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花儿”的传播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韩国的“文化经济”战略为例

2018-09-21姜关一慧

新闻前哨 2018年8期
关键词:商业化花儿文化遗产

◎姜关一慧

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日本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的比较早,目前,其保护措施也比较完善。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韩国采用的是以经济发展拉动文化消费,从而提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对我国西北地区“花儿”的传播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策略,备受国家的重视,将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结合,在研究西北“花儿”传播方式方法的同时,以科学、开放、共享的姿态发展当地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精神需求,也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将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经济”战略借鉴到我国西北“花儿”的保护工作中,不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将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建设工作引入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进程”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进程是建立在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保护之上,韩国政府制定了非常详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纲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也随之展开。

首先,各种文化遗产或多或少被间接性的开发成商品供人们消费,各式各样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广告在韩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的方式与方法从宣传的层面就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渗入到了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中。

其次,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进程还体现在各个层面的商业演出。

韩国政府通过制定对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以法律的手段直接介入,这种保护被视为第一手直接性的保护。在经济保护方面,具体表现在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演出酬劳都有详细的出场价格表,有文可寻的收费演出直接保障了相关领域传承人的经济收入,保护工作也随着商品化的进程变得越来越具规模,越来越有商业模式。这种政府多方位鼓励,传承人继承发扬的商业化发展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韩国旅游业的商业化开发策略

韩国旅游业的开发是以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进程为基础,旅游业的开发十分注重民俗方面的宣传,尤其是民俗村的建立和开发,为宣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以民俗村为原点开展各项活动,集合传播相关文化信息,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十分到位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传播给广大受众,扩展了受众对相关领域文化的了解,也使受众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其次。韩国年年举办各种大型节庆、旅游活动,这些节庆、旅游活动囊括涵盖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内容,民众参与热情高、表演积极且效果好,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和形态各异的庆典活动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旅游活动的策划中,韩国还特别注意利用影视文化产业拉动旅游战略的发展,“韩剧”就像一股清流,不知不觉的渗入到了世界范围的受众中,通过对“韩剧”的观赏,受众对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拍摄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影视剧的宣传策略下,选择去韩国旅游的游客数量急剧上升,韩国古装历史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就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范例。2003年《大长今》的播出具有超高的收视率,在《大长今》播出后的几年里,大量游客选择了去《大长今》拍摄地游览,与此同时,大量的关于韩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也通过《大长今》电视剧拍摄地的传播辐射到了广大受众。

再次,韩国的各类专业表演团体也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本国的文化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民间表演艺术家,韩国还成立了国家级的专业表演团体,为宣传韩国的传统艺术在国际大舞台上进行表演,发挥了传播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积极作用。韩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者们的商业性演出活动也进一步促进了韩国旅游业在全世界的发展。

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进程”与本国旅游业相结合的做法,是将本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有力手段,更是内外结合、双管齐下的保护战略,全面推进了本国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民族艺术与“商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基金。用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传承,一举两得的双赢举措十分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三、韩国“文化经济战略”对“花儿”传播的借鉴

借鉴韩国经验,保护西北“花儿”的传承也可以靠大力开展西部旅游事业为具体落脚点。西北风情、西北印象的旅游业发展是奠定“花儿”情怀的有效方法,在旅游过程中传唱“花儿”,在旅游过程中传播“花儿”文化和“花儿”精髓,可以极大的提高“花儿”知名度,使曾经淡化出人们视野、慢慢被遗忘的“花儿”歌谣,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重新走入大众生活。“花儿”就是西北地区民俗风情最直接的写照,无论是“花儿”即兴的唱词,还是“花儿”那豪放的唱腔,都代表了西北人民最淳朴的大漠豪情和最真挚的情感。但在大力发展本地“花儿”商业旅游的同时,也应吸取一些经验加以思考。

首先,处理好商业运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花儿”旅游线路的商业化开发,意在为“花儿”修建广阔而优美的外部环境,方便受众“赏花”,而不是改变“花儿”的基因组织,变异“花儿”的遗传基因,我们应铭记“花儿”旅游产业和线路的开发意图,不要被经济利益冲昏头脑。在具体的“赏花”过程中,遵循“花儿”的原生态传播,将原汁原味的“花儿”传唱给广大受众。当然,由于“花儿”产生在西北地区,很多传唱的内容会因地理位置的差异不能被其他地区的受众所理解,使原生态的传唱面临着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化的服务于广大受众,在传播“花儿”的过程中配备相关的解读工作,本着站在传播“花儿”精髓的制高点上传播“花儿”,努力做到“以旅游产业为途径,以宣传融合为目的,以意会了解为准则,以传承有继为目标”的传播思路,大力开展西部地区的传统“花儿”维护工作。

其次,合理的运用“商业化”手段激发“花儿”旅游线路中所蕴含的艺术能动性,吸收各式各样的“花儿”表演团体,以“商业化”的运营手段为物质依托,同时,将“花儿”以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壮大“花儿”队伍,鼓励丰富多样的“花儿”表演形式。成立国家级的“花儿”表演团队,也是将“花儿”歌谣系统化、规模化的有效举措。在壮大“花儿”传唱队伍的同时,提高“花儿”传唱者的经济收入,也是保护“花儿”传唱工作的重要部分,让传唱者们安心的继承传承任务也是保护“花儿”歌谣的核心所在。

再次,鼓励多种商业团体对“花儿”延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以经济驱动带动“花儿”流行区域的蓬勃发展。对“花儿”歌谣的保护并不仅仅是单方面曲目的保护,而是从综合性的因素考虑,进行“花儿区”的全面保护与开发建设。让西北“花儿”成为一种产业,地方政府将“花儿”的传播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相结合,是现阶段保护西北“花儿”传承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施以行政的手段,对“花儿”的具体保护措施正确引导,在保证经费预算的同时,坚持政府领导、统筹规划的可持续、商业化发展道路。

最后,学习韩国利用影视文化产业拉动民俗文化发展的方法,多拍摄一些以西北地区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花儿”的传播工作也会由此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平台。例如,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就是“花儿”传唱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而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又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在那里拍出了一个又一个代表中国的优秀影视作品,因此,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十分红火。在宣传“花儿”歌谣的工作中,当地就应该充分将“花儿”的传播融入地区旅游业的各个环节,着力在镇北堡西部影城中传播“花儿”歌谣,打造“花儿”歌会定点演出聚集区,以旅游人气带动“花儿”人气,掀起传唱“花儿”的新浪潮。在打造“花儿”歌会的同时,也可将西北“花儿”相关信息的介绍融入其中,不光鼓励“花儿”传承者们传唱“花儿”,而且,也要从源头让其他地区的广大受众认识“花儿”,喜爱“花儿”。

猜你喜欢

商业化花儿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文化遗产保护