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双一流”建设研究综述

2018-09-24史亚丽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理念

史亚丽

一、引言

本文对截止到2018年6月国内学者对“双一流”建设的研究进行综述,目前既有系统的整体研究,又有部分的重点研究;既有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的,又有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研究的;既有指向理论层面的研究,又有指向实践层面的研究。

“双一流”建设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广,有概念问题、实践问题、绩效评估、学术研究、组织管理等等。鉴于文章有限的篇幅和学者们对为什么开展“双一流”建设的一致认同,本综述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双一流”建设是什么、怎么做和怎么评三个主题上:(1)“双一流”建设内涵研究;(2)“双一流”建设路径研究,如大学内部的办学理念、学科、教学、科研等;大学外部的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等;(3)“双一流”建设评价研究,有指向理论层面的评价理念研究,还有指向实践层面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二、“双一流”建设内涵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教育振兴活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双一流”建设作为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國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内涵问题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姜凡、眭依凡(2016)从要素及目标上对世界一流大学给予如下界定:世界一流大学指拥有一些世界一流学科专业,聚集了一群世界一流学者,吸引了一大群世界一流学生,以世界一流的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理念和世界一流办学条件,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能够培养世界一流专业人才和研究创造世界一流水平新知识的大学。

北京大学的陈学飞教授从建设导向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世界一流大学,在精神气质上,应具有普遍主义或世界主义的取向;在体制上,应享有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特权;在核心使命上,应当追求真理。同时应具有良性的学术水平评价与发展机制。

王洪才(2017)从“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逻辑审视,认为“双一流”虽然可以划分为教师的一流、学生的一流、设备的一流、观念的一流和行为的一流,特别是管理的一流,但说到底是学术的一流。

综上所述,学者们分别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导向、目标、内在逻辑等方面来阐述“双一流”的内涵。总的来说,研究较为成熟。

三、“双一流”建设路径研究

知网以“双一流”建设为主题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对“双一流”建设路径的探讨上。基本都是从大学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两方面出发来各抒己见。

(一)从大学的内部问题出发探讨建设路径

众多的学者分别从大学的内部问题如:学科、教学、科研、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出发来论述“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王洪才(2016)在提出建设“双一流”的基点是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建设“双一流”需要与“去行政化”同行,建设“双一流”需要超一流的大学校长。潘静(2016)也提出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尹达,申大魁(2016)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思想理念出发,认为立足中国特色,秉承发展自主、学术自由、行事民主、兼收并蓄、开放办学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是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路径。钟秉林,方芳(2016)的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认为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褚洪生,王云海(2016)认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由“国际化”转向“全球化”;引入发展性评价;考核评价体系从“一味趋同”转向“和而不同”。

(二)从大学的外部问题出发探讨建设路径

也有部分学者从大学的外部问题如:文化、制度变革等方面出发来论述“双一流”建设路径。相比之下,从大学的外部问题出发开展研究的较少。

王义遒教授(2011)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坚守大学的文化本位。大学的育人,就是做“教化”工作,就是继承、推广、扩增和创新文化。熊丙奇(2016)提出“双一流”建设关键在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阎凤桥(2016年)从“双一流”建设的制度逻辑分析,认为中国等后发外生型国家学术发展的误区之一是忽视制度建设,数量指标容易达到,而制度内涵不容易建立。大学是一种制度性的组织,制度是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的积淀赋予大学制度以独特的内涵,需要长时间涵养才能获得,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跨越实现。

单从大学的内部或外部的某些方面谈教育改革是不全面的。内部的改革固然重要,但外部文化和制度的保障也不容小觑。而周光礼教授的两篇文章从宏观到微观,从内部到外部相互兼顾、相得益彰,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周光礼(2016)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关键是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与此同时,他又在《“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突破宏观层面的体制、管理与技术三重障碍。

我们不仅要结合宏观微观以及内部外部来系统全面地探讨建设路径,更需选择一种具有统领性的教育理念来整合和协同内外部的改革。

四、“双一流”建设的评价研究

“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估将会影响“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路径和建设结果。因此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评价研究是当前学者关注的又一大热点。

(一)指向理论层面的评价理念研究

国内众多的学者都认识到了评价中强调标准化、强调排名、强调科研指数等的不足,纷纷要求走出当前的评价误区,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王义遒教授(2011)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从指标体系出发,我们可以研究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些什么样的元素。但它们只能作为一些参考,帮助确定一些努力方向。应慎重对待“定量指标”。吴合文(2017)认为由于排名本身存在缺陷,以及使用排名的动机不同,以排名作为政策工具或会引发预期目标之外的后果,违背高等教育系统的多元价值。因此,应奉行多样开放标准的原则,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鼓励多样标准,反对标准化。

吴付来(2017)認为“双一流”建设评价要有中国标准。当前存在着一些误区,集中表现为“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对此如不加以纠正,错位的大学和学科评价极有可能将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双一流”建设引入歧途。

(二)指向实践层面的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构建评价体系的。相比而言,是以定量研究为主的。如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从二级指标中高频度出现“数”字,可看出其对量化指标的过度重视。

武汉大学发布《2016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中设计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10个二级指标,包括师资力量(专职教师数、高被引科学家)、科研能力(ESI收录论文数、总被引次数、国际合作论文数、发明专利数)、教学水平(杰出校友数、进入ESI排名学科数)和声誉影响力(西班牙网络排名、高被引论文数)。梁传杰(2017)认为高校 “双一流”建设评价标准应实现国际和国内、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黄小平、陈洋子(2017)基于对英、法、美、澳科研评价体系的考察提供借鉴:投入指标;基础指标;产量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常文磊、仇鸿伟(2016)认为学科评价体系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流的学者队伍、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学术声誉和一流的社会服务。

有关“双一流”建设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评价理念上要改革强调标准化、量化和排名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体系上强调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指标。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加强对评价的定位研究,把握评价的根本目的,进而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

五、总结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双一流”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国家和大学进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内涵研究,学者们从要素、导向、目标、内在逻辑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这种价值层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功探索出了许多独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办学和改革模式,而国内缺乏对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变革模式的总结和提炼。因此,对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路径研究,学者们围绕学科、教学、科研、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文化、制度变革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内容覆盖面较广,已从单一的内部研究扩展到了对外部制度变革和管理体系的研究,但结合内外两方面来系统全面地探讨建设路径的研究还较为缺乏,进而选择一种具有统领性的教育理念来整合和协同“双一流”建设内外部改革的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回顾“双一流”建设的评价研究可以发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研究已经开始跳出了传统的量化评价和对“985工程”、“211工程”的继承思想,质性研究和思辨研究已经开始,只是研究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关于评价的定位研究也需进一步的深化。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理念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