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美正荣—马正荣蜡染艺术

2018-09-22程毅

上海工艺美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蜡染民间艺术图案

程毅

Ma Zhengrong is a famous batik artist and pioneer in the study of folk art in Guizhou. He used to serve as Vice Chairman of Guizhou Provincial Artists Association. Ma Zhengrong is also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class Grade-A artist. In 2005, he w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or the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马正荣

由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程十发艺术馆主办,贵州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档案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支持的“民美正荣——马正荣蜡染作品集文献展”于2018年6月9日在程十发艺术馆开幕。

马正荣,著名蜡染艺术家,贵州民间艺术研究先行者,曾任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200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上世纪四十年代马正荣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师承中国现代图案学体系与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创建者和奠基人雷圭元先生。大学时期的马正荣,深受雷圭元先生工艺美术思想特别是图案学理论思想与方法的影响,并与这位从松江走出去的工艺美术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是雷圭元先生现代图案学理论思想的重要继承者与实践者。

1952年大学毕业后,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设计艺术人才之一,马正荣被分配到重庆西南文教局艺术处工作,半年后转入贵州省文化局,从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整理工作,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的蜡染作品。上世纪五十年代,马正荣受邀赴京,在雷圭元先生的领导下,参与首都十大建筑的装潢设计工作,是人民大会堂金属装饰构件的设计者之一。

马正荣先生60多年来执着地勤于耕耘,一生扎根贵州,虽为汉族,但却始终是与少数民族相伴为伍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与研究者。他是一位扎根于民间、先知先觉的先行者——艺术人类学专家,他是一位热爱民间、亲力亲为的探宝者——民间艺术收藏家,他还是一位奉献民间、情系民间的创造者——创新蜡染艺术家。

贵州民间艺术之美,美在深山,美在民族,美在传承。多年来马正荣克服了重重困难,不畏艰辛,走遍了贵州黔东南、黔西南、黔西北的山寨民乡,深入了解各民族不同生活和文化艺术的内涵、特色及工艺制作技艺的发掘、收集研究,推动了贵州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记录、保护与梳理。

1952年7月, 西湖孤山毕业照, 左二为雷圭元, 左五为马正荣,左七为邓白

1950年西湖边 图案系 戴帽的为雷圭元, 左 二为马正荣

脸趣

龙凤腾飞

团龙

浴牛

啄木鸟

1988年退休后,他仍然坚持从事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与蜡染创作,学术成果斐然。

通过自己的收藏与研究,马正荣先生陆续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从1959年发表《丹寨蜡染——贵州兄弟民族中的一枝花》开始,马正荣先生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数十篇专业论文。1980年个人专著《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为贵州省第一本苗族蜡染图案专著,该书是马正荣1953年至1979年在极其艰苦的创作条件下,用手中的画笔在村寨、在乡场、在民居一笔一画勾勒而成,该书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被各艺术院校作为工艺美术专业教材使用。1981年日本美乃美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日文版,之后出版的《贵州蜡染》、《贵州苗族刺绣图案》、《贵州织锈》、《贵州苗族蜡染图案》、《丹寨蜡染》、《贵州少数民族背扇》等数十部作品,不仅将收藏作品宣传出去,而且对认识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承民族经典遗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更深入地传播雷圭元先生现代图案学理论思想,加强贵州与松江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让更多人知道马正荣先生在新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重要实践,程十发艺术馆在第十三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策划举办本次展览。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常沙娜院长为本次展览发来贺电:马正荣在祖国的西南边陲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对民间染织艺术进行发掘、收集和整理研究,以学术专业的思路,探索将一脉相承的民族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之进行了大量艺术创作实践,从而推动了民族文化自信的衍生设计,铸就了半个多世纪的民族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守护人、传承人和开拓者。展览的举办,必将为蜡染艺术的学术研究和应用设计提供真实的感受,为促进来源于民间艺术的文创设计提供装饰依据,有利于在国家发展的新时代,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自信的民族品牌,引导我国多民族文化共同担当起时代的使命。为此,向主办单位程十发艺术馆表示感谢!祝愿展览取得圆满成功!祝愿马正荣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马正荣先生文化视野的高度与艺术审美的慧眼,在那个时代逐渐形成。加之1953年以后,一直于贵州省文化局从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整理工作,审美眼光与文化视角使他如虎添翼。马正荣先生和女儿马俐,几十年来奔波于云贵高原的30多个地区,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用艺术专业的慧眼,收集大量的民族民间艺术精品与孤品。尤其是以背扇为重点收藏对象,收集了苗、布依、侗、水、瑶、彝、亻革(ɡé)家等各民族的大量背扇珍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这些美丽的背扇、服饰、围兜、蜡染、刺绣、织锦,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为民族文化的记忆、为国家和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不可复得的艺术珍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马正荣创作的蜡染图案是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图案,它很美,而且造型变化多端,既不完全是具象也不完全是抽象,是一种妙趣横生的意象的组合,很有装饰意味。”

马正荣先生的大量创作,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绝不等于是对民间艺术简单的照搬,而是要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从中吸取艺术精髓,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化为自己的艺术思想、情感精神,并通过自己的赋有个性的手法把它表达出来,创作出有自己独创性、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来。

大型蜡染作品《九龙图》,是马正荣先生创作于1987年,造型源自贵州少数民族刺绣中的龙形象,龙形象不同于汉文化皇宫中的龙那样威严,而是从少数民族生活中亲切可爱、吉祥美好、变化多端的龙纹中提炼出来的新造型。根据苗家以九为大的民族观念,创作出了《九龙》蜡染壁挂这件大型艺术作品。《九龙图》总体上和苗家龙纹特征是一致的,但具体每条龙又都与苗家龙纹不一样。可以说,这九条龙纹是对苗家二十余种龙纹的概括和缩写,目的是突出和强调苗家龙那种善良、优美、敦厚、好赐的本质和特征。

在这幅《九龙》作品中,有来自“牛头龙”的形象——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畜,代表农耕文化;有来自“鱼龙”的形象——寓意多子多孙;有来自“鸟龙”形象——代表着族群的祖先崇拜;有来自“九翅龙”的形象——象征着超自然的神力,因此,综合之龙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色彩上改变了传统蜡染蓝白二色,大胆使用彩色,大块冰纹作底,凸现出九条丰富多变的龙,显得简洁、清晰、洗练,民族符号与东方特点极为突出。

马正荣先生另外一幅大型蜡染作品《百鸟图》,是由100幅25×25cm的方形蜡染作品组合成的巨幅蜡染作品。这幅“百鸟图”,是1979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贵州苗族蜡染图案》中鸟的版块画成的,整幅作品主要以黔东南丹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鸟纹重新归纳并创作的,由于面积大而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其中鸟纹、鱼纹、花草纹千姿百态,形象鲜活,造型独特,并形成马正荣先生独特的蜡染艺术风格。

九龙图

纳雍蜡染 马正荣收藏

安顺蜡染 马正荣收藏

黔西蜡染 马正荣收藏

猜你喜欢

蜡染民间艺术图案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蜡染及扎染图案的风格与印染技法
民间艺术篇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马丽蜡染作品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