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服役的最新战斗机

2018-09-21国防大学李大光

生命与灾害 2018年8期
关键词:战斗机战机导弹

国防大学 李大光

东风速递,使命必达

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在50多年的砺剑征程中,背负民族重托,艰苦创业,砺剑铸盾,不断发展壮大,装备并熟练掌握了像东风-31AG“长途洲际快递”、东风-26“中程快递”、东风-16“近程快递”等一批“杀手锏”武器系统。

“长途洲际快递”东风-31AG号弹道导弹是我军火箭军装备的陆基远程弹道导弹。其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作动力,最大射程约为8 000~11 270千米,可携带单弹头或多枚更小的弹头、诱导弹头以及重返大气层载具,应用了许多新技术,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大阅兵中,东风-31AG号弹道导弹核作为重量级兵器压轴出场,震撼全场,令世人为之瞩目。其采用了越野能力更强、机动性更高的8轴全地形车,能够依托公路网进行大范围机动部署。

东风-31AG号弹道导弹系统不仅加强了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机率,其各个分导式多弹头可以进行末段蛇形机动,大大提高拦截的难度和突破的成功率。而且还通过星光修正、三浮陀螺和新一代北斗导航等制导技术,复合制导,大幅提高打击精度,东风-31AG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国导弹的威慑能力。

在2015年“9•3阅兵式”上,我军首次展示了“中程快递”东风-26号弹道导弹。《科技日报》刊登的报道透露,东风-26号弹道导弹是“以精确打击惊艳亮相的‘核常兼备、慑战一体’的中国新型号战略导弹”。

东风-26号弹道导弹是我国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具备战斗部核常兼备,既可遂行快速核反击任务,也可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打击目标陆海兼备,具备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精确打击的能力;融合了多项新技术,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东风-26号弹道导弹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同时也为运载多个战斗部预留了发展空间。其射程可以覆盖包括关岛在内的第二岛链的绝大部分地区、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和印度全境。

“近程快递”东风-16号弹道导弹的外形类似一枚子弹,其“弹头”部分是一个直径较小的上面级。这说明其采用的变质心控制技术将使它的弹头机动路线更加复杂,具有强突防、大威力、高精度、快速反应和较强的射前生存能力等特点,这大大增加了拦截的难度。

东风-16号弹道导弹的运输起竖发射车最大特点在于采用了截面近似椭圆的导弹舱,这为导弹弹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该导弹可能携带了更为精密的制导系统,这个相对封闭的导弹舱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温度、湿度控制,确保导弹的可靠性。

美联社报道称,东风-16号弹道导弹在中国军队的武器库中扮演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其射程达1 000公里,覆盖了“第一岛链”,可打击日本冲绳、菲律宾和台湾地区。

美国专业军事网站刊文称,现阶段对美国在亚太重要利益最大的军事威胁并不是中国的航母,而是中国导弹部队针对美军前沿基地不断增强的打击能力。外媒还称,东风-16号弹道导弹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可在飞行末段修正轨迹,打击缓慢移动的目标,并躲避美国反导系统的侦察,且导弹打击的误差不足5米,可与巡航导弹媲美。

阔步新时代,锻造倚天剑。

烈焰雄风惊天地,

能打胜仗建功勋 ,

前进!前进!英雄的火箭军!

战斗机是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也称歼击机。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它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时,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武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是顶级空军装备。从目前世界已服役战斗机的各种因素、战技指标和综合表现,我们可以对当今世界服役的这些战斗机进行排行,从中分析其各战技性能。

第一名:F-22“猛禽”战斗机

F-22“猛禽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强战机。F-22“猛禽”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单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战斗机。“猛禽”的隐身性能、灵敏性、精确度和态势感知能力,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综合性能最佳的战斗机之一。F-22“猛禽”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并确保战区制空权,额外任务包括对地攻击、电子战和信号情报。F-22“猛禽”于21世纪初期陆续进入美国空军服役,用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机种F-15“鹰”式战斗机。《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致使美国缺乏生产更多F-22“猛禽”的资金。2011年12月13日最后一架F-22“猛禽”的上线仪式在多宾斯空军预备役基地举行。

F-22“猛禽”是美国21世纪初期的主力重型战斗机,它是目前最昂贵、也是最先进的战斗机。它配备AN/APG-77主动相控阵雷达、AIM-9X红外线空对空导弹、AIM-120C/D中程空对空导弹、二维F119-PW-100推力矢量引擎、先进整合航电与人机界面等。设计上具备超音速巡航(不需使用加力燃烧室)、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对雷达与红外线隐形等特性。据估计,其作战能力为F-15的2到4倍,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重型战斗机的霸主。研发F/A-22的技术也同时应用到了下一代F-35“闪电Ⅱ”(Lightning Ⅱ)身上,它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超音速飞行。

F-22“猛禽”战斗机被誉为“上帝完美的杰作”,它的隐身技术在空战格斗中非常有价值,让其在对地攻击中显得至关重要。经测算,F-22“猛禽”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40dbsm,相当于一个钢珠的面积。F-22战机的技术复杂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外观方面,它的“棱角”以非常精确的角度排列,兼具巧妙的计算和涂层处理。不过话又说回来,F-22能够成为空中霸主的理由不止一个,它身上流露的每一处细节,除了前瞻科技之强大,又能让人被设计师的创作灵感禾所触动。F-22“猛禽”战机所配备的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性能也高出预计五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该型战机对敌军战机及导弹探测范围扩大了8公里。F-22“猛禽”是美国全球军事霸权的保证,也是美国科技遥遥领先的象征。

第二名:歼-20“威龙”战斗机

歼-20“威龙”战斗机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头部、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中国国内最先进的PL-21新型空对空导弹。歼-20“威龙”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中国第四代战斗机。2016年8月25日,首架量产型歼-20“威龙”交付部队试用。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2018年2月9日发布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威龙”,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他同时表示,空军正向全疆域作战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迈进,成为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歼-20“威龙”战机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将进一步提升空军综合作战能力,有助于空军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职责。

歼-20“威龙”作为多用途重型歼击机,融合了全球多种已经在使用的优秀战斗机的特点,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和机动性能。比如美国F-35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也被技术人员整合到歼-20“威龙”战斗机上。歼-20“威龙”是世界上第二架应用EODAS光电系统的战斗机。歼-20“威龙”是首款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隐身战斗机,其机头及机身横截面大致呈五边形、双垂尾向外倾斜、弹仓及起落架舱门拥有锯齿边,这都是低可侦测性设计,是隐形战斗机的主要特征。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新型格斗导弹。歼-20“威龙”的鸭翼和双垂尾是全动的。国外已知的第五代战斗机中,只有苏-57带有全动垂尾,F-22 和 F-35 都是常规的固定垂尾加可动舵面。歼-20“威龙”是中国跨越式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承载着国人沉甸甸的希冀。

第三名:F-35“闪电Ⅱ”战斗机

F-35“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机,也是F-22的低阶辅助机种。F-35“闪电Ⅱ”战斗机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以及作为航母舰载机的F-35C型。F-35是因F-22造价太高,只能退而求其次的产品。

F-35“闪电Ⅱ”将会成为美国及其同盟国未来最主要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F-35“闪电Ⅱ”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发单座舰载战斗机和世界上唯一一种已服役的舰载第五代战斗机。F-35“闪电Ⅱ”战斗机作战半径超1000公里,具备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它将是美国和其盟国21世纪的空战主力,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将装备超过2000架,取代F-16系列、A-10攻击机、F/A-18系列、AV-8B等,其他共同联合研发的国家则装备710架。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等国也参与研发了F-35。2011年,日本正式决定将购买142架F-35。2015年2月9日,F-35在英国皇家空军中编列服役;6月28日,日本第一架F-35开始生产;2017年5月,美军空军F-35A战机首次在音速峡谷展开训练。

由于军方对技术要求不高,因此F-35“闪电Ⅱ”最高飞行速度仅1.6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不高,这方面似乎和三代战机没有太大差别。但F-35“闪电Ⅱ”的机动性能并不差,通过精确的气动布局设计,再加上先进的飞控计算机,该机拥有比三代机更优越的机动性。但客观讲,F-35“闪电Ⅱ”并非强调空战性能,推力并不太强劲(推重比尚不如F-15),因此与F-22颇有差距。F-35“闪电Ⅱ”的机载设备比F-22更现代化,但由于雷达天线直径的限制,探测能力不能达到F-22那样的水平,但其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要比多数战斗机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先进得多。而且该雷达拥有合成孔径雷达地图测绘(SAR)和地面移动目标指示(GMTI)的能力,可使F-35“闪电Ⅱ”获得出色的对地攻击能力。

第四名: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美国F-18是由美国麦道公司和诺斯洛普公司联合研发的舰载型战斗机,主要编入美国航母战队,绰号“大黄蜂”。F-18“大黄蜂”是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和舰载攻击机的护航,有些也用于执行空对地攻击任务。衍生型号包括F/A-18E/F、EA-18G等。

F/A-18E/F“超级大黄蜂”是最新改型,E型为单座,F型为双座。采用了隐身外形设计,包括原来的圆形进气道改为方形进气道,涂漆含有吸收雷达辐射的材料。改换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推力加力达9986千克。前机身延长0.86米,翼展加宽1.31米,机翼翼面增大9.29平方米,因此翼载减小;水平尾翼也有所增大,后掠角减小;机翼前缘边条面积增大了34%。机翼及机身的改进令空气动力性能有极大改善。其主要特点是增大了航程、每侧机翼处增加1个外挂架,而且机翼内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提高到2400千克,增加了载弹量,提高了作战能力。其电子系统中约有90%与F/A-18C/D通用,雷达选用了AN/APG-73 (AN/APG-65的改型)。

F/A-18E/F“超级大黄蜂”是F/A-18A/B/C/D系列的加强版。经过各方面的改进,F/A-18E/F“超级大黄蜂”的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改进后的飞机机动性基本保持不变,9000米以上的爬升和加速能力稍有下降。最大过载从9G降低到7G,可能会降低瞬间盘旋能力,但是只要保持足够的敏捷性,配合上头盔显示器和大离轴发射的AIM9X导弹,近距空战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第五名:“台风”战斗机

“台风”战斗机是由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设计的双发、三角翼、鸭式布局、高机动性的多用途第四代半战斗机。“台风”战斗机和法国达索阵风战斗机以及瑞典萨博JAS-39战斗机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表现,并称为欧洲“三雄”。

现役的“台风”战斗机虽然未采用矢量推力技术,但凭借优异的机体设计和先进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再加上罗•罗公司EJ200发动机的强劲动力,使它获得了不亚于美国最先进战机的超机动性能。“台风”战斗机共有13个外挂点,每个机翼下各有4个,进气道正下方一个,进气道两边角落各两个半埋式挂点(装备超视距空对空导弹)。一套武器控制系统(ACS)管理武器选择、发射和监控武器状况,能使用广泛多样性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

2007年5月,改装CAESAR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的“台风”战斗机成功首飞,这种雷达由英、德、意联合研制,采用大量T/R模块取代了机械扫描的天线和大功率的发射机,实现了对雷达波束扫描的电子控制。但现生产型的“台风”战斗机仍采用ECR-90“捕手”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和美国战斗机的性能对比上相对吃亏。“台风”战斗机最大的缺点是缺少隐身性能和相控阵雷达,后者可以通过升级改进,但前者却是先天的不足。加上昂贵的价格仅次于F-22战机,随着性能较强的F-35、苏-35S以及性价比很高的“鹰狮NG”的出现,“台风”战斗机不仅在市场地位上将被超越,连性能排名也将被超过。

第六名:F-15S/F-15SG“鹰”战斗机

波音F-15“鹰”(英语:Boeing F-15 Eagle)是美国麦道公司(现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双引擎、全天候、高机动性空中优势战斗机。F-15“鹰”是世界上第一种成熟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设计之初便强调高推重比、低翼载荷,它的设计思想是替换在越南战场上问题层出的F-4战斗机,并要求新F-15“鹰”对1975年之后出现的任何敌方战斗机保持绝对的空中优势。针对夺取和维持空中优势而诞生的F-15“鹰”战斗机,设计之初要求其“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但1986年诞生的F-15E证明了F-15“鹰”在对地作战中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总的来说,F-15“鹰”是一款极为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

F-15“鹰”战斗机有6个翼下挂点、4个机身外侧挂点、一个机身中线挂点,总外挂可达7 300千克。F-15“鹰”的主要武器是AIM-7“麻雀”、AIM-9、AIM-120等空对空导弹,其中进气道下方外侧可以挂载AIM-7和AIM-120,机翼下的多功能挂架可以挂载AIM-9和AIM-120。还可以挂载美国空军各种航空炸弹,包括自由落体核弹,以及2 000千克GBU-28碉堡穿透炸弹。辅助武器为右侧进气道外侧安装的一座M61A1火神机炮。F-15搭载有自动化的武器系统与手置节流阀与操纵杆的设计,让飞行员只需使用节流阀杆和操纵杆上的按钮,就可以有效地进行空战。而所有的设定与视觉导引都会显示在抬头显示器上。

F-15“鹰”服役至今已40多年了,总生产数量1200余架,各种改型数十种,外销6个国家。参加大小战争100余场,击落敌机100余架,没有一架在战场上被击落的记录。F-15“鹰”目前仍是美国空军的主力空优战斗机,并且还要继续服役下去。200架强大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波音公司生产的F-15J/DJ“鹰”式战斗机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核心。日本飞行员训练有素,经常与美国空军和其他盟军进行高水平的训练,保持着战术优势。经过40多年的发展,F-15“鹰”式战斗机拥有许多衍生型号。如F-15A、F-15B、F-15A/BMSIP、F-15C、F-15D、F-15C/DMSIP、TF-15A、F-15E、F-15F、F-15H、F-15I、F-15J/DJ、F-15K、F-15MANX、F-15N、F-15S、F-15S/MTD、F-15XP、F-15XX、NF-15B、RF-15、F-15/PDF、F-15SG、F-15SE。其中,F-15SE是具备部分隐身性能的F-15战斗机的最新改进型。F-15S被描述为“鹰”式战斗机的最强改型,比美国空军的现役F-15E更先进,不仅增强了性能和挂载能力,还具有更好的态势感知和生存能力。

第七名:苏-35“超级侧卫”战斗机

苏霍伊苏-35“超级侧卫”战斗机是在苏-27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性多用途战斗机。2014年2月12日,苏-35S正式向俄罗斯空天军交付。在交接仪式上,首批12架飞机被交付驻扎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空军基地的第23歼击航空兵团。2015年7月,苏-35“超级侧卫”战机开始交付给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的第22歼击航空兵团。接着,在2016年12月,苏-35“超级侧卫”装备了驻扎在芬兰边境附近卡累利阿地区机场的第159歼击航空兵团。在2015年11月俄军的一架苏-24被土耳其的F-16击落之后,俄罗斯在2016年1月下旬向叙利亚派出了4架苏-35S战斗机,目的是加强其战斗机护航兵力。在叙利亚参战的空勤人员是轮流转换的,旨在让各个苏-35“超级侧卫”中队都获得实战经验。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2017年8月在电视台的采访中说:“在叙利亚的战斗中,苏-35‘超级侧卫’获得了最好的成绩。”俄罗斯方面计划在未来3年内每年制造并交付10架飞机,从而在2020年完成苏-35S的交付工作。等到了那个时间点(2020年)上,俄军预计将转向采购苏-57战斗机,该机同样是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生产的。

苏-35“超级侧卫”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机,具有优良的、全方位的、多重的战斗力。苏-35“超级侧卫”战斗机秉承了“侧卫”家族的强大攻击能力,可以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和海上反舰等多种作战任务。它有12个外挂点,最大武器载荷为8吨,通过精心安排各种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将攻击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苏-35“超级侧卫”可以挂载4枚R-37M,2枚挂在发动机之间,另外2枚挂在机翼内侧的挂架上。在苏-35可以使用的空对地武器中,包括新式Kh-31PM和Kh-58USh反辐射导弹、Kh-35U和Kh-59M2A反舰导弹、“通用的”Kh-38M空对地导弹(该导弹可采用不同的导引头),以及250千克、500千克和1500千克重的制导炸弹。苏-35“超级侧卫”战斗机携带空空导弹时,可以根据作战需要选择不同的挂载组合方案,分别为8枚R-27ER1导弹、4枚R-27ET1或R-27EPl、6枚R-73近距格斗导弹、12枚RVV-AEd距空空导弹。苏35“超级侧卫”战机采用最先进的雪豹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到350公里。俄空军评估认为,苏-35战斗机的空战能力是苏-27战斗机的1.5倍,对地(海)攻击能力是苏-27战斗机的3.2倍。

第八名:“阵风”战斗机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的双发、三角翼、高机动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战斗机。“阵风”战斗机真正的优势在于多用途作战能力,这款战机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仅海空兼顾,而且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都十分强大。以F3型为例,“阵风”已具备高超的对海攻击、侦察和核攻击能力,阵风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较均衡的中型战斗机,既能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还能作为航母舰载机,甚至可以投掷核弹(F3型)。世界上真正属于这类“全能通用型战斗机”的新型战机,除“阵风”外,只有美国的F/A-18E/F以及F-35战机。“阵风”战斗机和欧洲“台风”战斗机以及瑞典萨博JAS-39战斗机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表现,并称为欧洲“三雄”。

“阵风”战斗机是第一种拥有内在的电子防御系统(频谱综合电子战系统)的飞机,这个电子防御系统拥有一个基于软件的、虚拟低可侦测性技术。不过“阵风”战斗机最重要的传感器是RBE2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制造商宣称该雷达通过预先发现和在近距空战和远距拦截中同时跟踪多个空中目标、即时产生三维地形图、即时产生高分辨率地图来进行导航和火控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在需要特征管理的情况下“阵风”战斗机有不同的被动感受器:泰雷兹公司研制的前方电子光学系统完全与飞机结合,可以在可见光和红外线光谱工作。频谱综合电子战系统是泰雷兹公司和法国欧洲宇航防务集团联合发展的,为飞机提供了对空和对地面威胁的高幸存装备。即时数据联络不但允许与其他飞机的通讯,而且允许与固定的和运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的通讯。在需要的情况下“阵风”战斗机可以使用达摩克利斯电子光学/激光瞄准仪昼夜引导激光主导炸弹。

目前,法国空军计划在“阵风”战斗机上仅使用远程武器,而激光主导炸弹的任务由“幻影”2000战斗机执行。“阵风”战斗机的中心系统使用综合模块式航空电子设备,也被称为模块化资料处理单元。这个结构包含飞机的所有中心功能如飞行管理系统、数据综合、火力控制、人机界面等等。

第九名:歼-16战斗机

歼-16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基于歼-11系列发展而来的新型第四代多用途双座双发歼击轰炸机。歼-16战机由国产歼-11系列战机发展而来,主要用于对空作战。歼-16战机在保持自身优异的空战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挂载重型攻击型武器执行更加广泛的空中打击任务。歼-16作为歼-20的补充,将成为中国军队未来主力重型战斗机之一。2016年11月,歼-16正式批量部署在甘肃酒泉鼎新空军基地。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2017年7月30日,在“沙场点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中首次展示。

歼-16具有对空对地攻击能力。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识别目标的相关信息。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与歼轰-7比较,歼-16的机体更大,最大载弹量为12吨,可以发射鹰击-62和鹰击-83空对舰导弹。歼-16装备了国产的“太行”涡扇-10发动机。歼-16性能与美国F-15E战斗轰炸机相当。歼-16不是一款隐身战机,其气动外形和苏-27基本一致。对于歼-16来说,还有两种武器至关重要,一个是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系统,从目前来看,随着预警机和作战飞机的雷达升级为有源相控阵,攻击机凭借低空突防可能也很难对对方纵深目标进行打击了,所以就需要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新世纪这种武器成为空地武器发展热点的主要原因。2012年在珠海航展上我国曾经展出过无动力的天雷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系统,它在无动力投放条件下的打击距离可以达到120公里,如果配备发动机,可以超过200公里,歼-16可以在对方防区范围之外,发射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系统对其重要目标进行打击。

歼-16与F-15E相比,挂载能力各有所长。F-15E机身两侧的保形油箱,每个有3个前后排列的重载挂架,能挂大量炸弹,但因为每侧翼下仅有一个重载挂架,大型导弹却挂不了多少;而歼-16翼下挂架多,机身下纵向空间充裕,很适合挂载导弹。一架歼-16就形同一个小型导弹库,一共是12个武器外挂点,最大的载弹量可达12吨,既可挂载各类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挂载鹰击-83和鹰击-62反舰导弹来攻击海上目标,还可以挂载霹雳-9、霹雳-10空空导弹与敌机进行空中较量。其中霹雳-13是中国最新研制的空空导弹,导弹的长度约3米,直径是170毫米,翼展是500毫米,这一数据超过世界上现役所有格斗导弹,由于其速度高达4马赫左右,因此在空战时几乎没有谁能够摆脱它的锁定。除SR-72,日本《军事研究》表示,歼-16在采用自动电子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情况之下,再与霹雳-10结合就如虎添翼了,日本从美国购买的武器装备,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第十名:歼-10C“猛龙”战斗机

歼-10“猛龙”战斗机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四代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猛龙”,对外称J-10或称F-10。200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歼-10。歼-10C是基于J-10B的改进型,采用DSI进气道,装载新型有源机载相控阵雷达。

歼-10C“猛龙”是歼-10“猛龙”战斗机的最新改型,其改进重点主要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航电系统。歼-10C 采用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技术水平相当于F-16V的APG-83可变敏捷波束雷达(SABR),而且由于歼-10C“猛龙”的雷达天线罩尺寸比F-16大,所以相控阵雷达会有更多的收/发模块,性能更胜一筹。此外歼-10C“猛龙”还在风挡前方安装了最新型的国产光电雷达,也就是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在被动空空探测能力上有大幅改进。二是隐身能力。歼-10C“猛龙”虽然不是隐身战斗机,但却十分注重降低迎头雷达截面积。该机采用先进的无附面层隔道进气口(DSI),取消了歼-10A上被军迷诟病已久的6根“小胡须”,降低了迎头雷达截面积。其次该机在机身表面的蒙皮接缝处能见明显凸起的雷达吸波材料(RAM)条,这属于歼-20 项目的馈赠。三是武器大幅进化,兼顾对空对地。歼-10C“猛龙”配备了新一代PL-10近距空空导弹和PL-15中距空空导弹,在空战性能上有了大幅提高,在对地武器上则有KD-88空地导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和若干激光/卫星制导炸弹,多任务能力大幅提高。鉴于歼-10C“猛龙”在前向隐身、航电、武器方面的综合改进,该机在作战性能上已能完全压制亚太地区的现有F-16,即使面对F-16V升级版时也具有较大优势。

猜你喜欢

战斗机战机导弹
次世代战机
苏-35S战斗机
未来战机大猜想
导弹燃料知多少
加油!你是最X的战机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战机发展史
拦截那枚导弹
导弹转运
歼-5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