、篇章结构分析及语境分析的具体体现。

B、就该问题项教师所完成的知识点:a.

b.了解相同文体的篇章组织特点及对比、例证、双关等写作手法。

C、聚焦于课文主要行文内容及思想意义等方面的问题项:a.文中作者在读了自己不喜欢的医科专业后是怎么做的?b.文中作者是否采用了与父亲对抗的方式来消解自己的内心矛盾?

D、就该问题项学生所完成的口语表达:a.文中个体如何在自由选择和外界意志中寻找个人命运。b.父母子女如何相处。c.个人如何找到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持不殆。

E、拓展性问题项:a.家庭管理中是遵循民主原则,还是以尊重长辈权威为主?b.前辈与后辈的代沟如何形成,又怎样消弭?代际关系是以传承为主,还是以对抗为主?

F、就该问题项教师所欲达成的预期目标:a.子女应充分明白独立自主的责任和代价,并明确人际关系中沟通能力的重要性。b.青年一代应尊重前人的精神财富,但又不能为传统完全缚住手脚。

2.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问题项及实施结果一览(以《新编阿拉伯语》第5册第六课为例):

A、a.《数码科技与新媒体》一课的词法句法及语篇分析子项目小组。b.成果为Powerpoint格式的课堂报告,着重其中重点句型及行文规则的分析和文本释义。

B、a.《数码科技与新媒体》一课的主题内容及思想意义子项目小组。b.成果为开展了题为“技术控制了人,还是人控制着技术”的辩论赛。

C、a.《数码科技与新媒体》一课的社会实践拓展子项目小组。b.成果为在对某一新媒体机构做了实地走访后,组织以“失联马航MH370”所引起的互联网上的喧嚣为蓝本的,寓意为“信息时代如何甄别信息真伪”,以及“新媒体人的新道德”的阿拉伯语情景剧演出。

六、课堂教学改革评价

基于以上理念,笔者将实施效果的测试与评估分为总结性和形成性两大类,两者比例为60%与40%。两个教学组每次活动记录均有打分,按照如下指标再分为总结性评价成绩和形成性评价成绩。

1.总结性评价指标。(1)问题小组是否就每一个问题项达成教师的预期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2)项目小组PPT课件、辩论赛以及阿拉伯语情景剧的质量评估。

2.形成性评价指标。(1)学习小组的每一个阶段动态执行情况。(2)学习小组时间调度是否合理。(3)学习小组资源利用是否充分。(4)学习小组是否具有解决随机性和突发性事务的能力。(5)学习小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是否得当。(6)学习小组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基于问题的学习小组基本能够完成教师所设置的预期目标,但其中各组程度与质量不同。学生分工比较明确,但存在某些组群将任务总揽到学习水平较高的某位同学身上的问题。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但收集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部分有效性不强,缺乏代表性。在词法句法的分析上都不够全面,讲解不甚到位。而思想意义分析则缺乏逻辑性和深度,少数学生有突出表现。在口语表达方面两极分化较严重,有的熟练而准确,句式词汇丰富缜密,有的则结结巴巴,言之无物。

基于项目的学习小组基本能够完成教师所设置的预期目标,但其中各组程度与质量也不尽相同。学生分工比較明确,但也存在某些组群将任务总揽到学习水平较高的某位同学身上的问题。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但收集资料以网络为主,不够全面客观,也缺乏代表性。Powerpoint展示水平参差不齐,图片和格式一部分无精美性可言。辩论赛能够顺利开展完成,但由于规则设定和运用方面的纰漏和偏差,效果大打折扣。阿语情景剧演出也失于浮表,流于简单搞笑,却缺乏意蕴涵咏。

七、结语

已开展的课堂建设改革实验正逢初始,缺乏组织经验,所以实施过程不能称之为完美。但师生均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实践气氛大为改观,所以,我们有信心将之继续贯彻实行下去,并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改革和转型实践。

下一步,我们即将开展的是“高级阿拉伯语”在线课程建设活动,在这一阶段的建设中,将进一步规制课堂规范,提高课堂效率,并通过课件、视频等现代教育手段,将课程内容系统完整地信息化,并开展翻转课堂的相关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璇,顾晔.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外语多媒体网络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6):33-36.

[2]肖凌.认知理论下基础阿拉伯语阅读训练策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4):64-68.

[3]刘采敏,楚向群.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型高级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4):27-31.

[4]罗锦生.动机论视角下的高级英语教学思路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33-135.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